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见过雷池呢(不越雷池一步中的)

“不越雷池一步”是个成语,比喻不越界行事。这里的雷池是个什么东西呢?布满水雷的池子?容易打雷的池子?

“不越雷池”来自晋·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这段话,是东晋庾亮对驻守在雷池附近的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温峤说的。意思是,我对西部边陲的担心,更甚于苏峻的围兵,你务必坚守在原地,不要越过雷池一步。

雷池原来是个地名

雷池最早是由流经今湖北黄梅县、安徽宿松、望江县一带的古雷水,在安徽省望江县南部积聚而成的池子。

雷池作为地名由来已久,早在三国时期就已形成,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现今的安徽省望江县雷池乡,依然保留了这一地名

谁见过雷池呢(不越雷池一步中的)(1)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雷池乡

自古以来,雷池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重要

公元328年,东晋历阳(今安徽和县)内史苏峻谋反,发兵攻打庾亮所在的健康(今南京),京都形势危急。

温峤担心不已,急于发兵救援。

那庾亮当时是什么角色,有权来命令温峤“无过雷池一步”?

庾亮当时是当朝皇太后的哥哥。

晋成帝即位时只有五岁,由于年幼,由他的母亲——皇太后庾文君垂帘听政。而实际执掌朝政的是她的哥哥庾亮。

庾亮为何不让温峤营救

庾亮经过综合分析后认为,身处西部边境的荆州(今湖北荆州)刺史陶侃,手中握有重兵,极有可能乘乱东进(当时庾亮猜忌陶侃)。温峤所在的雷池,是阻截陶侃的战略防御之地。京城驻有重兵,苏峻不成气候,不用过于担心。

基于这样的分析,庾亮写信让温峤留守原地,不要“越雷池一步”。

但庾亮的这次判断却出了差错。

苏峻的反叛军很快攻下健康,京城失陷。庾亮仓皇出逃投奔温峤,又和温峤一起,推举他曾经猜忌的陶侃为勤王盟主,一起讨伐反叛的苏峻。

陶侃不计前嫌,率领平叛军打败苏峻,平息了叛乱。

卿可赎我:兄弟之情堪比金

庾亮身处危难之时,温峤为何那么着急要去救援?因为两人关系非同一般,可说是金兰兄弟。

温峤和庾亮年轻时就认识,那时两人都是布衣,还没有做官。

温峤喜欢博彩,时常和扬州一带的客商赌博,但他赌运不佳,常常输钱。

有一次,他又赌输了,不仅本金全无,还欠了别人一大笔钱,对方不肯放他回去。温峤就在船上大声呼喊庾亮:“你快拿钱来赎我!”

庾亮听闻,立刻将钱送了过来,赎回了温峤。

据说这种事当时经常发生。

由此可见两人情谊之深厚。也无怪乎,当庾亮后来身处危境时,他的好兄弟温峤,能够毫不犹豫地向他伸出援手。

沧海桑田,曾经碧波淼淼的雷池,如今已成平畴沃野。雷池不见池,只留一句成语和一段传奇在人间。


金简微词 / 分享有趣、实用、优美的汉语词语、成语、俗语和谚语。

©版权声明:金简的所有作品均为原创,非经许可,请勿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