中学生的选择(选高中的逻辑变了)

记者丨陈兴隆

随着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陆续送达,今年的中考就基本接近尾声了。

回顾今年的中考经历,大概每个考生和家长都自有一番自己的滋味。此时的中考复盘,于今年的考生们而言,已经意义不大,但却是值得更多的初中生家长们领会和掌握。

总结起来,今年中考有这样一些值得家长关注的点:

1、高中整体扩招,所以上普高的希望更大了。这一点,数据为证,毋庸置疑。

2、高分考生多了,高中录取线普涨,但很多学校的录取位次又是下降了的。到底是题变简单了还是优生们太“卷”了,这个还要长线观察。

3、部分学校“咨询线”喊得太高,后续录取有点“翻车”。所以,家长别被“喊价”扰乱思路,等潮水褪去时,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4、无论哪种情况,“死档”都不可取。毕竟,孩子滑档了,受损的是自己,教你填“死档”的人可没有损失。

5、首次纳入录取场的民办高中,虽然录取线整体不高,但其中一些很有性价比的机会也许被家长忽略了。

6、“新六区”(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双流、郫都)的很多高中,也许主城区家长不够熟悉,但其中一些很有性价比的机会也许也被家长忽略了。

7、部分公办高中今年录取线暴涨,但主要是得益于整体分数行情走高,并不代表学校有了本质上的变化。

8、指标到校要高度重视,尤其小升初的家长们,忍住“择校”冲动,不然三年后的代价会很大。

9、有些不规范的现象,被整治是必然的,所以,家长要关注政策,也要相信政策。

10,中考录取看分数,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还是脚踏实地一点。个子不高就不要在深水区玩水,不然要溺水。

接下来,我们就分别来展开说说。

顶尖公办地位稳固

整体分差不大

我们先从各重点高中今年的录取分数线说起。

因为今年的高中录取坚持公民同权,即民办普高将与公办普高一样统一公布计划、统一填报志愿、统一组织录取,因此,三个批次的志愿填报,也将民办高中纳入其中,这样一来,今年各民办高中就不再自设录取分数线,而是根据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分到了三个批次中,由考生填报志愿、招考部门组织,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从录取分数线来看,传统的四七九三校七区依旧地位稳固,牢牢占据了630以上的第一梯队。以统招分数线为例,七中林荫654分,刚好超重点线100分,其次是树德宁夏的648分,再其次是七中高新的640分,今年石室文庙的统招录取线比七中高新低一分,以639分排第四,接下来依次是:树德光华635分、树德外国语633分、石室北湖631分。

中学生的选择(选高中的逻辑变了)(1)

中学生的选择(选高中的逻辑变了)(2)

中学生的选择(选高中的逻辑变了)(3)

中学生的选择(选高中的逻辑变了)(4)

中学生的选择(选高中的逻辑变了)(5)

中学生的选择(选高中的逻辑变了)(6)

中学生的选择(选高中的逻辑变了)(7)

整体而言,和往年相比,抛开分数线整体上涨的元素,各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排名变化不算太大,比如,七中高新今年录取分数依然比石室文庙高,但是两校仅一分之差,并没有彻底拉开,如果单以录取分数判断七中高新比石室文庙好,并不科学。

多说一句,很多家长总喜欢用录取线来衡量高中,甚至比如考了630分,读了一个录取线是625的学校,都觉得自己吃了大亏。这是非常不理智的思路,也是我们今天一定要纠正家长的一个观念——首先,录取线在个位数之内的差距,并不能代表学校之间有多大的差距,尤其是对第一梯队的学校来说,大家真实的实力其实都是非常接近的;其二,除了录取线,学校的管理、风气、班型,也都很重要,甚至,“选班”的重要性完全不亚于“选学校”,即使说各占50%,也是并非毫无道理的。因此,与其踩线到普通班,退而换个学校读最牛班,也算是一种值得斟酌的思路。

630分以下、600分以上梯队

民办学校有惊喜

然后我们再来看630分以下,600分以上的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情况。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今年受考生整体分数上涨的原因,录取分数线在600分以上的学校也增加了不少,据统计,今年录取线在600分以上,630分以下的学校就有17所,而去年这个分段的学校只有6所,数量上增加一半以上。

在分数不能作为选校依据的情况下,我们再来看位次,在公办高中里,家长和社会认可度高的传统优质公办高中,比如成都七中万达学校、成都七中八一学校、川师大附中、川大附中、石室天府中学等,依旧保持了高位录取。

当然,另有一些可能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公办高中,今年录取线也突然猛涨。对此,我们想做个重点提醒:对于中间梯队学校来说,录取线和填报行情有很重要关系,填的人多,分数就高,填的人少,分数自然就低。这和顶尖高中的逻辑完全不同。就像清华北大基本不会出现大年小年,因为能考清北的,都是心里十分有数的考生。所以,变化一般出现在中等梯队的学校,因此,这种中等学校录取线的偶然变化不能作为评判学校的唯一依据。相应地,明年的家长,也不要被这种分数吓到,更不要被学校喊的“咨询线”吓退,高中是拼实力,分数是不会骗人的。

相反,在这个分数段的家长应该特别注意的,反而是几所传统的民办热门学校。比如成外、实外和嘉祥。

嘉祥锦江今年的录取分数线为611分,超重点线57分,对比公办学校,比七中万达、七中八一、成都十二中等学校都低。而成都外国语学校甚至没有迈上600分的门槛,以599分的录取分数线在民办高中中位居第二,而在公办高中,同样录取分数线为599分的,是中和中学。玉林芳草、成都铁中、四十九中在内的多所公办高中,录取分数线都比成外高。

棠湖外国语学校今年由于亮眼的高考成绩,录取分数线有所上涨,和嘉祥成华一样,达到了580分。

中学生的选择(选高中的逻辑变了)(8)

但很多家长依然会说:咦,那为啥录取线这么低?是不是大家都不愿意填报?

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不要单纯以录取线来评判高中,更要看其办学口碑、管理的精细程度、提分的经验积累等等,毕竟,高中教学,是个“真刀真枪”的比拼,三年之后是要拿实打实的分数来说话的。而以上举例举到的几所民办高中,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和今年一众录取分数线水涨船高的公办高中来说,其600分左右的录取分数线,可以说“性价比”满满。

当然,必须要提醒,民办高中每年有个几万的学费,这是家长要综合考虑到的。

民办高中里,今年让人比较意外的是则是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作为“成实外”系的代表学校,今年的录取分数线为554分,仅与重点线持平。

当然,不只是“实外”,被纳入5 2区重点高中批次录取的民办高中一共有11所,但整体录取分数都不高,除开嘉祥锦江、成外、嘉祥成华以及棠湖外国语外,其余7所民办高中的录取均与重点线持平。

这也给未来初升高的家长提了个醒,相较公办高中,优质民办高中的竞争相对并不那么激烈,在综合办学质量、学校位置、收费水平等因素的情况下,优质的民办高中完全可以纳入第二梯队学生的考察范围,甚至应该重点考察!这也回答了文首的那个问题:上优质公办高中的难度加大,但上优质民办高中的难度并未加大。

72%市级指标生未达录取分数线

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值得关注

在今年中考录取之前,我们就反复给家长们科普了“指标到校”政策,并明确了一个思路,那就是高度重视指标到校名额,特别是区级指标到校名额,更是值得成绩中等,考试发挥不稳定的学生重点关注,以此避开中考的激烈竞争。

从市级指标来说,今年,第一批次“四七九”录取的971名市级统分指标生中,有72%的同学中考成绩低于就读校区的统招录取分数线,其中:在就读校区录取线下10分以内的考生有155名,在就读校区录取线下11-30分之间的考生有284名,低于就读校区录取线30分以上的考生有256名。

中学生的选择(选高中的逻辑变了)(9)

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今年拿到四七九指标到校名额的971个学生中,有近700个学生的中考成绩低于四七九的统招分数线,但这700个学生因为提前拿到了指标到校名额,他们的分数只要达到重点线即可被四七九录取,在今年普涨的录取线背景下,提前拿到市级指标的学生,简直就是人生赢家。

不仅是市级指标到校,区级指标到校名额放在今年各公办高中录取线上涨的背景下,同样弥足珍贵。

所以,指标到校,这是实实在在的政策福利,如果没有太不可抗因素或者非要对某所学校情有独钟,我们强烈呼吁家长:不要轻易放弃指标到校的资格!

因此,这里也要再度提醒小升初的家长,在小升初阶段,能不择校就不择校,尤其对于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来说,要重视和珍惜区级指标到校政策。

其次,对于家长来说,初中一定要读名校的观念其实也可以适当松绑。今年的指标到校政策已经明确,“5 2”区域市级统分指标中,80%以上的名额分配给了非热点学校,与此同时,今年的指标分配继续向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倾斜,“5 2”区域18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推荐名额增长明显,有9所学校分到的名额达到或超过10个。

中学生的选择(选高中的逻辑变了)(10)

也就是说,在小升初阶段,家长可以将重点放在自己所在区的公办初中上,如果自己所在区的初中还是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那么就应该根据孩子的成绩,以是否能够拿到市级指标或者区级指标进行综合考量:如果孩子成绩还不错,果然选择指标到校,避开考场上的分数竞争。毕竟,一个是校内竞争,一个是全市竞争,你说哪个更划算?

如果没拿到指标到校,也无所谓。未来初升高时,成绩在普高线上,重点线下,或者踩重点线,也有大量民办高中可选。

成绩未达普高线

职普融通班是更好的机会

虽然分数线的提升,让顶尖的公办高中互相挤压,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年的普高入学门槛确实在降低,这个降低,不仅体现在普高线的下降,也体现在今年的中考还特别划了一条职普融通线。

为何要划一个职普融通线?在成都市教育局发布的政策中也很明确,那就是给予考生更多选择机会,即就读职普融通班后,在高一年级学习期间,经过学业考核,达到对口普通高中学校要求的可转入普通高中就读,普通高中学生也可申请转入中职学校就读,此外,中考升学分达到职普融通线的考生,也可填报民办一般普通高中志愿。

中学生的选择(选高中的逻辑变了)(11)

这在已经公布的第三批次录取学校分数线里,也可以看出端倪,比如,几乎所有的民办高中在第三批次的录取分数线均为485分,也就是说,485分以上,但505分以下的学生,这个时候也有两个选择,一是填报民办高中,二是填报开设职普融通班的职业高中。

到底选择如何填报,家长同样应该结合孩子自身的情况考虑,如果孩子成绩不够理想,但又不愿读职业高中,这个情况下,可以考虑民办高中。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第三批次的民办高中均降低到了职普融通线招生,但并不意味着学校不好,反而不少学校是非常值得考察的,至于分数线过低的原因,是因为在今年整体高中扩招的情况下,民办高中也有所扩招,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民办高中没有招满,而未招满时,其录取线就会默认为该批次的最低调档线。

当然,如果出于家庭经济状况的考虑,无法接受民办学校带来的经济压力,但又想读普高,这个时候就应该重点考虑职普融通班,当然,职普融通班也适合中考发挥失误的学生,在入读职普融通班后,通过后期的努力争取转入普高。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除开上述两类学生,职普融通班也适合踩普高线或者超普高线不多的学生积极考虑。以成都中和职业中学为例,该学校对应的普高为高新实验中学,今年学校的统招录取分数线为571分,如果某学生的成绩只有530分,肯定是无法被高新实验中学录取的,但如果他选择填报成都中和职业中学,在未来通过努力学习还能转入高新实验中学,实现“曲线自救”。

看完这些分析,再回到文首的那10点注意事项,是不是基本都能理解了?

如果你还有你的中考经验之谈,欢迎评论区分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