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死后为什么不敢动貂蝉(吕布的死真的是因为貂蝉吗)

汉末三国是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一个时代,英雄辈出、豪杰逐鹿,演绎出一场场精彩绝伦的历史大戏,这出大戏的开场,从董卓进京“勤王”开始,以董卓的死拉开三国乱世争霸的大幕。而董卓的死,则完全“归功”于吕布,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可见在彼时,吕布是绝对的人中豪杰,全社会公认的那种。

吕布死后为什么不敢动貂蝉(吕布的死真的是因为貂蝉吗)(1)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本是刺史丁原帐下的一名主簿,汉灵帝驾崩后,丁原带兵去京城洛阳,与大将军何进一起谋划诛灭宦官,吕布就跟随在丁原身边。何进被宦官先下手除掉,董卓带兵进京“勤王”,在京都四处为乱,丁原看不惯董卓的做法,董卓也视丁原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但是因为吕布在丁原一方,董卓忌惮,不敢轻下杀手,

董卓抓住吕布的弱点,以利益相诱惑,命令吕布杀了丁原,吕布一介勇夫,出身寒微,在董卓的利诱面前自然毫无抵抗能力,于是乎,吕布不念旧情杀了丁原,拿着丁原的项上人头去献给董卓,董卓大喜,以吕布为骑都尉,对吕布很是信任和喜爱,并且董卓还与吕布盟誓结为父子。

吕布死后为什么不敢动貂蝉(吕布的死真的是因为貂蝉吗)(2)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张飞骂吕布是“三姓家奴”,就是这么来的。从吕布归顺董卓开始,他们的悲剧就开始了,且说吕布,《三国演义》中说是因为王允的连环计,以美人貂蝉为诱饵,让董卓和吕布反目成仇,最后董卓果然被吕布所杀,缘由就是因为貂蝉,这完全是歪曲了历史,陈寿的《三国志》里可不是这么说的,《三国志》中有这么一段话“卓常使布守中合,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意思是说董卓很信任吕布,让吕布守护他的内院,但是吕布却私下与董卓内院中的一名侍婢私通,吕布总是怕这件事情被董卓发现,所以感到不安,再加上董卓性格暴躁,猜疑心重,董卓之前曾因为小事而拿戟扔向吕布,吕布身手敏捷躲开了,后来两人虽和好,但是吕布心里一直埋怨董卓。

吕布死后为什么不敢动貂蝉(吕布的死真的是因为貂蝉吗)(3)

吕布最后杀董卓是因为这件事情,再加上和董卓侍婢私通怕被发现,这个董卓侍婢并不是貂蝉,历史上其实根本没有貂蝉这个人,貂蝉只出于《三国演义》的描写中,是一个虚构人物,虽然民间多有关于貂蝉的传说,但都不足可信。吕布杀董卓,绝对不是因为貂蝉,要绕开这个误区,因为历史上根本没有貂蝉这个人,《三国演义》中王允所谓的连环计也是不存在的,

吕布知道依附董卓不是长久之计,当时汉家朝廷内想除掉董卓的大有人在,这部分朝臣们以王允为核心,王允知道,想要除掉董卓,就非要借助吕布的手不可,王允平时待吕布就很不错,可以拉拢,吕布自然也知道其中的道理,等到吕布和董卓的积怨越来越深,王允趁机游说吕布,许给吕布高官厚禄,吕布之前已经杀了丁原,对于董卓他虽然有点犹豫,但在更大的利益面前,对他而言,谁都是可以杀的,不管是之前的丁原还是现在的董卓,《三国志》中记载王允这样游说吕布,时允与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是以告布使为内应。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布遂许之,手刃刺卓。

意思是这样,王允和仆射士孙瑞秘密谋划诛杀董卓,把计划告诉吕布让他做内应,吕布说:“我们是义父义子,怎么能这样做呢?”王允说:“你姓吕,你们二人本来就不是亲生骨肉。现在担忧自己什么时候会被杀还来不及,还谈什么父子?”吕布就答应了王允,并亲手杀了董卓。

吕布死后为什么不敢动貂蝉(吕布的死真的是因为貂蝉吗)(4)

董卓死后,王允独揽朝政,任命吕布为奋武将军,授予符节,各种礼节比照三司,后又进封为温侯,与他一起处理朝政。吕布自从杀了董卓后,对凉州人是又怕又恨,凉州人对他也满是怨恨。所以董卓的部下凉州人李傕等人就合兵攻打长安,吕布没能抵挡住,李傕等人就率兵攻入了长安,之后吕布就开始了与彼时的枭雄们逐鹿中原,但他为人反复无常,又不听帐下谋士的计谋,最终兵败为曹操所擒,吕布又对曹操故技重施,爱才的曹操在杀不杀吕布的问题上也是举棋不定,于是就问刘备,刘备只对曹操说了一句话,就让曹操下决定杀了吕布,

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刘备这句话,让曹操想起了丁原和董卓的下场,毫不犹豫下令杀了吕布。吕布的一生风云无限,最后落得这样的下场,客观来说不足可惜。

声明:文字内容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