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生活方式从拥抱大自然开始(相约星期二王晓平)

周末的生活方式从拥抱大自然开始(相约星期二王晓平)(1)

:2022年4月12日晚八点,“阅读教师成长共同体”读书群继续第二季的主题共读,本季共读为文学阅读专题,由江西南昌的陈晶老师担任主持人。4月共读书目为王富仁的《古老的回声》,领读人安排如下:

周末的生活方式从拥抱大自然开始(相约星期二王晓平)(2)

本书第二次共读由来自山东烟台的王晓平老师担纲领读人,她领读的是孟浩然《春晓》和王维《山居秋暝》的解读。以下是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阅读教师成长共同体”读书群

第一百零八期沙龙回顾

2022·4

文学阅读·2th

活动信息

周末的生活方式从拥抱大自然开始(相约星期二王晓平)(3)

本期领读丨山东烟台 王晓平

共读书目丨王富仁/著《古老的回声》

活动主持丨江西南昌 陈晶

内容梳理

各位书友,大家晚上好!

相约星期二,我们继续共享读书的美好与充实。

有幸加入陈晶老师的夏季读书月,今晚我们继续跟随王富仁老师聆听“古老的回声”,走近盛唐山水田园派两位代表诗人——孟浩然和王维,一起欣赏他们两首诗作——《春晓》《山居秋暝》。

今晚交流的流程:先自主解读,再分析王富仁老师的新解,最后知人论世谈我的读后杂感。

以下由领读人王晓平老师整理。

周末的生活方式从拥抱大自然开始(相约星期二王晓平)(4)

一、我来赏析:花落知多少

01

首先,我们素读一下孟浩然的《春晓》。大家思考:从尾句“花落知多少”中,你读出了怎样的落花,悟到诗人怎样的心境或情怀?希望大家能把解读理解发到群里。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首《春晓》,是孟浩然三十多岁隐居鹿门山时所作。语言平易浅近,意境清淡高远,毫无人工雕琢之痕,就像心中流淌出的清泉,甘甜爽口。

透过标题,我们知道这首诗是描写春天早晨的。从诗中,我们好像听到了清脆的鸟鸣声,看到风雨中花瓣片片飘落的画面。(群里宗莲老师发的图片可以让我们直观感受一下)

读完,我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明明“不觉晓”又怎会听到啼鸟声呢?一、二句是否矛盾?第三句中的“夜来风雨”与第四句“花落知多少”是否存在因果联系呢?下面我们细细地分析一下诗歌。

周末的生活方式从拥抱大自然开始(相约星期二王晓平)(5)

首句“不觉晓”,表诗人已处于一种朦胧的“觉”的状态。春天的早晨,万物苏醒,人也处在半睡半醒中。

第二句“处处闻啼鸟”,恰好告诉我们诗人已醒来,正是窗外一片叽叽喳喳的鸟儿将诗人唤醒。一片活泼泼的盎然春意扑面而来。

第三句时间上来了个突转,诗人想起了昨夜听到窗外风吹雨打的声音的情景。

最后一句“花落知多少”,是诗人在猜想不知道风雨中的春花有多少已飘然离枝坠落。

解读完这首诗,我会认为作者要表达一种惜花伤春之情,您认为呢?

这首小诗,诗意好像并不难理解,但曾经引发多年的激烈讨论。

1985年《名作欣赏》第五期林兴宅先生就发表过题为《超脱宁静的意趣》的文章。

接着徐应佩,周溶泉两位先生又在1989年第二期的《名作欣赏》中发表了《深识鉴奥欢然必怿——论古典文学鉴赏的审美意义》,回应了林兴宅先生的观点。

1992年第六期向丹先生又发表了《也谈春晓的主旨和审美价值》,对上面两篇文章又提出了不尽相同的意见。1993年第三期苏北佬先生又发表《凑趣话春晓——兼谈一种赏析方法》,对向丹先生的批评做了批评。可见这首诗意蕴很深远。

周末的生活方式从拥抱大自然开始(相约星期二王晓平)(6)

在《古老的回声》这本书中,关于《春晓》,作者王富仁写了《心理距离与情绪感受》的赏析文章,发表于1995年《名作欣赏》第五期,距离林兴宅先生的文章,正好十年。

王富仁先生认为前面争论的焦点是有人认为此诗表现了儒家积极向上的情绪,有人认为诗歌表现的是道家对世事的漠不关心。他认为就这首诗是不分儒家和道家的。就是描写一个沉睡到清醒的过程,这是人人都会有的感受。所以他告诫我们,对文学可以整体的研究,也可以欣赏一个作品,但是不能用整体的概括代替对一首诗的分析。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因为我们平常读诗,常常会根据自己先前对作者、作品的些许了解,想当然地去硬套一首诗,忽视了对“这一篇、这一首”独特之处的细致分析、理解。王富仁先生还在文中明确表态,写此诗的目的不是参与学术论争,而是要借赏析寻找一条解读的新途径。他认为解读一首诗,很重要的问题是要注意作者与所描写事物间的心理距离,在这种心理距离中体验作者的感情、情绪

周末的生活方式从拥抱大自然开始(相约星期二王晓平)(7)

二、心理距离与情绪感受——《春晓》诗赏析

02

下面我们来看,王富仁先生如何从“心理距离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诗的情绪感受

“心理距离”是美学思想的一个经典理论。20世纪初,英国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在《作为艺术因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文中提出了“审美距离说”。他认为,距离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一种恰当的心理态度。这种态度主要通过把对象产生的感受与自我分离而得到,是把对象放到实用目的之外得到的。朱光潜先生也很支持“距离说”的审美理念。

周末的生活方式从拥抱大自然开始(相约星期二王晓平)(8)

《春晓》一诗中诗人与景物之间保持怎样的“心理距离”呢?

首句的“眠”字告诉我们诗人的感官还处于沉潜状态,“春眠”具有香甜、沉酣的特点,所以才会“不觉晓”,这时人还没有完全醒来,记忆也还没完全恢复。

第二句“处处闻啼鸟”,人已醒。

清晨的鸟声使春天的早晨更加清幽、灵动。这时,内外两个世界开始建立联系,不过二者之间还有距离,处于无意识状态。醒来的第一步只是感官的恢复。

第三句“夜来风雨声”,标志诗人记忆力开始恢复,他依稀记起昨晚好像听到了风吹雨打的声响,但这时还没有进入感情世界。

第四句“花落知多少”,我会认为它是建立在第三句基础上。

但王富仁老师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此处的“花落”不是建立在“夜来风雨声”,也不是建立在“处处闻啼鸟”中,而是建立在睡眠前的记忆景象、昏睡时想象的风雨景象,以及醒了后想象的风雨结束的景象。“花落知多少”,标志着诗人想象力的展开。想象力激活了与它相联系的其他意象,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新的心灵世界。

王先生认为孟浩然的“春晓”,不同于“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春”,也不是“晓来庭院半残红”的“晓”,他笔下的“春”格外明媚、清幽、灵动。经风雨清洗后的清晨是明净的,澄澈的。草木更加青翠,含泪的花朵也更娇媚,给人一种美感享受。不同于秋花凋零、残败,也不同于满目凄凉的暮春。凋落的花固然让人怜惜,但感情程度很轻淡,不会给人带来烦恼,这是因为刚睡醒的诗人心灵一直处于平静状态,他与落花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我们比较欣赏一下李清照《如梦令》。

周末的生活方式从拥抱大自然开始(相约星期二王晓平)(9)

这首词写于词人少女时期,也是春日刚刚醒后写的。十几岁的小姑娘一夜醉酒没有完全清醒,就急急地问小丫鬟“海棠花可还安好”,小丫头敷衍到“还那样”。小姑娘连忙喊到,不可能。经过昨夜风雨,海棠花的叶一定越发饱满,而它的花瓣经一夜风雨,一定会四处飘零,洒落一地。

这里,我们感受到词人对落花的极度关切。可能她连睡梦中都在担心风雨中的海棠。词人在此把海棠花人格化,与海棠同忧乐。此时海棠花与词人的心理距离已经缩到了极少。这让我们又想到了李清照在《醉花阴》中的“人比黄花瘦”,《声声慢》中写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黛玉的《葬花词》,都是以花喻人,对花关心也是对自我的关照。但孟浩然诗中的落花不是诗人自我,而是自我之外的一个独立的客观存在。

所心审美的心理距离,既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适度很重要

三、走进孟浩然:诗如其人——清淡

03

下面我们总结一上《春晓》这首诗的艺术魅力

首先,诗人抓住由睡到醒一刹那间的心理过程,创造了个独特的精神境界

俞平伯先生评价这首诗“语言明白如话,意思却相当曲折”。的确,诗人对心理程序的描写特别有层次:由“睡眠自我抑制”到“视听感官恢复”到记忆力恢复,再到想象能力,展现了一个纯美、透明、轻松的心灵。简短的20个字,却创造了一个富哲理意蕴的世界。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沉睡乍醒的一瞬间,精神最轻松,内心也最纯净。

白天的各种焦虑、烦闷、纷扰……统统抛到九霄云外。这一刹那最美,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心灵一片澄澈明净。即使有“花落知多少”的惆怅,也是若有若无,如一缕青烟。清淡是孟浩然的主要个性特征。诗如其人,下面我们透过他人对孟浩然的评价来了解一下诗人。

孟浩然是湖北襄阳人,他早年隐居在湖北的鹿门山。40岁以后来到首都长安求仕,本来有机会进入仕途,但因为与朋友饮酒,错过了,最终失意而归。

郦波老师称,孟浩然是一位天然的一个隐者。叶嘉莹先生认为从他的本性来说,就是喜欢自然放旷的隐士生活。不少我们熟知的大伽诗人对他的诗格人格,诗品人品特别欣赏。

谪仙李白直接赞扬孟浩然的风流

潇洒;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冕眠,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认为他每一句诗可以永恒不朽。

王士源评价他的气质“风神散朗”;为人“行不伪饰,动以求真”,做事不虚伪,待人真诚;做文章“文不为仕,助兴而作”,不求做官,也不为追求时尚,而是真正有感而写;交朋友也不是为一己私利,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凭借一种天然的本性。

周末的生活方式从拥抱大自然开始(相约星期二王晓平)(10)

可见孟浩然是一位清秀潇洒、不落尘俗的隐者,早年隐逸鹿门山应该是心之所向,要在山水中追求精神上真正自由,追求一份清澈、一个纯粹的精神世界。

四、空——无情之境——《山居秋暝》诗赏析

04

下面我们接着赏析盛唐另一位山水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

大家记不记得《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黛玉教香菱学诗,林黛玉对香菱说“你若真心要学,你且把王维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把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香菱说我一看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马上就想起我曾见到的景象就是如此:大漠的烟,一缕缕直直地向上升;河水从天边流过来,一轮红日显得那么大,那么圆。

此番对话,让我们看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更让我们看到曹雪芹对王维的推崇。《红楼梦》中不少诗句都有王维诗的影子。王维的画作《辋川图》和《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也很相似。都以一组别墅为中心,建筑群安静祥和,既有自然美景,又有诗意生活,都是一个理想世界。省亲别墅中的“暖香坞”、“蘅芜苑”、“潇湘馆”等命名,和王维辋川中有“辛夷坞”,“竹里馆”“木兰柴”等也很相似。而且王维从小受母亲的影响,笃信佛教,禅意是他诗歌的主要特点,人称“诗佛”;《红楼梦》中也有很深的禅机……

闲话少说,下面我们来诵读一遍他的五言律诗《山居秋暝》,大家思考:这首诗的反常之处在哪儿呢?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写的一首诗。诗作为我们描写了一幅雨后黄昏的初秋景色。

诗意: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天黑了,月亮慢慢升起。月光从松树的枝叶间照下来,黑夜里,山石上泉水流动的声音格外清晰。竹林外一片喧哗,应该是洗衣服的女孩子回来了;远远地看到莲叶在摇动,原来是打鱼的小船顺水滑下来。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也足以令人流连。

本诗的首字“空”,既是全诗诗眼,也是全诗的反常之处。如果真是空无一物一人,又怎么会有下面描写的景物和人呢?那如何理解“空”的内涵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王富仁先生对此的审美解读。

首先,他认为“空”,是一种无情。

王富仁先生认为中国古代诗歌一直认可“诗言情”的理论,“情动于中而形于声”。情感传达得是否真挚、细腻、强烈是我们衡量诗歌价值的主要标准。等同了“以情解诗”与“以美解诗”。其实,他认为有一种无情之“空”也很美。

王先生从道家的美学观念做了分析。

道家更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老子提出最高的精神境界是虚静淡泊,道法自然,不是自然人化,而是人自然化。下面我们结合诗句来分析。

诗的开头两句总写山景。“空”笼罩了全诗。

“新雨”,刚刚下过一场秋雨,让人感觉明净。“晚”,人声消失,会产生一种幽寂感;“秋“,会读出一种清爽、舒朗。而这种明净、廓朗、幽寂正是“空”的审美内涵体现。

中间两联是部分描绘山景,它进一步强化了景物的整体特征“空”

“明月松间照”的“明”字,与“清泉石上流”的“清”字,都是“月”与“泉”两个意象的自身特征;“浣女”就是洗衣女,也不含有“美女”中饱含的赞美之情。这些景象全是直观中的形象,没有引起作者任何强烈的主观愿望与情感波动。

即使描写了夜晚听到的泉水声、远远传来的浣女的笑声,那也是以声衬静。所以整体写景特征仍表现为“空寂虚静”,强化了“空山”的特点。

你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动词“照”“流”直接连接了“明月、松”、“清泉、石”,月光静静地从松枝叶间照下来,澄澈、柔和;清泉在山石上汩汩流淌,在夜里显得格外动听。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先是听觉,再是视觉。先是直接听到看到,再是凭借平时经验在脑际浮现的景象。都属于无意识中浮现的景象。这一点与刚刚讲过的孟浩然的《春晓》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诗中的“归浣女”的“归”字,与“下渔舟”的“下”字,它们表现出来的动态,也是在极静状态下才有的。正如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所说,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这里的“空”,道家称之为“虚静”,佛家称之为“空寂”。王国维称之为“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物我合一的优美境界。

王维,作为一位诗、书、画、乐俱佳的艺术家,对“静”有非常敏锐的观察感受、辨识捕捉。比如我们特别熟悉的他辋川绝句中的《鹿柴》诗: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寂静无人的山,见不到人影,只能听到人的声音。落日的余晖返照到青苔上。寂静之中的一点动态,暮色之中一点亮光,非常微妙地被诗人捕捉到并准确传达出来。

“空山”不仅是写山的静、空,更是作者的心境空。心中没有欲望,无褒无贬,不执着于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内心像月亮般明亮、泉水般清澈。这种虚静心灵在感觉上表现为好像与外物融为一体的“空”,看似“无情”,却很“美”。

周末的生活方式从拥抱大自然开始(相约星期二王晓平)(11)

正如宗白华先生说的,万物静观皆自得。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说的“静照”。静照的起点就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各自呈现它们各自的自由生命状态。

中国艺术意境的最高层次是禅境,禅境意象流露出一种简洁、纯素的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平淡天真",这始终是中国艺术的最高的向往,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审美追求。宗先生还以佛教的语言说出了盛唐人诗境中蕴含的哲理意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一点我不是很理解,大家可以交流】至此,我们对王富仁先生对王维诗“空”的审美理解有了初浅的认知。

下面我再来看一下王维的生平经历,看看能

否有新的启发

王维生于望族,受过良好的教育,是诗书画、音律倶佳的俊才。

17岁时便写下了留传千古“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名句。

少年王维渴望建功立业、一展宏图。他经常与王公权贵交往,人缘极好。风姿卓雅的他,曾为玉珍公主引荐,21岁就中了进士。后来因为署中伶人舞黄獅子犯禁而受牵连被贬做一个看管粮仓的小官, 但他无怨无恨,默默做好分内工作。

张九龄上台后,王维获赏识,先后在洛阳和长安任右拾遗。正当他的人生充满希望时,两个重大变故又一次改变了他的命运。一个是玄宗后期李林甫得势,他的伯乐张九龄因谗言失势。另一个就是安史之乱,王维亲历了安史之乱,他被迫接受伪职,所以心灵一直处于矛盾、尴尬的状态。晚年,在外人看来他仕途通达、人生得意,可他的政治热情已消失殆尽,选择归隐山林。有诗为证: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最后再分享一首我很喜欢的王维的《终南别业》。

终南别业

唐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其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很棒,人生无路可走时怎么办,不是一味地抱怨、伤感,而是坐下来,静观天上云卷云舒,笑看人间风云变幻,这是我们神往达到的一种境界。此时王维眼中的山水经心灵观照已经到达了禅宗的第三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达到物我一体的境界。

谈笑无还期”一句,则让我们看到他对待人事的态度,人我两忘,这也是一种“空”境,对待一切人事,从容、淡定,不强求,顺其自然就好。

所以,我感到王维的“空”,其实是一种阅尽千帆后的旷达, 把自己融入自然中,让心灵自由回归,这种超然、自由、宁静、和谐是我们向往的回归生命本真的样子,真正是“诗意的栖居”。

回看当下的我们,眼中、耳中、心中已很少住得下寂静,诗心越来越淡,技术、物质填充每一个时间段、每一个空间,缺少人文,心灵越来越枯竭,审美能力降低……这一切都让我们反思……

现代的我们很少会睡到自然醒,吵醒我们的常常是外面喧闹的车辆、叫卖声或者急促的闹钟响。其实有时,灵感、新鲜的想法反而是在精神放空的时候,而我们现在放空发呆的时间越来越少。

当然,人间烟火、油盐酱醋茶亦可成诗,只要我们心中有诗意。认真对待每一个日出与日落,用心感悟每一场花开与花落,保持一颗素心、暖心,就能察发现生命的真谛。诗意的生活,需要我们不断地自律、自省,日积月累地学习,渐渐的,我们就会把生活过成自己最想要的样子。比如,现在我们一起共读,就是一件诗意的事。

正如村上春树所言:“当你用认真有趣的态度对待生活里那些看似无趣的小事时,就会收获一份份小小而确定的幸福,从而觉得生活美好无比。”

最后,祝愿每位书友心中都有朗月高照、清风陪伴!都能收获生活的小确幸,生活充实、美好!

五、读后的启示与建议

05

了这套书,你一定会逐步理解什么是历史,开始真正了解中国的历史,《史记》写的是历史,但它的每个字都浸透灵魂,每一个字都气贯长虹,每一个字都深入人心。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现在这个信息爆炸、娱乐至上的时代,很多少年儿童更喜欢看抖音、崇尚游戏与小视频,此习惯来源于孩子的周围环境,更多则是受影响于自身父母,目前有不少成年人对于中国的历史都不甚了解,如何让孩子们能够了解、吸收传统文化,则迫在眉睫。

所幸我们还有大量的古代书籍留存至今,为后人提供了一条了解历史的途径,使得在阅读作品的同时,能触及历史的痕迹,更能发人深省,以古鉴今,以史启智,让先人的思想为我们引路,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孩子们学习历史、尊重历史,理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的是从自己做起,从眼下细小的事情做起,萃取与吸收历史文化中精髓。

共读交流

欧阳老师

在古代诗人当中,我感觉孟浩然是比较独特超脱的一位诗人,就像李白说的,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孟浩然花落知多少是什么含义,我还不太了解。如果从我看的话是看到的什么落花呵,我很共鸣这个落花“花落虽频意自闲”。

这是一个佛教禅宗。我理解啊,世界本是空相的,就是人看到什么样那么就是什么样的。就是一个人的世界观,是个人看到的什么样。所以有形形色色的世界观,实际上万物世界本来是空相的。我们每个人所看的都是主观的世界,怎么样去接近这个事物本源呢?那就是人的认知。我理解啊儒释道是统一的,一体的。格物致知就可以更接近去了解事物的本相。我们每个人认知都是主观的,但不能说你说了算,他也说了算,还是有个客体,儒家就强调的格物致知就是达到客体的境界。空色它就说明这一点,我们每个人认识的事物实际上就是我们所感受的一部分,真正是怎么样呢?诗无达诂,我觉得诗歌一个是了解作者的意涵,还有一个就是个人的理解。实际上诗歌它本身也是空色的。空色就有一个叫铅笔的那个故事是吧,我们每个人赋予它是什么概念它就是什么样的。这样诗歌的生命会千年不衰,就是每个人会有自己的解读,但不离开字词的本意。词义不能偏,但是理解个性化,这样诗歌的价值是空色无穷尽,生命力不衰。个人理解自己的逻辑得能自圆其说,有生活的来源和依据,还有呢,当然要尊重啊,文化啊这方面的互相尊重。

李聪聪

老师:看到欧阳老师这段话,想起以前看过的一部影片《庸人哈尔》,我觉得这个影片很好地说明了一个人的世界观决定这个人会看到的世界。我当时的想法是,如果眼睛是一部摄像机,可以把我们看到的画面直接“洗”出来,那面对同样的画面,不同的眼睛“洗”出来的图景应该也是不一样的。上周老师们的分享,《离骚》和《木兰诗》,我自己感觉很多专业人士的解读也更注重去回归到文本本身。战卡
老师:这个本身是佛教用语,色就是有形的物质的,空就是无形的精神的,这句话就是两者想通,没什么区别的意思,我个人理解哈。

宗莲老师分享:

周末的生活方式从拥抱大自然开始(相约星期二王晓平)(12)

谢谢大家的交流、热烈讨论,升华了我的解读。

加入共读

● 加入共读,请点击下文 ⬇️ 了解详情

“阅读教师成长共同体”2022共读招募

● 查看往期共读,请点击 ⬇️ 进入文章专辑

“相约星期二 | 阅读教师成长共同体”专辑

正文完,欢迎分享,转载请于文章下留言

“阅读教师成长共同体”读书群,由石恢发起和主持,一起悦读俱乐部提供服务支持。

一起悦读俱乐部

是一个公益性民间阅读研究与推广机构,也是一个开放性的阅读交流平台,目前为韬奋基金会阅读组织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它创办于2011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主张阅读即生活方式,倡导“快乐阅读、共同阅读、分享阅读”的阅读理念。自2011年11月起每周末固定举办公益读书沙龙活动,至今已举办线下活动400余场。2014年一起悦读俱乐部住地被评选为“北京市十大阅读示范社区”,2015年入围深圳首届华文领读者大奖,2015年获中国书业年度评选阅读推广人前五候选。2017年在全国领读者大会上获评“领读者联盟致敬机构奖”。2018年一起悦读周末沙龙获“北京阅读季”精品阅读活动奖。2016-2019年连续四年获得“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优秀合作机构。

- End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六号华亭嘉园A-2E

推荐关注一起悦读俱乐部备用公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