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的家长们可以看哪些(34海的女儿)

点蓝字关注,获赠180本美国加州小学原版教材

"

最近,有一个妈妈认为经典童话《海的女儿》“三观不正”的解读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热议,有人支持之,有人反对之。

有孩子的家长们可以看哪些(34海的女儿)(1)

"

有孩子的家长们可以看哪些(34海的女儿)(2)

最近,有一个妈妈认为经典童话《海的女儿》“三观不正”的解读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热议,有人支持之,有人反对之。

对于这位妈妈提出的观点,私以为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在阅读传统经典时,不要全盘接受,而是敢于质疑。阅读最大的意义是能够让我们思考,有质疑才有进步。但质疑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如何能从书中汲取更多元的理解,而不是闭门造车,搞一刀切。

有孩子的家长们可以看哪些(34海的女儿)(3)

1

《海的女儿》,误导还是警醒女孩?

前段时间,一位妈妈对《海的女儿》和《龟兔赛跑》的评价引起了热议。

有孩子的家长们可以看哪些(34海的女儿)(4)

我小时候很喜欢看安徒生童话,高频阅读是小学一年级到初一这个阶段。

格林童话,也是看的,大约是学龄前到小学低年级。

但是,我总认为格林童话不如安徒生童话,为啥呢?

因为,我和这位妈妈一样呀,对于公主嫁王子大团圆的结局,觉得既没有创意,又没有惊喜。

现在想想也奇怪了,一个小朋友,哪里就会有这样的觉悟?

因为小时候,虽然也有大人讲,大人买,自己买,自己借,但是,看得最多,还是大人书架上的书,大人看什么我就跟着看什么,包括:

《三国演义》

《红楼梦》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隋唐演义》

《书剑恩仇录》(为啥这么早外婆就有金庸的作品?)

《十万个为什么》全套(不是大人让我看的,是大人的书)

《福尔摩斯探案集》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集》

很多前苏联的文学作品(忘了名字了)

还有些文革期间批判孔子和水浒的书

…… ……

因为看书多,特别是侦探小说,更喜欢自己猜不到的故事走向和结局,而比起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经常是不能预期的,甚至是有点暗黑的调调。

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了

坚定的锡兵最后被小孩扔到火里烧化

小美人鱼也没有得到王子的爱而是变成了泡沫

……

有孩子的家长们可以看哪些(34海的女儿)(5)

感觉我内心很邪恶有没有?

其实,安徒生也有不少作品有光明的结局:

丑小鸭变成了黑天鹅

拇指姑娘终于到达鲜花的国度

……

反正,好结局大约占25%, 坏结局占25%,剩下不好不坏占50%吧。

这不就是人生吗?

所以,如果按这位妈妈的思路,《海的女儿》悲催的结局,非但没有误导女孩,反而是给女孩敲响了警钟,是一种现实主义教育:

看看,不顾一切爱上一个人,最后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

至于那些王子公主式happy ending结尾的故事,如果一点也不给娃看,那么一旦以后有人给她讲这个故事,她岂非一点免疫力都没有?索性像我这样,看了100篇,也就腻味了,更不相信了。

如果缺乏广泛阅读,一个人很难识别什么是平庸的作品,什么是经典的作品;如果既不阅读,自己又缺乏生活阅历,那也很难识别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人生,什么是自己不想要的人生。

有孩子的家长们可以看哪些(34海的女儿)(6)

2

小美人鱼其实是个赌徒!

这位妈妈对《海的女儿》的看法,也有点断章取义。

其实,小美人鱼做出牺牲不光是为了王子,更是为了人类不灭的灵魂。

"如果人类不淹死的话,”小人鱼问,“他们会永远活下去么?他们会不会像我们住在海里的人们一样地死去呢?”

"一点也不错,”老太太说,“他们也会死的,而且他们的生命甚至比我们的还要短促呢。我们可以活到三百岁,不过当我们在这儿的生命结束的时候,我们就变成了水上的泡沫。相反地,人类有一个灵魂;它永远活着,即使身体化为尘土,它仍是活着的。它升向晴朗的天空,一直升向那些闪耀着的星星!正如我们升到水面、看到人间的世界一样,他们升向那些神秘的、华丽的、我们永远不会看见的地方。”

…… ……

她忘不了那个美貌的王子,也忘不了她因为没有他那样不灭的灵魂而引起的悲愁。

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小美人鱼是个有赌性的小姑娘。她不愿意保持原来“平凡”的人鱼生活,而是豪掷一把,期待改变自己的命运。

有孩子的家长们可以看哪些(34海的女儿)(7)

这位妈妈也没看到故事的结尾,不是小美人鱼化为泡沫就完蛋了,而是:

现在太阳从海里升起来了。阳光柔和地、温暖地照在冰冷的泡沫上。因为小人鱼并没有感到灭亡。她看到光明的太阳,同时在她上面飞着无数透明的、美丽的生物。

"我将向谁走去呢?”她问。她的声音跟这些其他的生物一样,显得虚无缥缈,人世间的任何音乐都不能和它相比。

"到天空的女儿那儿去呀!”别的声音回答说。“人鱼是没有不灭的灵魂的,而且永远也不会有这样的灵魂,除非她获得了一个凡人的爱情。她的永恒的存在要依靠外来的力量。天空的女儿也没有永恒的灵魂,不过她们可以通过善良的行为而创造出一个灵魂。”

这样一来,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即使你赌输了运气不好,但是你心地善良赌风不错,没有去杀掉王子赖掉赌帐,而是愿赌服输,那么老天爷也愿意帮你一把,给你另外一个个机会让你在赌场义务劳动,而获得永生的机会。

这样一来,是不是很治愈呢?

3

不要让家长的见识

成为孩子的天花板

你看,对于一篇不长的童话,随便扯扯,就可以扯出一篇不同的解读。

我相当不赞同她把自己的解读简单粗暴地加在孩子身上,因为,这是和“启蒙”、和“教育”背道而驰的。

如果启蒙和教育的对象是孩子,那是给谁带来光?从哪里引出呢?

是给孩子打开门带来光。是从孩子自身内部引出。

那么,单方面的灌输、填鸭并不是好教育,更别说这位妈妈按照自己片面的解读,说《海的女儿》误导女孩,《龟兔赛跑》反智,根本不让孩子自己看,让孩子有自己的理解、思考和判断,而是唰唰唰先把门关上,这就很有问题了。

人生百态,人有100种,生活就有100种,我们阅读,就是因为自己不可能经历或亲眼看到100种生活,所以才要去通过阅读书本看到更多种类的人,更多种类的活法,这样才能增长我们的见识,有了见识,才可能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如果担心孩子被误导,你完全可以先让孩子看完,然后交流一下想法啊。

要学会启发式的提问,而不是忙不迭地把自己看法告诉孩子,因为这可能是最严重的一种误导了。

比如说:

你喜不喜欢这个故事?为什么?

你认同小人鱼的选择吗?看到她的结局,你有什么想法?

如果你是小人鱼,你会不会像她这样做?

如果不是,你会怎么做?

等到孩子说出了她的想法,你再说说自己的想法,讨论一下,交换一下观点,看看彼此的见解和道理。

经典的作品之所以经典,是经过时间检验的,被人追捧总有它的道理,而那些新的东西,没有经过时间洗礼,反倒值得怀疑。

没有十全十美的作品,正如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这,也是一种现实主义学习。

社会发展如此之快,家长的认知,就一定正确吗?孩子的想法,就一定不如家长吗?

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站在自己的肩膀上,超过自己。

那么你就让要留给他/她探索和发挥的空间,而不是制造一个你自认为安全的玻璃罩子,把他/她复制成另一个自己。

不要让家长的见识,成为孩子发展的天花板。

-END-

来源:花生地(Amber201606)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 儿童心理研究 | 免费成长资料

鹿妈18565645022 QQ:212516544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更多“长颈鹿妈妈好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