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订制行业的未来(深度衣邦人)

来源 青年时报

服装订制行业的未来(深度衣邦人)(1)

点击上方“青年时报” 可以订阅哦!

服装订制行业的未来(深度衣邦人)(2)

服装订制行业的未来(深度衣邦人)(3)

2020年初,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杭州以3379万元GDP,高出去年149亿元,表现可圈可点。而杭州有一家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的企业,服装定制平台衣邦人,却在2月复购业绩同比230%,在3月16日开始同比“转负为正”,迎来新发展。

逆袭的原因是什么?“数字化能力,在疫情下真的是最救命的能力。”这是衣邦人创始人兼CEO方琴的经验之谈。同时她解释:要跳出简单的信息化范畴,来探讨产业重新分工以及如何打造企业数字化能力,服装产业需要携手共进,拥抱数字化转型。

笔者对衣邦人观察多年,近日又去往多个衣邦人相关服装工厂实地考察,发掘成功的密码,借此探索服装产业数字经济转型之道。

服装订制行业的未来(深度衣邦人)(4)

从移动互联网时代诞生

早在2018年,杭州就将“数字经济”列为一号工程,全面推进“三化融合”, 以此作为杭州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城市转型发展的支柱。三化融合”,就是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今年,杭州数字经济具备明显的发展优势,一季度逆势发力,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818亿元,增长6.1%,占GDP的24.2%,软件与信息服务、数字内容等相关产业分别增长10.1%和8.0%。云上经济、宅经济,在线办公、区块链等数字经济行业在疫情下发展迅速。

放眼全球,人工智能、5G通信、物联网等技术接踵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以这些数字技术为主的特点技术正在掀起技术变革的第五波浪潮,开创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正如马云说,世界正从IT时代进入DT(Data Technology,数据技术)时代。

历史回转到2014年12月,方琴创办衣邦人。也许彼时看来,这和“数字经济”没有太大关系;或者说,“数字经济”这个概念,都还没正式诞生。

那是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元年。那一年,微信红包春节爆红,滴滴快滴领衔打车软件烧钱大战,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百团大战红海一片、美团还没有成为巨无霸,雷军发布红米手机,实现“价格革命”、让智能手机渗透国人生活,而摩拜单车也已经蓄势待发,于年后横空出世……那一年,双创遍地开花,英雄角逐商业战场,移动互联网到来。

“高端定制,触手可及。”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浙大计算机专业出身的方琴,在移动互联网战场找到一条缝隙,那就是服装定制行业O2O平台,取名“衣邦人”。

服装订制行业的未来(深度衣邦人)(5)

多年后的今天,衣邦人已累积服务超过140万客户,上门量体服务覆盖近150座城市,并且在全国50多座城市设有展厅,成为了准独角兽企业。面对疫情下衣邦人的逆袭,方琴感慨道,“我其实完全不是先知。当年,真的是一腔热情无知无畏地踏入了服装零售领域,还选择了普遍不被业内看到的服装定制领域。”

恰逢新春开年,购置新衣服又是刚需。这时候,衣邦人的线上预约、专业服装顾问上门量体,就很讨巧了,因这是点对点的接触,基本没有安全隐患。更何况衣邦人5年来已积累了数十万老客户,数据都沉淀在平台。对他们而言,直接下单就能私人订制,绝对省心和安全。

服装订制行业的未来(深度衣邦人)(6)

数字经济企业要打通产业链数字化

“衣邦人,在白纸上画出的第一笔,就有着数字化的基因,是一个根正苗红的数字经济企业,背后的大数据能力是最重要的。”方琴分享道。衣邦人一方面连接了实体制造产业的服装定制工厂,另一方面连接了广大的顾客定制需求,这两者都是非标准化的。但衣邦人这个桥梁,一定是标准化、数字化、高效的。交易过程的标准化是表象,根本来说,这是一个需要全产业链数字化的行业。

“按我的理解,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尽可能地替代人来进行价值链各环节的串联,简称为数字化。”方琴对于数字经济有着独到见解。而且她认为,对大部分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不能仅仅止步于业务数据信息化,还需要重新思考商业模式的数字化、产业链条的数字化。

以衣邦人为例。核心订单流程,从客户预约,到上门量体确认订单,到订单生产环节和物流环节,每一步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数字化。虽然有依赖着装顾问给客户量体,但量体数据的及时存储和校验都已经实时在线了。

服装订制行业的未来(深度衣邦人)(7)

衣邦人精准身材数据采集

订单生产环节也一样,自动推版及云裁剪,实现了数字化版型和裁床的连接,生产环节也实现了每道工序工艺的在线化和个性化。而且物流也选用顺丰这样优秀的第三方,实现了每一步物流动态的实时互联。此外,老客户都已经用上了衣邦人app,里面有他的身材数据、订单记录、优惠记录,对连接老客户和衣邦人,甚至对上门量体也不是必需。

前台是品牌和客流,中台是数字业务,那么如何串起生产后台?在供应链系统端,服装制造又是一个大产业。

方琴告诉记者,服装定制因为既需要大规模个性化服务消费者,也需要大规模个性化制造,在数字化的道路上被迫比传统成衣要走得早。数字化能力是任何一个上规模服装定制企业的基本功。由此,笔者来到温州调研,了解衣邦人携手的规模智能工厂。

服装订制行业的未来(深度衣邦人)(8)

柔性化生产:智能工厂也有“工匠精神”

温州市平阳县,少了现代大都市的时尚光鲜,看来颇为古旧传统,但这却是一个工业强县,年份颇久、劳动密集、重资产的工厂林立。近年来平阳迎来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智能制造。总占地面积80亩,员工850余人,从1993年起步的温州庄吉服饰正是代表性服装制造企业。

服装订制行业的未来(深度衣邦人)(9)

在庄吉“智能数据运营中心”,墙上显示屏则展现了即时数据:今日新增订单、订单金额、订单品牌、客户区域、生产车间实况等一目了然。而在“订单品牌”一栏,Judger on Line 数量遥遥领先位居第一,正是衣邦人独家合作品牌。

据悉,庄吉是老牌知名服装企业,有着光荣历史。上世纪90年代,提起庄吉,在温州几乎无人不知。大街小巷看到服装店,走进去看到款式新潮的西服,翻吊牌,基本就能看到庄吉两个字。那年代是供方市场背景,庄吉又请全民偶像周华健在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代言,“庄重一身,吉祥一生”这句广告语可真是风靡一时,庄吉被评为全国十大男装品牌,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需求往往催生改变,进而赋能革新,与衣邦人的合作不仅催生出了庄吉全新的线上品牌Judger On Line,而且影响着这家公司数字化演进。近年来庄吉仍焕发青春,新荣誉纷至沓来,2016年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被评为浙江省第一批上云标杆企业、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企业。庄吉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邦东告诉我们,这背后的秘诀,就是2015年的时候开始打造智能工厂。

2017年,总投资1.65亿元、近10000平方米的庄吉智能工厂正式上线,标志着庄吉工厂的生产达到了工业4.0的基本要求,成为国内单层平面最大的智能生产车间。

记者在车间看到,服装生产所需的物料通过各自的身份编号卡从智能仓库自动输送带送到自动裁床,并自动裁剪。流水线上,共有394 个工位,由“六纵四横”传送带连接,每个工位都有自己的编号和众多传感器。裁剪后每一套西服裁片分四个吊挂投放进流水线,每个挂片吊挂都有自己的编码,会根据自己不同的款式、不同板型、不同工艺、不同面料,找到自己加工的设备。通过编码,产品可以去找设备,设备同样也可以找产品。而且产品还可以去找产品,每一套西服有多个吊挂裁片上线,在生产过程中到了合并缝合的工位时,两个吊挂将会同时进站;做好的上衣,也会在入库前自动找到对应的裤子。

服装订制行业的未来(深度衣邦人)(10)

智能工厂一角

服装订制行业的未来(深度衣邦人)(11)

智能生产线正在加工衣邦人订单

通过智能改造,整个智能车间实现了产品与设备、设备与人、人与产品、产品与产品的信息交流,从而实现了柔性化生产。该车间生产效率提高超过5 倍,运营成本降低25% 以上,一件西服原来需要30 天的生产周期,现在只用5 至7 天就可做好交货。车间8小时可实现产量为650 套,实现年产个性化定制西服20万套。

“做智能工厂实际上就是解决大批量的定制产品可以快速的生产这个问题,这需要实现整个生产线的柔性化生产。”吴邦东说,这也正是顺应市场的需求,市场的导向。版型数据库和工艺数据库持续积累,长此以往,形成了千万级的数据,为“数字化”、“智能化”奠定了基础。庄吉是首家通过国家工信部电子标准委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3级评估的服装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公司把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度融合,让“工匠精神”以 “智能制造”的形式实现延续和升级。

对于“数字化”、“柔性制造”“智能制造”,吴邦东与方琴有许多不谋而合,合作中自然也更多了几分默契。据悉,衣邦人自成立起就一直在努力影响合作伙伴的制造升级,希望寻找、挖掘甚至孵化适应规模化定制生产的智能工厂。

服装订制行业的未来(深度衣邦人)(12)

智能裁床正在处理从云端下发的衣邦人定制裁片

服装订制行业的未来(深度衣邦人)(13)

OEM到ODM:工艺创新实现“全品类”

永嘉县与温州市区,瓯江相隔,通过温州大桥,实现无缝连接。东蒙集团位于江北永嘉,依然有着市区的繁华和休闲。总部大楼毗邻东蒙山风景区,富有设计感,时尚现代化。在这里见到的东蒙集团副总裁朱丰年,一身运动西服加上七分裤再踩一双板鞋,看起来颇为青春。这位浙大校友充满了新经济思考和创意思维。

他身着的就是公司生产的“运动西服”,既能保持版型好看,又让穿着舒服,可机洗。他又拿出一个小小的口袋,拉链打开翻起来后,就变成了一件西服,这是公司研发的“口袋西装”,弹性面料,非常便捷。

服装订制行业的未来(深度衣邦人)(14)

“公司1986年诞生,做OEM(代工生产)为主,以西装为主要品类。2004年搬到这个新区后进行了全新升级,发展成为ODM(设计制造商)。”朱丰年表示,企业现在核心的一个特点是产品的设计开发,这一块占据了很大的投入比;品类也从西服延伸到全品类,像夹克、大衣等都可以制造,并在西服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方面稳居行业前列。

为使产品开发呈现出来的完成度比较高,企业从版型工艺、面料制作上采用了新的一些工艺,并相应地做了很多设备改造,实现智能设备工程。公司也是服装行业唯一的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单位。

服装订制行业的未来(深度衣邦人)(15)

通过自动输送带输送到仓储

另一方面经验,是公司这几年大力大投入“信息化”。公司内部基于SAP(企业管理解决方案软件)作为管理的核心,实现信息化管理。“再加上这几年跟定制平台合作以后,我们把定制整个流程的信息化都打通了,所以我们才能实现这样短平快的交付需求。”朱丰年透露,通过数字化,定制板块在高峰期一天做600左右个订单,一年大概有五六万件。但其实利用信息化系统,定制订单量再翻三倍达到2000单,系统运作起来也游刃有余。

上述的合作定制平台,最大或者代表性的就是衣邦人。据介绍,因有了衣邦人这样的O2M平台有各类订单,东蒙可以潜心做产品,发挥全品类生产优势和深化研发的优势。同时,基于市场端反馈,衣邦人也常常提出自己的想法,携手研发产品,实现市场—研发相辅相成的效果。

“比如,针织经编衬衫在衣邦人卖得就很好,顾问自己也在穿,这是也很好的展示,它可以吸湿排汗、有弹力不变形,而且十分环保,不添加化学药品去定型。再比如口袋西装,它轻薄舒适,出差时穿着十分方便,在衣邦人推出就是爆款。”朱丰年说。

服装订制行业的未来(深度衣邦人)(16)

携手共建,方能推进产业数字化升级

“与衣邦人合作很愉快。通过合作,我们也学习到了在线下品牌身上学不到的东西。”朱丰年真切感受到:现在,随着整个消费模式的变革,线上线下在慢慢交融,尤其疫情背景下,线上的影响很小。衣邦人的优势明显,通过线上实现销售,也为线下服务和引流。“这说明我们原来很重视线上这一块的客户,这个方向还是正确的。之后我们肯定会更加的重视,思考如何在这一块继续深挖下去。”

“今年衣邦人逆势上涨,它在这几个月订单跟去年同比增长,这个也吻合了平台销售模式的优势。”庄吉吴邦东也有类似分析。首先,因为现在逛街的人少了,但是网购的人增加了;个性化的需求增加了,而衣邦人实现了上门定制这个很好的场景。第二是价格合适,到店里买价格很高,享受高级定制则价格贵周期长,但是像衣邦人和庄吉这样的智能工厂配合,定制周期短、体验好,最关键在于平民化的价格能享受到定制的服务。他认为这一定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

金舰领航是衣邦人在休闲裤品类的重要合作伙伴。金舰领航总经理姜春玮这样分析:很长一段时间,定制休闲裤都是一个市场空白。要启动一个全新的定制品类,需要涉及大量的技术改造、版型储备、流程调整。显而易见的成本和随成本而来市场未知性使得这样的改造充满风险。“十分庆幸,衣邦人拥有行业内最大零售型定制客户群和零售型商务定制订单,依托其庞大的客户群体、身型数据,以及通过营销和顾问团队锚定的真实休闲裤定制需求,金舰领航能够一起来完成必要的生产与供应链调整,共同挖掘休闲裤这个定制品类的市场潜力,并且使之成为商务休闲定制的趋势之一。同时,通过衣邦人赋能计划,我们也进一步完成了智能化改造,提升定制产能和工艺品质。”

诚然,“衣食住行”是人生活必需,“衣”字首当其冲,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刚需。服装产业一个古老而传统、从业人员巨大、万亿级市场空间的产业。要实现该产业全面“数字化”,并非一家企业所能,也非某一个时间点能完成,必然是长久之计。“行业变革转型升级从来不是创业者做孤胆英雄,而是一帮人在集体奋斗。”方琴说。

衣邦人,诞生之初就是一个新事物,就有着数字经济基因,它通过“服装定制”这个小支点,致力撬动服装产业链“数字化”,这时候,企业的开放格局、携手发展尤为重要。像庄吉、西蒙这样的优质服装制造企业合作伙伴,衣邦人还有很多,它们各有优势,相得益彰,共同开拓未来,抱团聚力而形成了我们所能见到的“衣邦人”,让越来越多人在购衣方面实现了微小而美好的改变。

分析而言,生产型的企业、线下的传统的品牌的企业,有着专业的生产制造优势,但在终端方面的转型还是有一定的瓶颈。而衣邦人这样的O2O定制平台,能充分整合资源、提供流量、促成销售,两者相结合,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体验、更低的价格、更好的产品,就形成了商业通路。

当然,这不仅仅是打通销售环节,背后的工作量巨大。正如方琴所说,服装行业,不仅是连接人和人,还要连接消费者和产品供应链。一块布料到成衣交付给到终端消费者,经历的环节很多,形成了一根环环相扣的链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故障,都会导致整个连接“掉链子”。

服装订制行业的未来(深度衣邦人)(17)

云裁剪平台:衣邦人开展赋能计划

2020年1-2月,限额以上服装鞋帽类零售额为1534亿元,同比下跌30.9%。因为1月23日抗疫才开始,很多地方其实采取行动则更晚,所以这里面如果拆开看,2月份的下跌或高达70%。3月、4月怎样呢?服装行业的积极自救如果仍然停留在全员营销、直播卖货,但仅解决了把库存通过线上销售的方式卖给客户的问题,而真正涉及供应链和消费者连接方式、服务消费者的方式都没有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话,是否自救的结果也只是量价齐跌?

基于这样的思考,方琴表示,衣邦人不仅仅为服装工厂端提供了大的线上流量、O2M的服装定制消化平台,而且基于大数据,做了很多产业链上的研发。数字化不仅有显著提高效率的功效,甚至可以改变企业的运作机制和商业模式,从而进一步影响行业大分工。

作为数字经济企业,衣邦人通过自己的技术研发,整合行业优势,积极为合作伙伴赋能。比如前面金舰领航说到的“赋能计划”。

据公司副总裁杨阳表示,衣邦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搭建更完整的大数据平台和更完善的数据中台。“如果把人工智能技术当成是一个引擎的话,实际上大数据就是燃料,怎么样让大数据能够极大的发挥在人工智能算法上面发挥价值,你就必须要有一个数据中台的支持,要能够统一的对公司各端的数据进行一个整体的管理。”

这个中台,对供应链赋能的应用有两大场景,一类场景是对于从来没有做过定制的工厂。比如原来是成衣厂,对接和应用衣邦人云裁剪平台,花一个月左右时间就可以完成定制生产线的部署。对于已经有一定的按件定制经验的工厂,云裁剪平台可帮它做得更快更有效率、成本更节约、品质更可控。

相比之前很多工厂需要人力去介入很多版,需要人工去推版之后去复核,可能会要养一个比较大的版师团队,云裁剪则实现了全自动化的进行推板和排料,不需要人工介入,大大提高了工厂的版师团队效率。

服装订制行业的未来(深度衣邦人)(18)

衣邦人创始人方琴在五周年庆典上发言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之后业已走到成熟的IT时代,并即将拥抱DT时代。数据将成为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商业模式也必然是就是基于数据智能的全新模式,有着巨大的潜力与力量。

此时,服装产业也必然与数字经济相融合,很多企业已经走在了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这个路何时能走完,产业未来又将如何?衣邦人从O2O订制切入,通过5年多的创业,已跻身行业最大的企业,源源不断积累着大数据,提升着人工智能水平。服装产业如何拥抱DT时代?方琴表示,答案并不重要。庆幸在于,我们已经走在了这条探索之路,不断有升级,未来也会越来越美好。

服装订制行业的未来(深度衣邦人)(19)

2017年,方琴获评首届浙商“青云奖”,带领衣邦人荣膺“最可能改变未来世界的企业”,图为颁奖大会圆桌论坛现场。下图为第二届浙商青云榜大会特刊对衣邦人的跟进报道。

服装订制行业的未来(深度衣邦人)(20)

青云视频:“衣”道前行 和而不同的时尚掌门人

服装订制行业的未来(深度衣邦人)(21)

衣邦人创业初期,2015年时报专访方琴:从IT民工变身时尚产业掌门人。多年来,方琴作为创业榜样,青年时报一直在跟进报道、携手未来

来源:时报记者 卢恩伟 通讯员 黄雯凤

编辑:孟泓颖

转载须申请授权并注明出处:

青年时报公众号(qnsb-guanfangweixin)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