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翡翠手镯(慈禧六十大寿留下千斤翡翠王)

慈禧太后翡翠手镯(慈禧六十大寿留下千斤翡翠王)(1)

相传缅甸境内有个座大山,造型仿佛一只仰望星河,展翅开屏的孔雀。在这个孔雀山下有个老矿坑,出过不少美玉。一天傍晚忽然山林间狂风大作,暴雨倾盆。风雨过后,人们在矿坑中发现了一块上千公斤的翡翠原石,浑身翠绿,种水极佳,堪称“翡翠王”

慈禧太后翡翠手镯(慈禧六十大寿留下千斤翡翠王)(2)

缅甸八莫土司把它卖给了一个中国摆夷土司,得了三十二万两银子,因此,这块翡翠就被人称为“卅二万种”

另一种传说是,19世纪末叶某年的一个旱季,在缅甸西北部山区,天气特别炎热,每天一到傍晚,人们就会看到几块非常漂亮的五色彩云在天空浮动。傍晚,人们在矿区深处开采出一块总重量超过一千公斤巨型翡翠原石,五色彩云随之消失。

慈禧太后翡翠手镯(慈禧六十大寿留下千斤翡翠王)(3)

当时,一位中国富人正好托人购买一块翡翠原石做投资。中间人来到缅甸,查看这块原石。原石刚开小窗,中间人就被惊艳到了,于是他从中协商,用2吨茶叶和10吨木材换来这块巨型翡翠原石,后取名“卅二万种”

慈禧太后翡翠手镯(慈禧六十大寿留下千斤翡翠王)(4)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

1894 年(农历甲午年) 11 月 7 日 ( 即阴历十月初十 ),正值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的60岁大寿。清政府打算拨出3千万两银子的专款,为慈禧太后举办盛大的庆寿典礼。北京城里的大小官员像发了疯似的,想尽法子去捞钱,以便给慈禧太后送上一份厚礼,博取这位“女皇”的欢心。

慈禧太后翡翠手镯(慈禧六十大寿留下千斤翡翠王)(5)

慈禧太后

其中就有官员不惜花费重金寻找了这四块极品翡翠原石,专门进贡给慈禧,而这四块极品翡翠原石就来自于被称为“卅二万种”的千斤翡翠王。但是由于慈禧翡翠太多,这块翡翠原石一直放在颐和园中,除去少量的切割制作,大部分还是完整形态。后来大清亡了,在连绵不断的战火中,这块极品翡翠原石下落不明。

慈禧太后翡翠手镯(慈禧六十大寿留下千斤翡翠王)(6)

1949年,解放军在上海黄浦江岸发现了这四块翡翠原石,因事出蹊跷,立即汇报了当时的市长陈毅。陈毅派专家察看后,认定其为罕见的翡翠,立即上报中央。不久,这四块大石头便坐着专机来到北京,周总理看到原石后很是重视,经过商议,决定将这四块翡翠原石雕刻成翡翠工艺品


慈禧太后翡翠手镯(慈禧六十大寿留下千斤翡翠王)(7)

周恩来总理(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由于当时刚刚解放,我国还没条件去雕刻这一些原石,周总理经过思考以后便决定将它存入国家物资储备局的仓库

1980年4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森在国家物资储备局仓库中看到了这四块翡翠原石后,建议将其制成翡翠艺术品。198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将这四块翡翠移交轻工业部,由其负责组织设计和制成大型翡翠艺术品。随后制定了“86工程”,邀请了著名玉雕师王树森等60多人进行雕刻

慈禧太后翡翠手镯(慈禧六十大寿留下千斤翡翠王)(8)

元忽必烈《渎山大玉海》

玉器史上堪称“国家工程”的遗存,并不多见。从元朝的《渎山大玉海》(1265)至清乾隆年间的《大禹治水图玉山》(1788),相隔了523年,才出了几件敕造的大型玉器,无不是集全国巧匠、用数年之工完成,但它们都不是翡翠制品。翡翠四宝既然要作为新中国的国家工程,与历史上的《渎山大玉海》《大禹治水图玉山》比肩,自然需要慎之又慎

慈禧太后翡翠手镯(慈禧六十大寿留下千斤翡翠王)(9)

清乾隆《大禹治水图玉山》

接下来,一个由全国知名的画家、雕塑家、文博专家组成的顾问团成立,其中包括当时的美协副主席、雕塑家刘开渠,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玉器专家杨伯达,国家文物局专家王世襄,画家黄胄,书法家启功等。还采纳了王树森先生的方案:从车间抽出60多个老中青三代技术精英,将四块翡翠雕琢成代表现代最高成就的艺术之宝。

翡翠原石最大一块重达300多斤,最小一块也有200多斤重,雕刻什么好,怎么雕刻成为了玉雕师们的难题

慈禧太后翡翠手镯(慈禧六十大寿留下千斤翡翠王)(10)

“86工程”翡翠设计雕刻过程

慈禧太后翡翠手镯(慈禧六十大寿留下千斤翡翠王)(11)

“86工程”翡翠设计雕刻过程

70多个方案、150多张图纸,一次又一次的筛选,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当专家组在70多个方案中最终确定4个方案时,时间已是1985年。三年的精心设计,为的是不在宝玉上出现一次差错、留下一点遗憾。最后的决定是用宝玉做一个花篮、一件器皿、一扇屏风、一座玉山子

慈禧太后翡翠手镯(慈禧六十大寿留下千斤翡翠王)(12)

“86工程”翡翠设计雕刻过程

方案有了就开始雕刻,60多位玉雕师日以夜继,认真雕刻,经过六年的努力,倾尽玉雕师心血的翡翠国宝完成了!

这一工程从设计到竣工历时8年,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为四件国宝题写了充满诗意的名字,分别是《岱岳奇观》、《含香聚瑞》、《群芳揽胜》、《四海腾欢》

景观:岱岳奇观


慈禧太后翡翠手镯(慈禧六十大寿留下千斤翡翠王)(13)

翡翠景观《岱岳奇观》

高78厘米,宽83厘米,厚50厘米,重363.8公斤。这件作品以珍贵的翠绿充分表现泰山正面的景色,突出了十八盘、玉皇顶、云步桥等奇景,显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和深邃意境

慈禧太后翡翠手镯(慈禧六十大寿留下千斤翡翠王)(14)

翡翠景观《岱岳奇观》局部

慈禧太后翡翠手镯(慈禧六十大寿留下千斤翡翠王)(15)

翡翠景观《岱岳奇观》局部

东岳泰山峰峦连绵起伏,错落有致,雕件右上方红棕色的翡是整件作品的点睛之笔,也是玉雕中的俏色手法,宛若一轮红日山顶徐徐升起,浮现于云彩间

花薰:含香聚瑞


慈禧太后翡翠手镯(慈禧六十大寿留下千斤翡翠王)(16)

翡翠花薰《含香聚瑞》

高71厘米、宽56厘米、厚40厘米,重274公斤。造型为精心打造的球形花熏,取自中国玉雕艺术史上难度极高的套料工艺整件作品通体翠绿,质地晶莹灵透。装饰传统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兽”图案,精美绝伦,奢华典雅!

慈禧太后翡翠手镯(慈禧六十大寿留下千斤翡翠王)(17)

翡翠花薰《含香聚瑞》局部

作品集圆雕、深浅浮雕、镂空雕于一体,综合体现了中国当代琢玉技艺无可比拟的高、精、尖水平

花篮:群芳揽胜


慈禧太后翡翠手镯(慈禧六十大寿留下千斤翡翠王)(18)

翡翠花篮《群芳揽胜》

篮高64厘米,其中满插牡丹、菊花、月季、山茶等四季香花,是当今世界最高大的一个翡翠花篮。这只篮上的两条玉链各40厘米长,各含32个玉环。玉雕大师足足花了整整八个月的时间才完成

慈禧太后翡翠手镯(慈禧六十大寿留下千斤翡翠王)(19)

翡翠花篮《群芳揽胜》局部

采用高难度链雕技法,含有64个环活链,从篮体中掏出的玉料琢成各种花枝,插嵌篮中。呈现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景象。作品匠心独运,堪称鬼斧神工的雕刻艺术

插屏:四海腾欢


慈禧太后翡翠手镯(慈禧六十大寿留下千斤翡翠王)(20)

翡翠插屏《四海腾欢》

高74厘米,宽146.4厘米、厚1.8厘米,插屏整个画面以中国传统题材"龙"为主题,9条翠绿色巨龙,在白茫茫的云海里恣意翻滚,气势磅礴,是当今世界上最高大的一个翡翠插屏

慈禧太后翡翠手镯(慈禧六十大寿留下千斤翡翠王)(21)

翡翠插屏《四海腾欢》局部

作品取料优质,翠色娇艳浓密,玉质冰润透亮,创作过程中将翡翠的质地之美、颜色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1989年10月被称为中国“四大翡翠国宝”的翡翠玉雕臻品惊艳问世,这一年恰好为我国建国40周年,四件震撼人心的国宝级翡翠玉雕佳作也成为了建国40周年最好的礼物

慈禧太后翡翠手镯(慈禧六十大寿留下千斤翡翠王)(22)

四大翡翠国宝

这四大翡翠国宝,现陈列在中国工艺美术馆的“珍宝馆”中,在1990年还曾获得国务院嘉奖的中国艺术美术百花奖“珍品”金杯奖并成为能与历史上的《渎山大玉海》、《大禹治水图玉山》比肩的旷世瑰宝

(部分资料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