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的活力之城(大兴区厚植创新创业沃土)

今年以来,大兴区在有效应对疫情冲击的同时,区域创新创业发展势头不减。据大兴区科委透露,在刚刚结束的2020年度的"双创"项目征集工作中,共有152家企业参与,同比增长52%;申请的"双创"项目数量达240个,同比增长41%。"下一步,我们将做好项目评审及兑现等后续工作,力争在不平凡的一年让更多中小型科技企业感到大兴区一贯的支持热度。"大兴区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出台支持政策,优化"双创"发展环境

近年来,大兴区持续加大"双创"支持力度,出台了涵盖创新创业多环节领域的支持政策。2018年,制定了《大兴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办法(试行)》,并于当年4月1日开始实施。去年4月,经修订后的《大兴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办法(2019年修订)》(简称《双创办法》)正式发布。当年申报企业数激增了120%,彻底点燃了社会各界在大兴创新创业的热情。

新修订后的《双创办法》着眼于构建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支持在区域内构建从孵化到加速,再到成果转化落地的"双创"产业链。其支持的方向主要包括"双创"载体建设、"双创"服务体系建设、"双创"人才集聚发展、"双创"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有一些孵化器或众创空间为鼓励创业企业入驻,采取了免租金等一些优惠措施,《双创办法》则对这类机构给予了一定的房租补贴,提出"为创业者免租金提供办公场地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的,按每平方米最高不超过90元/月给予房租补贴,每个孵化器、众创空间补贴面积最高不超过1000平方米,并按年租金的50%给予补贴。"

有的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专业科技研发机构在支持"双创"企业或团队时,会把所属的市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区级研发中心等提供出来,与初创企业共享。针对这种情况,《双创办法》提出,按其为客户提供服务实际收入的10%给予资金支持,每个单位每年最高不超过50万元。

对于"双创"人才,《双创办法》也提出了多项支持举措,积极鼓励在校及毕业三年内的高等学校大学生、高等学校教师、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和国际国内500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创新创业、鼓励外籍青年和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鼓励院士、博士后参与双创。比如对上年度在大兴区科委备案或实行备案制前在科技部门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内创办科技企业的"双创"人员,分别给予一次性5万元资金支持;对上年度在大兴区创办科技企业的外籍青年和归国留学人员,分别给予一次性10万元资金支持;对上年度在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从事"双创"工作的院士和博士后,给予一次性10万元资金支持,每站点每年最高不超过50万元。

▎提供专项资金,引导"双创"升级发展

在各类"双创"政策的支持指引下,大兴区为"双创"提供了大量的项目资金支持。2018年是"双创"办法实施的第一年,大兴区支持了37家企业的61个"双创"项目,支持资金1213万元。2019年,大兴区支持了80家企业130个"双创"项目,同比增长113%;支持资金3002万元,同比增长147%。

在各种有利条件支持下,大兴区各类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及入孵企业迅速发展,截至2019年底,大兴区已拥有区级及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53家,同比增长35.9%,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目前,大兴区全区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孵化总面积达69.4万平方米,入驻企业及团队达3000余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020年1月,经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位于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的北京奥宇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称号,这也是大兴区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该孵化器成立于2002年,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以电子信息和文化创意为孵化方向,此前先后被科技部和市科委分别认定为国家级和市级孵化基地,市经信局认定为北京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是大兴区重点孵化器之一。大兴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是小微型企业成长的摇篮,是发展经济的一块重要阵地。奥宇孵化器的成功获批为大兴区带了个好头。"

与此同时,大兴区双创项目的实施也带动了高端科技人才在本区域的聚集,推动了大学生、教师、留学归国人员的创业发展。2018年,大兴区共有6家院士博士后工作站,2019年已增至9家,同比增长了50%。

▎推动"腾笼换鸟" 扩大"双创"承载空间

大兴区的"双创"起步其实并不算晚。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北京市及大兴区功能定位及产业方向的变化,大兴区启动了一系列的疏解整治行动,通过"腾笼换鸟"方式,聚焦高精尖产业,曾经密布的工业大院,林立的家具厂、灯具厂、钉子厂在腾退后,原址上建起新型的高精尖产业园区;曾经的一座座老厂房,经过改造升级,成为了创业热土……

北京奥宇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华商置业有限公司和鸿坤金融谷等都是较早一批看准时机,在大兴落地生根并迅速崛起的企业孵化创新平台。而格雷众创园则是得益于大兴区落实北京"疏整促"专项行动,由老厂房腾笼换鸟,发展成为知名创业孵化器的典型。

格雷众创园前身是威克多服装创意产业园,这家成立于1994年的制衣厂,是一家集高级成衣设计、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服装企业,随着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国家战略的推出,以及企业自身不断发展的需求,2014年,威克多选址河北衡水建立生产基地。2015年,威克多将原有制衣业务转移到衡水。而搬迁后的空置厂房、库房、宿舍楼、食堂以及基础设施等进行了系统改造,现有入住企业99家。打造成了以服装行业为主,集合文化创意产业、电子商务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格雷众创园,为早期创业者搭建了一个具有共享办公、人才交流、技术分享、市场拓展、项目对接功能的平台。

创新创业的活力之城(大兴区厚植创新创业沃土)(1)

▲格雷众创园

创新创业的活力之城(大兴区厚植创新创业沃土)(2)

▍搭平台 聚资源 构建"双创"生态环境

随着大兴区创新创业环境的改善,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大赛、培训及展览展示活动也越来越多,有的已形成了较有知名度的品牌。比如2016年以来每年都举办的大兴区创新创业大赛,就为很多创业团队和项目创造了脱颖而出的机会,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度与合作机会。2020年的双创大赛采用视频会议加网络直播双平台方式进行,直播观看人数超过6.4万人。此外,T-EDGE全球创新大会作为中国科技与创新领域最受瞩目的国际交流盛典之一,也是全球创新趋势在中国的风向标。自2018年起,T-EDGE全球创新大会永久落户大兴,成为大兴区打造新国门形象、提升国际化水平的重要平台。今年10月1日至2日大兴区举办了"2020Robotex世界机器人大会京津冀选拔赛",大赛面向国内中小学、知名企业及各大机器人教育培训机构,围绕行业教育、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与国内行业领先的企业及权威机构深度合作。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成功举办,搭建起了区域信息共享、技术互通、业态融合的产业创新发展新平台。

创新创业的活力之城(大兴区厚植创新创业沃土)(3)

创新创业的活力之城(大兴区厚植创新创业沃土)(4)

与此同时,在大兴区,由于得到来自政府等各方面的支持,高校的"双创"活动也十分活跃。辖区高校北京印刷学院创新模式,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主办了北京文化创意大赛中唯一由高校举办的分赛初赛,并在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包括被授予"北京文创大赛创业服务中心"称号;在全国总决赛荣获"最佳赛区奖"。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印刷学院联合大兴区科委共同策划了"打造双创升级版"主题活动。2019年,学校又承办了国家双创周大兴区双创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 "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对接活动,成为大兴区双创主要支撑平台之一。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同样重视双创,已连续举办了十余期"创新创业大讲堂"活动,拓展师生们的双创视野。在2019年北京市大学生第十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最终荣获一等奖8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项,一等奖数量位居北京高校首位。北京建筑大学则先后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金点创空间",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有机结合,构建了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乐土。该校学生每年都参加一系列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曾入围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并获北京赛区一等奖;连续五年入围"创青春""挑战杯"终审决赛;入围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领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大兴区还着重引入一些新的智力资源和创新的思想交流平台,拓展双创工作思路。比如2019年,大兴区相继举办了以"未来教育科技与投资趋势"和"医疗健康"为主题的读书会,来自相关行业的专家、业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进行深度的思想交流,为大兴区相关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创新创业的活力之城(大兴区厚植创新创业沃土)(5)

在各种利好因素的共同促进下,目前大兴区的"双创"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双创"环境持续优化,各类"双创"人才、"双创"企业加速集聚,区域"双创"活力持续增强,"双创"水平迈入新的阶段,成为新国门•新大兴建设的重要支撑。

(来源:北京市大兴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