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

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一九四六年七月下旬的这个清早,在东北松江省境内,在哈尔滨东南的一条公路上,牛倌看见的这挂四马拉的四轱辘大车,是从珠河县动身,到元茂屯去的。过了西门桥,赶车的挥动大鞭,鞭梢蜷起又甩直,甩直又蜷起。”

这是现代作家周立波所创作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中的一段话。看似轻描淡写,背后却是一件对现代中国影响极其深远的大事,这就是土地改革运动。

旧中国时期,中国的土地制度是剥削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豪绅占据着最多的土地。反观受终年辛勤劳动的农民,他们却受尽剥削压迫,始终吃不饱肚子。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的描述:

旧中国,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约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的土地。

针对这一现状,中共中央决定彻底改变这一局面。1947年,解放战争即将来到全面反攻的阶段,为了最大程度争取解放区群众参与革命、支持共产党和解放军,就非常有必要制定彻底的土地改革政策。当年9月,中共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共土地法大纲》,最终于10月10日向全国公布。

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2)

土改工作队宣传《土改法》

这份文件意义重大,它肯定了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还修正了“五四指示”中对一些特殊地主照顾过多的问题。很快,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在解放区开展起来。

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解放区群众迸发出难以估量的参加革命热情,这为中共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比如解放区群众踊跃参军、努力开展生产支援前线等。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提出国家要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50年1月,党中央再次就土改做出要求,并下发了《关于在各级人民政府内设土改委员会和组织各级农协直接领导土改运动的指示》。从此刻开始,国家分批进行土改,每一批都是有步骤的: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和分配地主土地财产、复查总结和动员生产等步骤。

为了让土改工作顺利进行,各地政府都派出了相应的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最基层宣传土改政策。可毕竟要改变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土改工作队无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

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3)

地主的家

有些农民因常年受到地主的剥削,当土改工作队进驻本村后,他们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地主的土地能让咱们分掉吗?要是分不成功,到时把地主彻底得罪了,那我们岂不遭遇了?我们分到了土地后,会不会很快又失去?

面对困难农民的疑问,土改工作队耐心解释,最终使得土改得以顺利执行。1950年11月,毛泽东故乡韶山冲的土改工作队遇到了一个棘手问题。韶山土改工作队由9人组成,正副队长各1名,片长2名,外加5名驻村工作人员。

当时韶山乡党支书记是毛仁秋,乡长是孙恢先,乡农民协会主席是毛海发。11月22日,韶山乡的土地改革动员大会举行,毛仁秋主持大会,当众宣布土改流程:第一是学习《土改法》,动员大家参加土改;第二是划分家庭成分,定性质;第三对土地进行丈量,然后分田地、分浮财。

很快土改工作队遇到一个问题,对毛泽东的家庭如何划分?如果划分,该划成什么成分?搞特殊肯定不行,因为当时国家明确规定。由于上级对毛泽东家庭成分划分没有任何指示,加上毛泽东全家已经没有人住在韶山,田地、房屋也早送人了。

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4)

毛泽东故居

于是,土改工作队有人提议,对于毛泽东家庭不需要划分阶级成分。但是,毛仁秋、孙恢先等人认为,如果不划分可能影响不好,被主席知道了可能就是大家工作失误。根据毛仁秋提议,土改工作队充分发挥民主,召开会议,让大家畅所欲言。

据相关人员回忆,当时对毛泽东家庭成分划分讨论激烈,始终未能形成统一意见。有人说:“主席家产都没有,家人有很多人都牺牲了,看情况很像贫雇农。”也有说:“如果一定要给主席家划个成分,估计只能划分小土地出租者。”

对于自己家庭情况,只有毛泽东本人最有发言权。早在1936年10月,毛泽东在陕北跟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交谈时,罕见地提到了自己童年时的家庭情况:

我父亲原是一个贫农,年轻的时候,因为负债过多而只好去当兵。他当了好多年的兵。后来,他回到我出生的村子,做小生意和别的营生,克勤克俭,攒积下一点钱,买回了他的地。

这时我家有十五亩田地,成了中农,靠此每年可以收六十担谷。一家五口一年共吃三十五担—即每人七担左右——这样每年还有二十五担剩余。我的父亲利用这些剩余,又积蓄了一点资本,后来又买了七亩地,这样我家就有“富”农的地位了。那时候我家每年可以收八十四担谷。

当我十岁家中只有十五亩地的时候,一家五口人是:我父亲、母亲、祖父、弟弟和我。我们又买了七亩地以后,祖父去世了,但又添了一个弟弟。可是我们每年仍然有四十九担谷的剩余,我的父亲就靠此渐渐富裕起来。

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5)

文七妹和毛贻昌

如果按照毛泽东自己的介绍,他家应该是富农,但是真实情况没有这么简单。从童年开始,毛泽东就渴望走出闭塞的韶山冲,当走上革命的道路后,他又动员两个弟弟以及家乡其他人参加革命。

1921年初,毛泽东带着还在长沙读书的三弟毛泽覃回到韶山冲。此时父母都已经去世,毛泽东决定把二弟毛泽民也带出去读书,多见见世面。毛泽东说了很多,毛泽民就是难以理解,当时他已经在家乡种田很久了。

毛泽民吃苦耐劳的品质,毛泽东很欣赏,于是更加努力劝说二弟改变现状,走出韶山冲就是最好的选择。在毛泽东的不断劝说下,毛泽民逐渐改变了想法,但真正要抛弃这个家,尤其是田地、房屋等财产都是父母、祖辈几辈子的积累下来的,他又犹豫了。

毛泽东说这个好办,“田地就给又穷又会种田的人去耕种,屋子就给种田的人居住。”毛泽东先回到长沙,离开时又交代毛泽民要处理好家里的事情:

凡是过去对我们帮过忙的乡亲,都去打个招呼,向他们告别。再从鱼塘里打些鱼,从家里拿些腊肉,送给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父母死了,他们的衣服、被子送给那些最困难的人家。屋里的东西,该送的送,该丢的丢,都处理掉,全都不要了。另外,你们去长沙,不要多带东西,只要带上铺盖和要穿的衣服就行了。东西带多了,就要请人送到银田寺,还要坐船,路费、脚力钱加在一起,等于买了这些东西。

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6)

文七妹和三个儿子唯一合影

毛泽民走得比较匆忙,毛泽东交代的事情很多没有完成。离开韶山冲前夕,毛泽民将房产、田地等财产委托给舅舅、表兄以及毛氏族中的长辈来处理。经过大家开会决定,毛泽东家的田地和房屋,由毛震公祠代为管理;田地则租给佃户耕种,房屋也是交给佃户居住。

为了保证账目准确,专门由一个人负责建立账簿,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50年土改之前。毛泽东对家乡的土改也非常关心,给家乡乡亲们多次去信,要求大家积极配合土改工作队的工作,千万不要搞特殊。

1949年11月,毛泽东在北京接见了杨开慧的表弟向立三。两人回忆往事时,毛泽东再次提到自己年少时光,还指出自己离开韶山冲时家里已经是“富农”了。向立三笑着问:“主席,现在全国马上要大规模土改了,你家总不能划成‘富农’吧?”

毛泽东则回答:“我毛泽东家不能搞特殊,应当实事求是,按政策办事,我家根据土改法该划成什么成分就划成什么成分。”毛泽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50年5月,毛泽东派毛岸英回长沙给外婆祝寿并回韶山探亲。

出发前,毛泽东对毛岸英回韶山作出要求:“你现在不仅是我毛泽东的儿子了,也是一名干部。你没有多少经验,回去后一定要谦虚谨慎。还有现在从湘潭到韶山还是小路,你回去还得骑马,但是你在距离韶山10多里远的银田寺下马,步行回家,这是对家乡人民最起码的尊敬。”

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7)

毛泽东和儿子毛岸英

毛泽东还要求毛岸英向家乡人民宣传土改的重要意义,尤其向大家介绍在老解放区土改后人民的生活情况。如今土改真的在韶山开始了,土改工作组讨论了几天还没有结果,于是大家一致同意让毛仁秋给毛泽东写一封信,请示如何划分。这封信大意如下:

主席:您好!家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您的亲切关怀下,土改前期工作非常顺利,现在土改工作已经进入成分划分、分田地的阶段。您也知道,韶山这个地方是山多田少,经我们初步推算,每人平均九分三左右,不知您老家有几口人在韶山分田?特向您汇报,请指示。

这封信有一个细节,就是没有提到大家就毛泽东家成分划分开会进行了多次讨论。这封信发出前很多人都看了,乡政府的一名郭姓秘书看了便问:“这封信这样写是不是没说清楚,主席会不会误解?”

毛仁秋当即表示主席一定会很清楚我们的意思。果不其然,毛泽东一看到家乡这封信,立即明白土改工作组遇到了难处。同时,毛泽东也很高兴,因为土改工作队没有因自己的身份特殊就特别对待,而且还告知实情。

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8)

庆祝土改

鉴于此,毛泽东决定立即派出毛岸青回韶山传达自己的三条意见。这件事本该是由毛岸英去办,可他已经去了朝鲜战场,而且也已经牺牲了。毛岸青带着父亲的意见很快回到韶山,他当众宣读了毛泽东的三条意见:

第一、家里所有人不参与分田,家产由当地政府处理;第二、家庭的阶级成分,应该实事求是,该是什么就是什么;第三、人民政府在执法时不徇私情,按政策办事,这样人民会拥护政府。

这里插一句,很多资料、影视中也提到这个细节,说是毛岸英、毛岸青一同回韶山,不过毛泽东给出回复时变成了下面三条意见:

第一、所有家产分给韶山乡亲们;第二、划分为富农,责无旁贷,付来300元作为退押金;第三、人民政府执法应该不徇私情,照政策办事,人民会相信政府。

然而,笔者查阅了大量史料、相关人员回忆录等,可以负责任地说第二种说法明显有重大错误。首先,毛岸英当时根本就不可能回韶山,他早在1950年11月25日就在朝鲜战场牺牲,所以只可能毛岸青一人回韶山。

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9)

烧掉地主的地契

当毛岸青回韶山传达毛泽东的嘱咐后,韶山党支部、乡政府和土改工作队立即开会,最终没有给毛泽东家庭划定任何成分。

据相关人员回忆:“对于主席家的成分划分,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主席家为革命献出了多位亲人生命,其家庭是光荣的革命家庭,而且主席早已把家庭财产都捐了,所以不具备划定任何阶级成为的基础和条件。因此,没有给毛泽东家庭划定任何阶级成为。”

笔者注意到,土改工作队这样的划定依据主要是下面两个方面:

第一、根据《土地改革法》规定:革命军人、烈士家属、工人、职员、自由职业者,小贩以及因从事其他职业或因缺乏劳动力而出租小量土地者,应依其职业决定其成分,或称为小土地出租者,不得以地主论。如果根据这个规定,毛泽东家庭又比较特殊,在韶山土改之前,根本不存在能划分成分的家庭经济基础。

第二、根据《土地改革法之土地改革的执行机关和执行方法》第31条规定:划定阶级成分时,应依据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按自报公议方法,由乡村农民大会,农民代表会,在乡村人民政府领导下民主评定之。其本人未参加农民协会者,亦应邀集到会参加评定,并允许其申辩。评定会,由乡村人民政府报请区人民政府批准。本人或其他人如有不同意见,得于批准后十五日内向县人民法庭提出申诉,经县人民法庭判决执行。

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10)

批斗地主

仔细看看这条规定,毛泽东家又是不符合的。众所周知,毛泽东父母很早去世,而他的两个弟弟也因革命早年牺牲。所以,韶山土改时毛泽东家既没有人自报情况,也没有人参加公议,就不存在划定任何成分。

1951年春节前夕,韶山的土改工作顺利结束。当地政府充分落实毛泽东本人的意见,他家的田地和房产都由政府来管理和安排。到了1953年春,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大陆地区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

不仅土改不许搞特殊,当年家乡干部要给毛泽东修建一栋房屋,也被毛泽东立即阻止。1950年秋,中共长沙地委、湘潭县委考虑到毛泽东故居目前已经成为游客参观的地方,决定在毛泽东故居跟南岸下屋场之间的地方,重新再建一栋房屋,这样主席回韶山有一个靠近故居的下榻地。

韶山民众都很支持,大家自愿参与义务劳动,地基也很快就打好了,长沙报纸还登报报道。毛泽东获知这情况,立即指示湖南省委:“我听说长沙地委、湘潭县委现正进行在我的家乡为我建筑一所房屋,并修一条公路通我的家乡。如果属实,请令他们立即停止,一概不要修建,以免在人民中引起不良影响。是为至要。

新中国人民政府领导的土地改革,真正实现了中国农民数千年以来获得土地的目标,使农民真正成为了主人,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在国民经济建设和恢复中的积极性。而毛泽东本人率先垂范,更体现了对广大穷苦农民的真正关怀。

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11)

毛泽东在故居前跟乡亲们交谈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在时隔32年终于回到了故乡。在给父母扫完墓后,毛泽东径直回到了故居。毛泽东的故居基本上保持着当年的模样,还是原来的土墙,只不过休整后稍微加高了一些。看到故居保存得很好,毛泽东很高兴。

在一张毛泽东回韶山的照片里,我们看到毛泽东跟乡亲们坐在故居前畅谈,脸上全是笑容。那一刻,毛泽东一定想到了年少时在韶山生活的点点滴滴,一定为乡亲们支持他的工作而感到开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