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了一个孩子的家庭好吗(人到四十岁才明白)

人到中年了一个孩子的家庭好吗(人到四十岁才明白)(1)

文/夏莫

01、卷首语

人这一生,会和很多人有密切的关系,就像是树的根系,错综复杂。

亲情,是一抹暖阳。很多亲戚,虽然不常见面,但在血缘上,紧密相连。

剧作家晚晴说:“不管和你有没有血缘关系,这世上的亲人只有一种,那就是关心你心疼你的人,反之亦然。”

小时候,会觉得家里亲戚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叔叔给买件衣服,姨妈给个红包,日子过得热热闹闹的。

长大之后,想努力对兄弟姐妹的子女好点,可渐渐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他人的感激。

前不久,在一场聚会中,一位走到四十岁的男人说,真的不必对兄弟姐妹家的子女太好,引发了在场朋友的共鸣。原因,有以下几点。

人到中年了一个孩子的家庭好吗(人到四十岁才明白)(2)

02、兄弟姐妹家的子女,付出得不到感恩

人到四十岁,对兄弟姐妹家的孩子再好,渐渐会悟出一个道理:即使,你给予孩子再多的帮助,他最终也只会和自己的父母更亲。

甚至,因为帮衬兄弟姐妹的子女,成为了一种习惯,渐渐导致兄弟姐妹觉得你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

付出,很难得到理解,也很难得到反馈。

人生路上,父母与子女之间,是渐行渐远的关系。更何况,是与其他兄弟姐妹子女的相处。

孩子长大后,会渐渐开始与你变得生疏。与你没有交流,没有沟通,虽然记得你的好,但是,对你始终是陌生的。

人到四十岁,其实不必对兄弟姐妹的子女太好,因为,彼此之间其实只是亲戚而已。

与兄弟姐妹的关系再好,结婚后,各自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庭与生活方式。彼此之间,保持距离的相处,反而会让关系变得更加亲近。

人到中年了一个孩子的家庭好吗(人到四十岁才明白)(3)

03、兄弟姐妹家孩子长大后,关系疏远了

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叹:兄弟姐妹家的孩子还小时,给他们买衣服、鞋子,送礼物,可是,他们长大后,关系却并不亲近。

这是因为,两代人之间,总会有难以跨越的沟壑与距离。

《安家》中的江奶奶,姐妹三人,一套老洋房,三个人一人一层。两个姐姐去世之后,房产归属给了孩子。

江奶奶的老伴宋爷爷身患重病,江奶奶想把房子卖掉给老伴治病。

两个外甥有了各自的家庭,对江奶奶和宋爷爷的感情比较淡漠。不想救人,只想二老去世之后,分得他们的房产。

之后,他们找各种理由拖着,不愿意卖房,一直到宋爷爷去世。

江奶奶看清了亲情的淡薄,一气之下,把自己的那层洋楼,捐献给了国家,让他们谁都别想得到更多的利益。

活着,不必对兄弟姐妹的孩子太好,因为,每个家庭都有各自要走的路,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人生选择。

而且,孩子们各奔前程,去到不同的城市,有各自的发展。交集变少,亲情缺乏经营,最终也会变得淡漠。

人到中年了一个孩子的家庭好吗(人到四十岁才明白)(4)

04、兄弟姐妹的子女习惯被帮助,养成依赖习惯

对兄弟姐妹家的孩子再好,遇到不懂得感恩的人,无论你付出多少,都无法打动他们的心。

相反,可能会养成他们索取的习惯,最终导致亲情关系充斥着利益,而变得破裂。

有些年轻人,没有多大的工作能力,但是,撒娇哭穷的手段层出不穷。经常找亲戚,哭诉着谋取利益。

如果你因为亲戚的情面,给过他一次帮助,那么他会一次又一次地上门。而他的父母并不领情,反而会埋怨你多管闲事,惯坏了孩子。

这种情况,不要贸然伸出援手。

如果让兄弟姐妹家的孩子,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对他的成长没有帮助。就算被他记恨,断了往来,也不要养一个“蛀虫”。

不管有多爱兄弟姐妹家的孩子,要有度去爱,别纵容他的坏习惯,别惯坏了他。

人到中年了一个孩子的家庭好吗(人到四十岁才明白)(5)

05、总结

人到四十岁,与兄弟姐妹之间相处,保持分寸感,各自过好自己的生活。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写道:“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并不在于把亲戚二字看得美好而重要。”

人到中年,还是要多为自己着想。如果真心想帮兄弟姐妹家的孩子,尽量地不要直接给予钱财。

可以帮忙找份工作,也可以传授一些经验。帮忙也要有分寸,不要过度付出。

如若,遇到不懂得感恩的兄弟姐妹,遇到理所当然向你索取的孩子,要学会拒绝。人生这辈子,要把爱和关心,用在值得的人身上。

-END-

作者:夏莫,新锐情感导师,心理学学者,全网超10亿人气情感作家,幸福女人管理师,专注情感、两性、婆媳答疑十余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