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编写的三国志到底是承认蜀汉正统还是曹魏正统(陈寿编写的三国志到底是承认蜀汉正统还是曹魏正统)

  最近看到许多朋友对陈寿抱有很大的看法,今天我就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对陈寿的一些看法。

陈寿编写的三国志到底是承认蜀汉正统还是曹魏正统(陈寿编写的三国志到底是承认蜀汉正统还是曹魏正统)(1)

陈寿三国志光绪年间勘订版

表面称谓曹魏正统

   根据相关记载《三国志》被定为正史的史书是在唐朝。所谓“正史”,并不是“正确的史书”之意,而是证明GJ“正”统的“史”书——哪怕要为之曲隐真实的历史。为了体现正统的传承,所有正史都默认是纪传体。纪传体史书是由本纪(皇帝的编年史)与列传(臣子的传记)组成的编年史,GJ以本纪的形式记载被认定为正统的皇帝。因为陈寿是西晋的史家,而西晋接受了曹魏的禅让,所以《三国志》里只将曹魏列为本纪,刘玄德和孙仲谋则被列入列传。即从体例上说,是作为曹魏臣子的陈寿进行记载的。

陈寿编写的三国志到底是承认蜀汉正统还是曹魏正统(陈寿编写的三国志到底是承认蜀汉正统还是曹魏正统)(2)

接受刘协禅让的魏文帝曹丕

  但陈寿对待刘玄德和孙仲谋的态度并不是相同的。作为季汉的旧臣,他将孙仲谋的去世称为“薨”,刘玄德的去世则称为“殂”。在《春秋》(儒家经典“五经”之一,据说是由孔子编撰的鲁国编年史,暗含着孔丘的毁誉褒贬之意)的义例(表达方式的规范)中,“薨”这个字在古代用于表示诸侯的去世。换句话说,陈寿不仅在体例上,而且通过“春秋笔法”(遵循《春秋》义例的暗含毁誉褒贬之意的写作方法)否定了孙仲谋的帝位。

陈寿编写的三国志到底是承认蜀汉正统还是曹魏正统(陈寿编写的三国志到底是承认蜀汉正统还是曹魏正统)(3)

不被陈寿认可的孙仲谋

与之相对,陈寿在记述曹魏各位帝王去世时均采用了“崩”字,用来表示其正统性。值得注意的是陈寿在记载刘备去世时使用的“殂”字。“殂”是《尚书》(“五经”之一,是汇总尧、舜、禹等传说中帝王事迹的经典)记载尧去世时的用词。东汉末年将汉室定为尧的子孙,因此,曹丕将“汉魏传递”等同于“尧舜传递”(从尧到舜的理想化禅让),以使其禅让获得合法性和正统性。

 暗含蜀汉正统论 

  在这种情况下,陈寿将刘玄德之死记为“殂”,直接沿用了诸葛亮《出师表》(诸葛亮于北伐之际写给皇帝刘禅的奏议)里将刘备去世记为“崩殂”的用法。陈寿通过“春秋微意”的笔法,向后世传达了刘备是尧的子孙,即汉室的后继者。陈寿甚至还通过在《蜀书》中,引用杨戏《季汉辅臣赞》的后一部分,向后世传达了“季汉”的正式名称。陈寿试图在记载中表达,自己曾经出仕的季汉是继承汉的GJ。  不过,陈寿顶多也就只能做到如此程度。刘玄德创立季汉的目的在于否定曹丕接受刘协的禅让,而建立的曹魏。正如只有一个TX,接受天命、支配TX的天子也只能有一人。所以,刘玄德将自己作为东汉的继承者,也就是对曹魏乃至西晋的正统性的否定。

陈寿编写的三国志到底是承认蜀汉正统还是曹魏正统(陈寿编写的三国志到底是承认蜀汉正统还是曹魏正统)(4)

季汉创建者刘玄德

  尽管《三国志》中本就隐含了刘玄德的正统地位,但陈寿在记载蜀国历史时采取冠之以地域的名称,称其为“蜀书”,却并未使用正式的国名“汉”。从这里就能看出《三国志》是倾注了陈寿苦心的。史家通常将刘玄德的GJ以国名和地域名并称为“蜀汉”的目的就是想表达对陈寿这份心意的尊重。

结论

陈寿写的《三国志》内心实际是承认蜀汉为正统。

陈寿编写的三国志到底是承认蜀汉正统还是曹魏正统(陈寿编写的三国志到底是承认蜀汉正统还是曹魏正统)(5)

陈寿雕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