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全文完整版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君子慎独不欺暗室)

语出《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大学》第七章:"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总的来说,大概就是:心中有天地,不为外物欺。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全文完整版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君子慎独不欺暗室)(1)

做人有做人的道德,职业有职业的道德,只要遵守,出不了什么大事。但如果刻意要制造什么“人设”的话,反而会顾此失彼……

其实,演员也好普通人也罢,“人设”只是一个标签,核心问题是你的人设既能立得起,更能立得住。

为什么娱乐圈的人设会频频崩塌,我想,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做到慎独。

在粉丝面前伪装得很好,但私底下却不会用同一套标准来约束自己,表里不一的后果,就是最终失去了大众的尊重。

《中庸》里提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独,就是独自一人时,也能遵守内心的准则,不放纵,不逾矩,不被私心杂念所影响。

这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全文完整版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君子慎独不欺暗室)(2)

马未都曾在一档脱口秀节目中,对慎独做过一番解读。

他说:“慎独就是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你自己给自己一个交代,你给自己内心一个交代。慎独是没人和有人是一个样子,尤其没人的时候,对着自己内心,你想想你今天做的这个事情,想想你具体做的某一件事情,是不是达到自己内心的一个平衡,你内心是不是很舒服,这一点很重要。”

慎独,是与自己的内心赤膊相见。

而能做到慎独的人,也是战胜了自己的人。

慎独则心安

古往今来,慎独一直被奉为修身的至高境界,历朝历代也都在践行着这一理念。

无论是春秋时柳下惠的坐怀不乱,还是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亦或是元代许衡的“不食无主之梨”,无一不体现出一种对内心道德的坚守,对良心坦荡的敬畏。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全文完整版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君子慎独不欺暗室)(3)

曾国藩曾在他的家书中这样写道:“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

作为晚清重臣的曾国藩,并没有借助职位的便利,谋取个人私欲。

他非常喜欢书法,在担任两广总督期间,有一个县令投其所好,送给他一本王羲之的书法。这本书法是宋代淳化阁帖的祖本, 异常珍贵,价值连城。

曾国藩爱不释手,但在细细欣赏过后,就原封不动地退还给了县令。并说:“我年过五十, 能看到这样的东西是我的福气,但不能留下。”

他在当天日记中写下八个字:“世间尤物, 不敢妄取。”

这八个字,既是一种为官箴言,也是一种自警和自省。

试想一个两江总督,居“天下第一肥缺”,却能洁身自好,不贪污、不行贿,只能说明他对自己提出了严格甚至是苛刻的要求。

“举头三尺有神明”,即使无人监督,没人约束,曾国藩也谨言慎行,坚守初心,不被利益所诱惑。

梁启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前言中说道:“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这是对曾国藩一生的高度评价。

而他之所以能成就一番伟业,离不开“慎独”二字。

慎独,是人生最高级的自律;

慎独,是智者的人生大境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