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奋强回红楼梦拍摄地点(欧阳奋强忆红楼梦选角)

欧阳奋强回红楼梦拍摄地点(欧阳奋强忆红楼梦选角)(1)

编者按

前段时间,俯仰皆是有关87版红楼梦播出三十周年的回忆。就在本月,欧阳奋强亲笔撰写的珍贵回忆录:《1987,我们的红楼梦》正式出版。

在大观园的女儿国里,多情公子贾宝玉是像“国王”一样的存在。现实生活中的演员们里,似乎也是他对往日的回忆最为深情。从宝钗黛玉,到元迎探惜……由他来写下这本《1987,我们的红楼梦》,也是剧迷们期待之中的事情。

昨天下午,欧阳奋强与尤三姐的扮演者周月一同回到成都,在新华文轩成都购书中心负一楼中庭与读者们见面,分享他撰写《1987,我们的红楼梦》的诸多感触。

文/欧阳奋强

欧阳奋强回红楼梦拍摄地点(欧阳奋强忆红楼梦选角)(2)

宝黛共读西厢

上午10点到锦江宾馆

我在门口等你

《红楼梦》的演员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甄选,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影视剧演员的“海选”。1983年,《大众电视》刊登了《红楼梦》拍摄的消息,还有要在全国选演员的消息。

看到这个消息,我兴奋了一下,但是很快就泄气了——拍《红楼梦》的阵仗那么大,我一个板凳演员,人家怎么可能看得上我?

让我羡慕的是,曾经和我一起拍摄电影《虹》的张玉屏和高亮成为第一期培训班的学员。让我意外的是,正是张玉屏向王扶林导演推荐了我。他说,“我给您推荐一个演员,我觉得要是他都不合适的话,就没有男演员适合演宝玉了。”

那时刚好王导要去峨眉山和青城山选景,既然到了成都,王扶林导演决定见见我,他让邓婕到我家来找我。

然而当时我恰好不在家,出去看电影了,回到家已经很晚,怕吵醒爸妈和妹妹,轻手轻脚进了房间,看见茶杯下面压了一张纸条。

“欧阳: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导演王扶林想见你,明天上午十点到锦江宾馆来,我在门口等你。邓婕”

我惊呆了,第一反应是:这么好的事情怎么可能就落在我头上了?

头脑中不可能的念头占据了上风,而且第二天早上我还要去崇州拍外景,于是准备上床睡觉。我爸听见我回来了,就走进房间说:“你就算是去见识一下也好嘛,也许这是一个机会。”

我爸的这句话鼓励了我,我起身顺手抓起一条短裤,蹬着自行车去了锦江宾馆。

向门卫出示了我的工作证后,门卫让我打电话到房间,“我找《红楼梦》剧组的王扶林同志。”

“我就是。”听筒里传来一个亲切的声音,“你是谁?”

“我是欧阳奋强,听说您要见我。”

“哦,快请上来!”

进屋坐下,王导给我介绍了剧组的情况,也问了我一些问题,在我回答王导问题的时候,摄像李耀宗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我,可能是在看我的脸部线条,这让我又紧张起来。

终于,王导和蔼地对我说,“你有时间到北京来试镜吗?”

“我7月份都在外景地,时间挺紧张的……现在需要看一下我的表演吗?”我提心吊胆地问。

当时,我还从来没有坐过飞机,也没有去过北京。坐飞机去北京这么好的事情,就算选不上我也要去。

1984年7月15日,我早早来到北京南菜园——大观园的修建处试戏,不一会儿,来试宝玉的24个小伙子陆续到来,他们都打扮得很时髦,和他们相比,我就是一个土鳖:上身是皱巴巴的背心,下面是短球裤,一双拖鞋。

化好妆,戴上头套,镜子里出现了一张清秀、俊俏的脸,一种难得的自信来了。20多个宝玉的候选演员试完戏,我心里就更有底了。

我回成都的机票是头等舱,回到成都,我去山里拍了十来天的戏,回到成都就有记者找到家门要采访我,我去问峨影演员剧团的团长,他说:“中央台已经通知我们,贾宝玉就是你了。”

欧阳奋强回红楼梦拍摄地点(欧阳奋强忆红楼梦选角)(3)

凤姐和大观园的姐妹们

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

她能演王熙凤真叫辛苦

在《红楼梦》剧组里,我是最早认识邓婕的,那是我十几岁的时候。她是四川省川剧学校毕业的演员,正宗科班出身,87版《红楼梦》全国海选演员的消息一经报纸发布后,邓婕就跃跃欲试,要知道在她13岁的时候,她就一口气读完了《红楼梦》,在戏校也演过多次。

邓婕最早是和一群女演员去见《红楼梦》的副导演王贵娥和导演助理夏明辉。“我真不知道她该试谁的戏,看样子有些泼辣,但个头太矮,又不是很漂亮,演丫鬟气质大了,演夫人、小姐个子不够。”王贵娥小声对夏明辉嘀咕。

商量了两句后,她们让邓婕试一段尤三姐的戏。当她走到摄像机前自如表演起来的时候,所有人当场惊呆:“真是人不可貌相,邓婕太上镜了!”录像带回北京的剧组后,王导和其他人也是眼前一亮,“太漂亮了,可以演凤姐!”

可是,当邓婕风尘仆仆到了北京后,去接她的制片主任任大惠第一眼看到她,马上就失望了。眼前的邓婕相貌平平,和美人王熙凤挂不上钩。

大多数人都不看好邓婕,摄像李耀宗甚至直接对邓婕说:“你各方面的条件,都比不上乐韵。别介意,我只是希望你不要浪费时间!”

在争论凤姐扮演者的期间,因为驻地房间隔音不好,爱护演员的王导担心邓婕听到大家的争论心里难过,还给了她两张电影票,去看电影。

进入剧组后,我和邓婕聊天时,说起自己差一点点和宝玉擦肩而过,她笑了:“你演宝玉不算辛苦,我能演王熙凤那才真叫辛苦。”

欧阳奋强回红楼梦拍摄地点(欧阳奋强忆红楼梦选角)(4)

化妆师胡焰给宝黛补妆

为了找到好色的感觉

高亮曾经饿过一天

拍戏的演员们,在戏里“擦出火花”的例子很多。《红楼梦》里也有这么两对儿,他们就是饰演贾琏的高亮和化妆师胡焰,以及饰演柳湘莲和北静王的侯长荣与饰演香菱的陈剑月。

我和高亮在进《红楼梦》剧组之前就认识,我曾和他、张玉屏一起拍过电影《虹》,他当时是延边歌舞团的舞蹈演员,不想吃青春饭的他,很想能有进一步发展,在认识了东方歌舞团的李仁顺老师后,他决定报考中央民族歌舞团,去北京备考期间,他就住在李仁顺家里。

有一次,李仁顺写了一个剧本,让高亮送去北影厂一个导演处,他刚走进北影厂大院,就遇上了《红楼梦》副导演潘欣欣,潘欣欣一眼相中了英俊的高亮,留意他去了哪位导演家中,随后就去那位导演处得到了高亮姑姑家的地址。

不久,高亮的姑姑收到了导演组的来信,这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高亮自己最想演的是柳湘莲,但王导发现高亮身上有贾琏的特质:有富家少爷的贵气。但是,高亮迟迟找不到感觉演出贾琏的好色来,观察了很久之后,你猜他的突破口是什么——饥饿!

他发现人在很饿的时候看到食物的眼神,与好色之徒的眼神很像。于是,拍贾琏看见多姑娘那场戏时,高亮一天没吃饭,终于把色眯眯的眼神给饿出来了。

当时剧组有两条禁令:不许谈恋爱,不许考学,怕耽误了拍戏。

高亮都违反了,他偷偷地准备考上戏,把课本抄到剧本的白边上复习,自以为瞒住了王导,其实人家都看在眼里。戏拍完后,王导说,看到这么上进的年轻人,根本不忍心去横加干涉。

当年剧组人多,每人需要一个多小时来化妆,每天早上7点开拍,化妆师凌晨2点就得起来工作。所以演员谁都不愿先化妆,不仅以为先化妆的人起很早,化完了还不能乱动,一直等着。高亮不在意这些,总是第一个,时间长了,和胡焰的感情悄然萌芽,拍完戏后,两人步入婚姻的殿堂,至今恩爱如初。

剧组里另一个大帅哥就是侯长荣了,他当时被誉为“红楼”第一帅,王导很喜欢他,为此让他一人分饰两角:柳湘莲和北静王。在所有演员中,唯有他享受了这份殊荣。

欧阳奋强回红楼梦拍摄地点(欧阳奋强忆红楼梦选角)(5)

欧阳奋强与陈晓旭对台词

我可以说她不好

但她受不了我说黛玉不好

陈晓旭写自荐信时,晓旭不仅附上了自己的照片,还将自己刚发表的两首诗也剪下来一起放进信封。

她的自荐信是所有来信里资料最全的,王导也第一眼就被她的形象、气质吸引,觉得陈晓旭完全符合他心目中“不但要美,要弱柳扶风,还要有诗人气质”的标准。

1984年4月,陈晓旭成了“红楼”学员班的第一期演员。她在班里人缘极好,格外惹人怜爱,大家都觉得她就是黛玉。但王导还在琢磨这个角色,一时难以定夺:会不会有比陈晓旭更适合的人出现呢?

他也试探地问过陈晓旭:“如果你不演黛玉,其他角色你有喜欢的吗?”

“如果您让我去演其他角色,观众会说你让林黛玉演了别人。”

听罢这个回答,王导默默走开了。

初进剧组的我,一直找不到宝玉这个人物的感觉,陈晓旭很着急,说:“我们要经常在一起,熟悉之后才有导演要求的耳鬓厮磨的感觉。”

这份认真和主动,让我对她刮目相看。王导也给我下了任务:淘气、使坏,可以捉弄剧组任何人,当然也要有分寸。

大家都在努力帮助我进入宝玉的内心世界里。

有一次和陈晓旭聊天的时候,我问她:“你一定很喜欢林黛玉吧?”

“是的,所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我最喜欢她。”

我大着胆子说了句自己的想法:“我以前看《红楼梦》的时候,就不喜欢林黛玉。”

“为什么?”陈晓旭瞪大了眼睛,我感觉这就像是宝玉和黛玉要闹别扭了,我想抓住这种感觉,于是继续道:“太小心眼儿了,宝玉如果真的娶了她,神经受不了!”

陈晓旭可以接受别人说她不好,但她绝不能容忍有人说林黛玉的不好,林黛玉可以说是她追求的完美精神境界和化身。

她果然发火了:“你根本就欣赏不了她的美,你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罢了。你认为你那个宝玉可爱?他到处留情,是个须眉浊物,泛爱主义者,黛玉怎么会看上他?奇怪!”

陈晓旭的一阵狂轰滥炸,把我说得接不上话。

尾声

30年间,逝者如斯

全书末尾有十来页的内容,留给了《红楼梦》播出三十年来的逝者们。

其中,林妹妹陈晓旭,占去了大半篇章。直到她出家之后,欧阳奋强才得知她患癌症的事。在追思会上,他在签到薄上只写了四个字:“晓旭,想你。”

跟着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板儿,扮演者是李玥,2008年1月,年仅30岁的李玥因车祸英年早逝。

贾赦的扮演者李颉,在剧组里还有另一个“非正式”身份,就是年轻演员们的演技辅导者,“在李颉老师门口等着辅导的演员经常是排着长龙一样的队伍,从早到晚。”2016年10月,李颉老师仙逝,享年92岁。

“30年间,先后因病离世的还有贾母李婷老师,黛玉父亲林如海的扮演者郑乾龙老师、贾瑞马广儒。谨以此书祭忆逝者,愿他们在天国一切安好。”

这句话便是全书正文的结尾,所有的回忆,不多不少整整365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