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水晶球吸走少女美貌(如何征服一个女魔头)

◆ 格林童话《海兔》引发的多重解读

格林童话水晶球吸走少女美貌(如何征服一个女魔头)(1)

在想着“人要穷尽这天下所有的风景,该有多难,又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时,我忽然想到了这个故事。

一个拥有十二扇窗子,能看尽天下的公主,她的傲慢几乎是理所当然。小时候看这个故事,我不喜欢这个随便杀人的公主,却对她的十二扇窗子印象颇深。如果放到现实中,这大概是一个女魔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自认为无所不知,自认为没有男人可以驾驭他,正所谓“心比天高”。

设定都到这份上了,大王子和二王子那种思维重复机械的人只能是炮灰,但开挂如阿喀琉斯,尚有可一击必杀之踵,公主再厉害也是人,不是神。所以,三王子才能通过前两次试探一点点摸清公主能力的底线,最后在狐狸的帮助下成功打入后方,(按我们中国兵法来讲也可以说是“反间计”,成功离间了公主与她那十二扇窗。)把这样一个牛逼的女魔头收服到手。

第一次躲在蛋壳里,第二次躲在鱼肚子里都被发现了,说明公主这十二扇窗子绝不是徒有虚名,设定加持,躲不过就是躲不过。

既然“躲”这条路被锁死了,这时候必须换一条思路,于是西方人故事里最狡猾机智的狐狸出现了,他给老三出的主意里包含着两个潜在逻辑。

首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往往最容易忽视的是自己。怎样攻破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答案是从内部击破。公主的傲慢源于她对于十二扇窗的自信,过于强大的东西容易催生无条件的信任,“无条件的”这个词有个近义:盲目,窗子看得尽天上地下,唯独看不见公主自己,因为公主是窗子的主人,她俯瞰的世界不包含她自己。

第二点,再强大残暴傲慢的女人也有柔软的一面,抵挡不住萌物的诱惑。女性对弱者的怜爱,多少是出于生理条件所造就的母性,所以这个残忍的、杀王子杀鱼鸟大杀四方的公主会被一只无害的小海兔萌倒,是有道理的。(当然我上网搜了一下海兔,不得不说公主的品味很特别……)

格林童话水晶球吸走少女美貌(如何征服一个女魔头)(2)

这张勉强算可爱,但想到故事里海兔藏在公主的头发里我还是觉得有点恶心……

成功侵入敌后,接下来作者就开始描述征服的过程了:“没有找到”这个事实打碎了公主的骄傲,也打碎了她的世界观,这件事外化的表现就是十二扇窗玻璃都给她气得震碎了,老三成功打破了公主最大的倚仗。接下来按照约定公主要嫁给他,这个结局也是耐人寻味的:狐狸功成身退不留名,而老三也选择了缄默,于是公主一直以为她嫁给了一个超有智慧的人,实际上这也不过是个因为善良,所以得到了一次高“狐”相助的凡人罢了。

这里其实还存在一个“无逻辑巧合”:就像武侠小说的主角随随便便掉下山崖就可以收获武林秘笈,咱们善良的王子也只是随随便便打个猎,就获得了三个明显不是普通动物的帮助,老三能在一个童话故事的体量里征服这个看起来几乎无懈可击的公主,实际上还是开了点外挂的,一个外挂叫“善良的人在童话里往往运气逆天”,一个外挂叫“没有女人能抵御可爱的小动物”。

这里就能看得出是童话了,其核心理念就是:善良才能驾驭聪明才智,或者说,聪明才智应该以善良为出发点。

故事就到这里结束,而“如何征服一个女魔头”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在故事遥遥指向的“后来”:既然丈夫这么聪明,公主有没有可能从此抛弃对十二扇窗的依赖呢?当然有。没有了十二扇窗子的公主信赖谁呢?恐怕是“更有智慧”的老三。所以,要想征服一个女魔头,你必须要先摘下她的翅膀和犄角,让她变成一个凡人。当然,仰仗外物的强大不是真正的强大,这个故事里的公主本质上仍是传统童话里的弱者形象。

这个故事里的婚姻与征服有关,如同动物求偶,带着来自丛林的野蛮气息,只不过此处的征服使用的不是力量而是智慧,于是这样的征服就显得文明许多。现代的许多婚姻关系中依然留存着这种征服(影射近期热点),另一种则是如舒婷《致橡树》中表述的那样: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舒婷《致橡树》

征服的乐趣在于实现征服的那一刻,征服完成后,捕猎者又能对战利品保持多久的热情呢?在征服型婚姻里,“婚后”恰恰便是征服之后。变成凡人之后的公主,在老三眼中的魅力会不会减弱呢?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从女性视角来看,公主提出的残忍条件,实际上是她对于被娶命运的反抗,饶是她自大强大如反派,最终也逃不过“公主必须出嫁”这个在童话中铁一样的设定。

《格林童话》里输了的一方总是有很惨的结局,或许可以用我们西方文学老师的一句调侃做点评:“西方人是吃肉的啊,他们具有一种食肉动物的残暴直接,所以西方的文学作品动不动就发疯啊决斗啊轰轰烈烈死啊,这是很不符合国人的美感的。”(凭记忆记录,只能保证第一句是原话)

尽管这个故事在书写时突出的教育点是:善良的人会得到报答,故事里老三和每一只动物的对话都体现了这一点,但在这个逻辑下,公主被塑造成了一个随意夺去他人性命的家伙,上位者冷酷的生杀予夺,善良的平民获得多方支援取得胜利,而支援老三的动物们实际又是比老三的食物链位置更低一级的存在,他们无一例外是因为老三饶过了他们一命而选择帮助他,在这种弱肉强食的残酷森林法则背景下,即使是宣扬善良的故事,也带有一丝黑暗的底色。

这是《格林童话》的黑童话特色所在,更是其经典之处:孩子们在听这个故事的时候也许想不到这么多,但这个故事的隐藏逻辑或许已在无形中影响了他们——这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而善良的智慧闪耀着生的光辉。老三对公主的征服,代表了“善”对弱肉强食法则的胜利。

最后我想说,隐喻真的是个神奇的东西,而能流传多年经久不衰的童话,更是隐喻中的老妖怪。《三体3》再一次向人们证明了童话的包罗万象,当一个含有不确定性的隐喻存在时,它就像一个人为造出来的,最接近自然的物体——如同盲人摸象,不同的人去摸能摸出不同的东西,而作者很可能只是那个把象牵来的人罢了。

(这篇文章属于随笔,想到哪写到哪,很多东西也没能完全展开讲,见谅见谅~如果有机会,好吧,如果我勤快的话会继续写童话解读的。那些流传至今的经典童话,往往都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PS:我小时候不喜欢公主是因为她前两次找老三时,都把帮助他的动物杀死了,为了逃过一死以生命报答老三的乌鸦和鱼,最终也难逃炮灰的命运,现在想想这个童话对弱者和不够聪明的角色简直冷酷至极,乌鸦和鱼尽管善良,却因为不够聪明,仍旧难逃悲惨的命运。相比之下,老三的两个哥哥,因为对公主的图谋而选择冒死挑战,即使失败死去,悲剧意味也没有那么浓厚,而目的相同的老三,则因为“善良”这一王牌获得了主角光环。简而言之,人类都不是好东西,还是动物可爱,摊手。)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搬运,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