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更新进展情况(首开经验为首都城市更新注入活力)

北京城市更新进展情况(首开经验为首都城市更新注入活力)(1)

8月29日,2022年服贸会首钢园区会场主题雕塑展览。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8月31日至9月5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举办。据悉,今年服贸会的举办将为新首钢地区以及石景山区打造“一起向未来”的城市复兴新地标,推动京西地区特色会展业发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和服务保障能力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城市更新是近年来城市化升级的重要抓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这是城市更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由此可见,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城市更新将被置于更重要的位置,为各地城市提质扩容开拓新的前景与空间。

北京作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更需要大力度的城市更新助力。一方面,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推进“五子联动”,营造优质营商环境,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需要以更高水平的城市更新为驱动。这就要求必须告别那种大拆大建、大建大变的城市更新老路,走一种高品质、内涵式超大城市发展之路。

北京城市更新进展情况(首开经验为首都城市更新注入活力)(2)

北京石景山保险产业区打造的慢行系统示范区,吸引了不少市民选择骑车、步行。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另一方面,超大城市在多年扩张中,老城中心区出现了大量的老旧小区,由于建设年代久,建设质量与配套标准低,公共空间、停车设施等配套不足,基础设施老化问题普遍存在,若仅仅依靠政府,在资金调配、运营管理、更新效率上难免捉襟见肘。而在此种情况下,需要具有灵活、创新等特质的社会资本,为北京城市更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此方面,一个屡屡被提及的生动实践样本就是“首开经验”。据北京日报报道,“首开经验”是国有企业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典型模式。具体而言,其是指首开集团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形成的对城市建设发展规律、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城市运营服务方式的新思考、新实践和新认识,这其中也包含着城市更新“四个一体化”的路径探索。

所谓“四个一体化”,主要是指在市级非经资产管理平台的基础上,通过资源大统筹、政策大集成和要素大平衡的路径,因地制宜、因时施策,从市域、区域、街区、项目四个层面一体化推进,在产业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和实施创新上共同用力,走出一条城市更新先行先试的新路径。

企业因城市而兴,又反哺着一座城市的生长。多年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的经验表明,企业要将城市发展看作一个整体,依循城市发展的规律,整合各类社会资源,逐步构建系统优、结构优、效率优的城市更新的体系和机制,促进城市更新与社会民生改善,进而打造首都城市更新的新样本。

北京城市更新进展情况(首开经验为首都城市更新注入活力)(3)

加装了电梯的北京某小区居民楼。图/新华社

城市更新是个漫长的过程,实践出真知。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实现社会资源的共建共享,对于城市更新来说,有着非凡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相关企业也能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强身健体”,实现高品质可持续发展。

此前,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调研老旧城区改造时就指出,要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总结“劲松模式”“首开经验”,研究出台引入社会资本指导意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给予政策倾斜。这为北京城市更新提供了一种有益思路。

多年来,首开集团在这条道路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实施了北京首个危旧楼房改建试点项目——光华里5、6号楼,积极探索区企合作模式,携手改善老旧小区综合服务管理水平。在首都核心区,他们率先尝试“街区一体化更新”,以“街区单元”为整体,打造皇城景山街区更新项目。首开的城市更新业务呈现出枝繁叶茂的态势。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范式的转变,也必然带来城市更新各种新的复杂状况。因此,城市更新需要高位统筹和顶层设计,需要凝聚共识和聚合力量,需要精益求精和持之以恒。充分利用好成熟的城市更新样本,对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大有裨益。

撰稿 / 刘思扬(媒体人)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刘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