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十八回名家品鉴(脂评本红楼梦15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及副册)

宝玉打开“又副册”,首页画着一幅画,既不是山水,也不是人物,只是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后面几行字写着:,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红楼梦第十八回名家品鉴?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红楼梦第十八回名家品鉴(脂评本红楼梦15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及副册)

红楼梦第十八回名家品鉴

又副册之首:晴雯

宝玉打开“又副册”,首页画着一幅画,既不是山水,也不是人物,只是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后面几行字写着: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又副册之首正是宝玉丫鬟中最漂亮的晴雯,霁对应晴字,意思是雨雪后转晴,彩云对应雯字。这风流灵巧确是晴雯写照,有一回宝玉穿一件贾母送的衣服,却不小心烧坏一点,傍晚赶紧送外面缝补,却没有裁缝敢接,都不认识衣服材料,晴雯忍着病痛连夜给宝玉缝补好了,不细看都瞧不出烧坏痕迹,因病中劳累,又休养好久才痊愈。晴雯平时说话从不注意,所以没少招人怨。但是晴雯从未勾引宝玉,却最终遭人诽谤,以勾搭宝玉为罪名撵了出去,独自病死在家中,死前吃不上热乎饭,喝不到一杯暖茶,的确冤杀晴雯。

她最后独自卧床在家,宝玉前去相看,晴雯也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后悔既然背了黑锅,不如当日和宝玉发生点情,即使日后被逐,也不是虚背恶名。那这么说,这晴雯是假正经吗?真正高洁,不应该是不管有没有人诽谤,都始终如一,坚持自我吗?我觉得不是,这不能说晴雯虚伪,假装高洁,个人认为,她临终前这个愿望,算是对那个时代的抗争罢了:既然你们说我和宝玉有事,那我就发生给你们看,好好做人,你们看不到,那我就不好给你们看,“遂”你们意。

这像是一种对抗,一种宣泄,也许也是一种气话,所以我觉得虽然此时的晴雯后悔,倒退回去让她重新选择,她可能仍做出之前相同的选择,也就是清白做人。

又副册之二:袭人

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话跟着: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袭人的解词两极化,也是各种理解都有。我的理解是,花袭人温柔和顺,品质像桂花和兰花一样好,却不想一切枉然。徒羡慕优伶之福气,但是公子却无缘(得到这样好的女子)。判词后两句中的优伶应该就是戏子蒋玉菡,也就是说袭人最终嫁给蒋玉菡,公子也就是宝玉羡慕蒋玉菡之余,感叹自己无缘。既然判词都这么写了,足以证明袭人为人之好。

袭人待宝玉在我看来,照顾也好,劝诫也好,担忧也好,欢喜也罢,更像是一个大姐姐对自己的小弟弟,设身处地为宝玉着想,因此才得到王夫人推心置腹。要说袭人对宝玉这么好,完全没有所图不可能,她肯定希望长久留在贾府,陪在宝玉身边,有私心并不代表她是卑劣之人。另外说后文晴雯因诽谤遭驱,是不是袭人告密,看那一回文字真看不出来,当时宝玉确实怀疑过袭人告的密,但是描写袭人的文字,倒不太像袭人告的。这让我联想到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个小故事,我小时候有个特别喜爱的钱包,那时因为几乎没钱,难得买了这么一个做工精美的东西,所以很珍爱,某天有个同学来家里玩,他就来那么一次,还拿我钱包看了,他一走钱包就不见了,很明显,钱包就是他偷的,每次看到他,都看见他头上飘着两个字小偷,不过我也不说破,说破也没用,他不承认,我一点办法没有。直到过了好几年,屋子家具大动一下,在床和墙之间露出了这个小钱包,上面盖了厚厚一层灰,里面竟然还有之前留的两块钱,自那以后,我这同学头上小偷二字消失了,我看他还觉得挺愧疚,不知不觉被我定义为小偷,好在自始自终他都不知道。我也因此明白一件事,没有确凿证据,真不要怀疑别人,有时候眼见耳闻的事,都未必是真的,何况非眼见耳闻的事呢。回到袭人晴雯一事,我觉得也是如此,宝玉即使怀疑袭人,也不能证明是袭人告的密。

再者,无论是不是袭人告的密,都不影响宝玉对袭人的情,从晴雯被逐,袭人相劝宝玉那一回可以看出,可见袭人在宝玉心中还是很重要。此是后话。

副册之首:甄英莲(香菱)

宝玉看不懂,将“又副册”放一边,打开一本“副册”看:

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画后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池沼上面一株桂花,正是薛蟠娶的妻夏金桂,夏金桂对香菱非常恶毒。桂花下面的池子里,水已经干涸,里面莲花已经枯萎,莲花也好,藕花也罢,都是荷花别称,这就暗示了甄英莲悲惨结局。为什么香菱是菱花,判词里却叫“根并荷花”呢?这里也是说法不一,个人理解,香菱是甄士隐所生,原名甄英莲,也就是莲花,被薛蟠抢来做妾,宝钗给她改名为香菱,也就说明香菱这朵菱花,原本是莲花,莲花、菱花二者同根生,一根茎,所以称为“根并荷花一茎香”。

判词最后两句,脂砚斋点评,拆字法,两地是指二土,生孤木,即一个木,一木二土放一起是一个桂字,也就是指夏金桂。自从来了夏金桂,香魂返故乡,既然称为魂了,香菱必死无疑,结局肯定凄惨。唯一可惜没有原著可供欣赏。

两个又副册,一个副册,结局都不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