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歌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回忆(重温洗衣歌让我兴奋不已)

洗衣歌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回忆(重温洗衣歌让我兴奋不已)(1)

重温《洗衣歌》让我兴奋不已

文‖刘兴祥

《洗衣歌》作词李俊琛,作曲罗念一。它是《洗衣歌》舞蹈的主题歌。形成这首歌与舞蹈,前后经历了十多年的酝酿。

当年十八军的将士们,一面修路,一面战斗。历经艰险,昌都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全西藏打下基础。最终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洗衣歌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回忆(重温洗衣歌让我兴奋不已)(2)

在砸碎封建农奴制枷锁,实现民主改革的日子里;在中印反击战的战场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藏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

作者亲历了那难忘的岁月,在血与火的革命实践中得到了煅炼,在钟爱的音乐艺术领域里,创作水平得到了升华。经过精心打磨雕琢,十年磨剑,终成气候。

这首军旅歌曲精品终于问世,风靡国内外,流传至今。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洗衣歌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回忆(重温洗衣歌让我兴奋不已)(3)

这首歌汲取了昌都地区民歌,巴塘民歌《江作林令》等藏族民间音乐,用朴实健康的音调作素材。既保留了风格,又有创新。曲调起伏跌宕,充满欢乐与激情。“出打出打”、“阿拉黑司”等藏语劳动呼号,嵌在歌舞中更加生动,情趣盎然。

当时舞蹈一上台就轰动全国,但人们还不知道编导和作词是谁?只有在演艺圈内知道作曲编导是李俊琛,一直默默无闻。

李俊琛,现八十多岁高龄,北京人,国家一级编导,中国舞蹈协会会员。13岁从事舞蹈专业,15岁作为新中国首批进藏文艺兵,徒步走进西藏。28岁创作《洗衣歌》歌舞成名。

洗衣歌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回忆(重温洗衣歌让我兴奋不已)(4)

罗念一,四川合江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西藏军区文工团创作员,创作组长兼乐队指挥,艺术指导。中国音协第三、第四届理事和西藏分会副主席。

创作作品有有《美丽的西藏,可爱的家乡》《西藏组曲》歌舞曲《洗衣歌》歌曲《西藏人民永远怀念周总理》等等。分别获1964年,1977年第三、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演出作曲优秀奖和创作奖。

据我所知,在七十年代前,西藏大部分的歌都是罗念一作的曲。

说起《洗衣歌》和舞蹈,当时全国流行时,我才十多岁。在全国各地群众文艺宣传队得到广泛地普及演唱,深受群众欢迎。大家都在学唱这首歌。不管专业水平也好,南腔北调也好,平时都爱哼上几句。

七十年代初我有幸参军去了西藏,在昌都地区服役。无论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或是西藏军区,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来部队慰问演出的文艺团队,《洗衣歌》是逢场必演,成了各文艺团体的精典保留节目。

《洗衣歌》反映出藏族同胞们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建设不忘金珠玛米的深厚情感与心声。

洗衣歌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回忆(重温洗衣歌让我兴奋不已)(5)

在昌都,我也亲身体验到藏族同胞,对解放军的那种炽热的情感。他们称解放军为“金珠玛米”,在他们心中解放军就是降福于人民的天兵神将,在她们口中常念叨的是“金珠玛米呀咕嘟”!(解放军好得很)。

一次我和营部司务员出差,去昌都为单位购买过冬的莲花白和大白菜。在昌都二队,一位年过六旬的老阿妈,右手提着装满酥油茶的铝壶,左手拿着一个银碗走过来。她怕我们嫌脏,特意用衣袖将银碗擦了又擦,斟满了一碗酥油茶。用半生夹熟的汉语,非常诚恳地对我们说:“金珠玛米同志,喝罢,喝罢,很干净的!很干净的!我儿子也和你们一样,也在察隅地区当兵”!

我平时不爱喝酥油茶,特别是酥油茶那股又咸又膻的味道让我闻了作呕。但是看到老阿妈那诚恳的表情,不忍心拒绝,接过茶碗,一饮而尽。

茶进腹中,顿时感到肠胃内翻江倒海地难受。尽管是这样,我为什么还要忍着一饮而尽呢?因为平时听老兵们讲:“藏族同胞请你喝酥油茶有讲究,你还想喝开始就饮一部分,她们会连续不断地往你碗里添茶,至到你喝干碗里的茶为止。如果不想多喝就一饮而尽,他们知道你不喝啦,就不再添啦”。

昌都地区属康巴地区,可列(男人)们被称为“康巴汉子”,为人耿直豪爽,对人忠厚诚恳;阿佳那(女人)美丽健壮,热情大方。

藏胞们特别地尊重金珠玛米,那种浓烈的感情从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如果去家中作客,他们会倾其所有,用烘干的牛肉干,酥油茶,瓜果点心热情地招待你。

当年许多十八军老战友,特别是山东籍的老兵最多,退伍留藏,藏汉联姻,组成家庭,成家立业,成为佳话。他们为西藏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我在开州老年学会群聊中,结识了开州当年曾经在昌都,服役的十八军文艺兵老前辈,八十多岁高龄的余虹韵女士,由于先后同在一个地区服役的我们,相见如故,听她讲过很多当年《洗衣歌》和罗念一的故事。她和罗念一共过事,一起为西藏部队文艺工作,奉献过青春年华。通过她亲身经历的讲诉,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藏汉同胞那种亲密的军民鱼水关系,加深了我对那段难忘历史背景的了解与认识。

洗衣歌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回忆(重温洗衣歌让我兴奋不已)(6)

我认为一首好歌的产生,能引起社会共鸣和传唱,经久不衰,就是一种永久的怀念。它是过往历史的载体,延续到千秋万代,让后人永远铭记那历史的曾经。

优美的歌声能激发人们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激情。给人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和艺术欣赏。有歌声的生活,是充满阳光的生活。

图片来至网络。

作者简介:

刘兴祥、 1953年4月生,1972年入伍,西藏昌都邦达工程兵建筑第305团服役,1978年退伍后,重庆市开州区森林公安局就职至退休。曾任一级警督、三级警长。1972年开始文学创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重庆市诗词学会理事、华夏诗联书画院院士、开州区诗书画院院士、开州区作家协会、开州区音乐家协会会员等。以古典格律诗词为主。兼有长篇小说、纪实文学、散文、文学评论、现代韵律诗歌集等,共有专集11部,近100万字。代表歌曲作品《战友情深》《无缘》《老同学之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