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推断课堂实录(趣味语文知识二十)

文言文实词推断课堂实录(趣味语文知识二十)(1)

图片来自网络,有侵权删

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金文编1上边是骨头的形状, 骨去肉后成“冎”(读guǎ); 下边是表示脚趾的 “止” ,金文编2左旁是彳 (读chì),与 “止”均为行走、 行动符, “冎”是剐去肉的骨头 ,在这里用作声符。

古字形由表示行动的“止”或“辵(chuò行进)”以及表音的“冎(guǎ残骨,指代死亡)”组成。

表示生命在岁月的行进中化成枯骨。篆文变化比较大,成为“从辵,咼声”的形声字。隶变后楷书写作。如今简化写作过,已无古字的痕迹。本义指在流逝中走向死亡。引申泛指

(1)〈动〉经过。

如:及鲁肃寻阳/单车欲问边,属国居延/偶然乘兴、步东冈/沉舟侧畔千帆,病树前头万木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五溪。

(2)〈动〉超过。

如:有约不来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中不至/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于余者乎?

(3)〈动〉拜访

如:故人庄

(4)〈动〉过错,错误

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者。/岂他人之哉?

(5)〈动〉犯错。

如:人恒,然后能改。

(6)〈副〉过分,过于。

如:以其境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过”字给我们启示:

凡是脚走过的地方,总会留下痕踪迹,每一种经过都是人生的财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