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舞蹈四川音乐学院(实地采风做课程)

羌族舞蹈四川音乐学院(实地采风做课程)(1)

羌族群舞《尔玛姑娘》

四川新闻网成都8月23日讯(叶明超)去羌寨旅游,有三样不容错过的好东西:羌绣、羌乐、羌族舞蹈。其中,羌族舞蹈由于表演机会少、传承方式较为原始,游客已经难以看到专业、完整、正宗的表演了。8月22日晚,一场羌族舞蹈教学成果展,在西南民族大学新校区新星剧场举行。这标志着由西南民族大学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羌族民间舞蹈艺术人才培养》圆满完成。具有表演、创作、教学能力的羌族舞蹈人才,又多了32名。

羌族舞蹈四川音乐学院(实地采风做课程)(2)

表演结束后,相关领导慰问学员们

前往羌族村落采风 保留原生态羌族舞蹈

8月22日晚的《羌族民间舞蹈艺术人才培养》教学成果展分三部分组成:原生态羌族民间舞蹈素材展示、羌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展示、羌族民间舞蹈创作作品展示。

原生态羌族民间舞蹈素材展示部分,表演了采风自茂县地区的《月亮弯弯》、杂谷脑河流域的《喳喳喂》、岷江流域的《撁多》和《金枝儿》。

学员们表演的这四个舞蹈,均是当地羌族村落的传统表演内容,他们来到羌族聚居区了解当地的表演特点,并经过西南民族大学老师梅永刚、雷睿的指导编排而成。四个节目,为羌族舞蹈四种典型的表演形式,既有传神的优美舞蹈动作,又有巧妙的多人互动游戏环节,完整的展现了羌族舞蹈在美感、娱乐、社交等方面的多种魅力。

羌族舞蹈四川音乐学院(实地采风做课程)(3)

《羌族民间舞蹈艺术人才培养》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

分解舞蹈动作为十六个组合 羌舞教学专业化标准化

教学成果展的第二部分,学员们主要向观众展示了羌族民间舞蹈课堂的教学内容。这是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长期研究羌族舞蹈,花了多年工夫收集、研究、整理出来的成果。

借助高校的教材制作能力,西南民代的老师们将羌族舞蹈动作分解为男班七个动律组合、女班九个动律组合,合计十六个组合,从而实现羌族舞蹈教学的专业化、标准化。这大大提升了羌族舞蹈教学的效率,并且避免了传统传承方式的局限性,更有利于将羌族舞蹈完整的传承下去。

羌族舞蹈四川音乐学院(实地采风做课程)(4)

汇报演出圆满结束

针对舞蹈人才办进修班 每个学员都是羌舞种子人才

据了解,本次由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承担实施的《羌族民间舞蹈艺术人才培养》计划,得到了国家艺术基金的全额支持。该项目于2016年6月27日开班,目前已完成为期2个月的集中授课部分。

本次培训以实践与理论相辅相生为宗旨,形成了一条脉络清晰的民间舞蹈学习及发展的思路。邀请到了羌族民间舞蹈艺术非物质文化国家级传承人、国内知名的羌族文化艺术研究专家、羌族民间舞蹈教材编制小组专家的组建的专家师资团队。

授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专家授课,从理论出发。第二阶段:实地采风,深入田野(阿坝州羌族聚居地:汶川县、理县、茂县)。第三阶段:课堂学习,回归课堂。

参与22日晚汇报演出的32名学员,来自全国各大中专院校、文艺院团、羌族地区相关文化部门。他们都是热爱羌族舞蹈文化、志在深入研究羌族民间舞蹈,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舞蹈工作者。而此次培训,让他们具备了表演羌舞、创作羌舞节目,以及进行羌舞教学的能力。他们每个人都将是传承羌族舞蹈的种子人才。

通过这些圆满完成学习的学员,本次羌族舞蹈培训将进一步普及推广羌族舞蹈文化,以达到在实践中传承、保护并反哺于羌族民间舞蹈,为羌族舞蹈文化建设和发展培养一批艺术精英人才的目的。

羌族舞蹈四川音乐学院(实地采风做课程)(5)

男子羌族群舞《跳羌红》

羌族群舞作品展示 两个月教学效果显著

在教学成果展的最后,本次羌族舞蹈进修班的学员们,进行了羌族民间舞蹈新创作品表演。女学员们表演了羌族群舞《尔玛姑娘》,白衣白裙银头饰,羌风舞蹈动作柔美活泼,让观众仿佛看到白云在跳舞。

男学员则表演了阳刚气十足的《跳羌红》。遒劲有力的舞蹈动作,矫健身姿尽显威武雄壮,红披风随舞姿舞动,将羌族男儿尚武团结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刘怡介绍,羌族是四川特有的少数民族,羌族舞蹈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无论是从其美感还是文化来看,都很值得进行保护和推广。西南民族大学长期研究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已经具相当丰富的保护经验和教学资源。对羌族舞蹈的传承,不但要保留传统舞蹈内容,还要创作出新的作品。

这次表演的《尔玛姑娘》和《跳羌红》,就是最新创作的作品。其中,《跳羌红》也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22日晚的表演,是《跳羌红》首次呈现在观众面前。下半年,《跳羌红》还将进入各大院校演出,让年轻人都欣赏到这个活力四射的羌族舞蹈节目。

当晚,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也到现场观赏了这次教学成果汇报演出。他告诉记者,能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很不容易。谈到民间舞蹈,李主任表示,由于传承不力和文化同化等因素,民间舞蹈动作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急需进行活态传承式的保护。他认为,最理想的是将类似羌族舞蹈人才进修班这样的培训常态化进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