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反围剿战斗经过图 揭秘第三次反围剿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蒋介石对国民党军第二次“围剿”的惨败,痛心疾首,宣称“赤祸”是“最大祸患”。又迅速增调10万嫡系部队入赣,发动对中央苏区更大规模的“围剿”。

一、第三次反“围剿”面临的严峻形势

蒋介石宣称,将不顾一切,决定以歼灭红军为唯一之急务。“不能成功,誓当成仁”。

6月16日,蒋介石拟定了“一个月内肃清”,“三个月内,完全恢复各地秩序”的“剿共”计划。

第一次反围剿战斗经过图 揭秘第三次反围剿(1)

21日,蒋介石同英、日、德军事顾问赴江西指挥“剿共”,自任“剿共”总司令,坐镇南昌,“主持剿共军事,并任熊式辉为南昌行营参谋长,吴醒亚为行营秘书主任。”

为此,他先后调集其嫡系陈诚第十四师,罗卓英第十一师,赵观涛第六师,卫立煌第十师,蒋鼎文第九师,共5个师10万人,到达江西,担任此次“围剿”的主力。连同原有在江西的部队20万人,总兵力达23个师又3个旅,合计30万人,在数量上为红军主力的10倍,并配备了几十架飞机参战。

国民党军的战略构想是:以包围歼灭赣南红军主力为目的,先集中兵力于左、右两翼,分进合击,左翼由南丰指向黄陂,右翼分由兴国及永丰指向黄陂;另以一部守备吉、泰、万、赣等地,防红军窜扰,歼红军主力于战场,尔后逐次“清剿”散军,廓清赣南之红军。

第一次反围剿战斗经过图 揭秘第三次反围剿(2)

到6月26日止,各路“围剿”部队已集结部署完毕,其位置如下:

右翼集团军方面:第一军团在兴国一带,第二军团在乐安一带,第三路进击军在永丰一带。左翼集团军方面:第三军团在南城、南丰地区,第四军团在抚州附近地区,第一路进击军在抚州一带,第二路进击军在南城一带。

在预备军方面:卫立煌第十师等在东陂以北地区。

二、红军为第三次反“围剿”做出的准备

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已预见到敌人第三次“围剿”必然要到来。在6月2日总前委第六次会议上,就从准备“第三期作战”出发,进行战略进攻的部署。

会议决定按三期部署:

“第一期向北”,即向建宁、黎川、泰宁及其以北地区发展;“第二期向南”,即向江西南部发展,为下一次反“围剿”建立巩固的后方;“第三期向西”,即向赣江两岸地区发展,打通与湘赣边苏区的联系。

强调“整个三期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准备第三期作战,以赣南为工作中心地”。

这时,总前委估计敌人的“围剿”还不会马上开始。会后,红军按照第一期计划展开了战略进攻。红三军团在闽赣边泰宁、黎川地区,红三军在赣东宜黄、南丰之间地区,红四军在南丰、南城之间地区,红三十五军在瑞金地区,维持闽赣交通,方面军总部与红十二军在闽北建宁一带。各部主要任务是“筹款,发动群众”。

第一次反围剿战斗经过图 揭秘第三次反围剿(3)

6月下旬,临时总前委也发现蒋介石对北方军阀妥协;对两广军阀取守势,调集兵力入赣,准备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的迹象,估量敌人“会很快向我们进攻”。

因此,第一期工作时间,“决定缩短为一个月”,“要即准备三期战争”。20日至22日,临时总前委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集中讨论了第三次反“围剿”战争地区的选定问题。

据此,总前委决定在红军主要力量向闽西和闽西北发展的同时,为了便于下一步向南发展,并准备对付提前到来的第三次“围剿”,决定派红三军(缺第九师)去于都地区,“第一步向北打通兴(国)于(都)连系,第二步向南打通于(都)安(远)连系”,提前开展赣南工作。

毛泽东还分别写信给红十二军、红三十五军军委和边界委员会,要求加紧筹款和开展群众工作,指示:

“使于(都)、瑞(金)、石(城)、宁(都)、会(昌)、汀(州)六县连成一片,这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7月1日,蒋介石下达总攻命令。命令各部同时出发“合围进剿”。

从2日起,蒋介石还亲赴抚州、南城、南丰等地督战。1日,各路敌军开始进攻,左翼集团军第一、第二两路进击军,由南城以北地区出发,5日进占黎川;6日,第一路进击军向樟村、康都前进,第二路进击军向大洋源前进,随左翼集团军行动的总预备军第十师,主力进驻黎川,一部进占德胜关。

第一次反围剿战斗经过图 揭秘第三次反围剿(4)

敌人来得这样快,使红军反“围剿”的准备工作,有些紧张和仓卒。

7月4日,苏区中央局发出《动员准备三次战争的问题》的特别紧急通知,指出:

这一次的战争,我们胜利的条件——群众好,红军好,地势好,——比二次战争时更加充分,而敌人的弱点——军阀内部的矛盾,兵士与军官的矛盾,群众反对,地势不熟,运输粮食困难等等—―比二次战争更加增大。因此我们争取三次战争的胜利,只要策略运用的正确和工作的努力,是有更大的把握的。

《通知》还提出了如下准备工作:

(1)召集群众大会,加紧反“围剿”的宣传鼓动工作;(2)迅速整顿地方武装,加紧政治与军事训练;(3)彻底执行肃反工作;(4)实行苏区戒严,严防敌探混入;(5)重新整顿赤卫军等地方组织;(6)做好坚壁清野工作;(7)做好战后的清扫战场工作。

根据《通知》要求,苏区军民迅速投入紧张的备战工作。

根据总前委关于主力迅速回师兴国以西的命令,在7月10日前后,红一方面军各部从驻地出发,部队冒着盛夏酷暑,以急行军速度,沿着闽西赣南的山岭小道向西疾进。

红军指战员头顶烈日,虽然个个汗流浃背,但仍然精神抖擞地在“胜利在脚下”、“走路出胜利”的口号声中前进,绕道闽西安远、宁化、长汀,先到瑞金集中。各部于7月28日到达根据地后部兴国西北的高兴圩、老营盘地区集中,只用了18天时间,就胜利完成了回师集中的战略任务。

第一次反围剿战斗经过图 揭秘第三次反围剿(5)

这次千里回师行军,是红军主力一次非常机敏的大规模的战略行动,为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三、第三次反“围剿”的经过

敌人进入中央苏区之后的20多天里,一直在寻找红军主力决战,但屡屡扑空。当红军由闽还赣,集中在兴国西部时,敌人才发现了红军主力的行踪。此时敌以“十七师之众,由东向西长驱直入,尽占苏区要地,其主力大部迫至赣东附近,但良村、黄陂、宁都、广昌一带,敌力薄弱。”

敌判断红军有经沙村进攻固陂、富田北占泰和、吉安西渡赣江的可能,遂以主力分两路向西南急进,对红军实行四面包围,妄图将红军消灭在赣江东岸。

根据上述敌情,红军采取由西向东中间突破袭击后方的战略。

第一次反围剿战斗经过图 揭秘第三次反围剿(6)

在第三次反“围剿”战斗中,红一方面军利用根据地的有利条件发动群众配合作战。在敌重兵包围下,红军两次巧妙地跳出敌包围圈,先后取得了莲塘、良村、黄陂、高兴圩和老营盘、方石岭六战五胜一平的辉煌战绩,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

1、莲塘、良村战斗

1931年7月31日,红一方面军总部获悉敌军主力正向兴国方向急进,其右侧后“富田、陂头、新安一带之敌共约三团”,力量较弱。

据此,决心“避敌主力,打其虚弱”,先以红军主力由高兴圩秘密北移,突破富田一点,然后由西而东,向敌之后方联络线上横扫过去,置深入赣南苏区敌之主力于无用武之地;待敌发觉,其主力回头北向时,红军再乘敌疲惫,寻机打其可打者。

同日晚7时半,总部发布命令,令“各部乘夜移动”,向富田前进。红军移动时,被敌发觉,敌第十一师、第十四师已先于红军开进富田,堵截红军。而且,“东固至崇贤一线有蒋、蔡两师(共十团,余在富田、新安、吉安)、李云杰(六团),郝师之一旅(三团),共十九个团左右,其目的在到兴国。其一部占领东固协助富田之敌对付已到富田附近之红军。”

于是,红军不得不改变计划,于8月4日折返高兴圩地区,另觅歼敌战机。

同日,兴国被敌占领。这时,红军处于敌人四面包围之中。面临赣江,东、南、北三面共12个师敌军压境,红军驻地只剩下高兴圩周围几十平方里。近3万红军都集结在山林里隐蔽,处境十分不利。

第一次反围剿战斗经过图 揭秘第三次反围剿(7)

此时获悉正向良村、莲塘进击的敌第三路进击军第四十七、第五十四师的战斗力较弱,易为红军歼击。

方面军总部决定集中主力红军2万余人,以中间突破手段,由高兴圩地区向东突进,求歼向莲塘急进之敌第三路进击军,尔后进击龙冈、黄陂,调动敌军于运动中各个歼灭之。8月5日晚,红军主力从崇贤、兴国两地敌军第九师与第六十、第六十一、第五十二师之间40里的空隙地带,悄悄穿过,星夜向莲塘、良村方向突进。红军在深山丛林中行走了一天。于6日到达良村南30里的莲塘、官田地区,第一次巧妙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当时,敌军对红军的行动没有觉察,第三路进击军第四十七师、第五十四师分路向莲塘、城冈两地开进。

6日午后,红三军团前卫部队在莲塘北5里与敌前哨部队接触。方面军总部决定,迅速歼灭该敌,尔后北进,求歼敌第三路进击军主力。当晚,红三军团主力分两路由右翼侧击包围敌人,切断敌军退路,红一军团从左翼将敌包围。

这时,敌第一、第二路进击军在红十二军第三十五师、红三十五军和地方武装牵引下,向西直扑赣江。这就为红军主力歼灭敌第三路进击军创造了有利条件。7日拂晓,红军突然发动猛攻,激战至上午9时,全歼敌第四十七师第二旅及由良村西出侦察的1个多营,击毙敌旅长谭子钩,上官云相只带数人逃往龙冈。在城冈的郝梦麟师闻讯退守良村。

红军在莲塘首战告捷后,乘势直逼良村。途中同由良村向莲塘增援之敌第五十四师第一六〇旅遭遇,迅速歼其1个团,击毙旅长张銮诏,残敌向良村溃逃,红军乘胜猛追,直逼良村。刚由城冈撤回良村的郝梦麟第五十四师师部及其2个旅,喘息未定即遭红军围攻,敌阵顿时混乱,午后1时许,红军冲入圩内,歼敌大部,毙敌副师长魏峨威,参谋长刘家祺,残敌2个团逃向沙溪、龙冈。

第一次反围剿战斗经过图 揭秘第三次反围剿(8)

莲塘、良村两战,共歼敌2个多旅,其中毙伤1000余人,生俘3500余人,缴获各种枪3600余支(挺),迫击炮14门,电台2部,驼马200余匹,子弹30余万发。

2、黄陂战斗

敌军在莲塘、良村接连失败后,8月9日,才发觉红军主力已经东去,于是改变其原定计划,将其向西南的部队调头向东,企图寻找红军主力决战于宁都以北地区。

红一方面军在莲塘、良村大捷后,朱德、毛泽东于8月8日发布《红一方面军攻击龙冈的命令》,提出:“我军决心以全力歼灭龙冈之敌”的战斗任务,命令“各军明晨(九日)四时一律总攻务于上午十二时以前解决战斗。"

但随即得悉,敌人分左、中、右三路以密集大包围姿态向龙冈方向急进,寻找红军主力作战。

第一次反围剿战斗经过图 揭秘第三次反围剿(9)

根据敌情的变化,红一方面军总部遂改变计划,只令红三军派部队佯攻龙冈,而红军主力则以3天行程赶至东面黄陂,攻打黄陂敌军第八师,其部署是:

以红四军、红十二军担任主攻,红三军团和红七军则迂回黄陂东南,切断敌军退路,并准备对付东面增援之敌。

从11日晨,红军开始攻击黄陂,敌第八师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负隅顽抗。正午12时,红军发起总攻,适时暴雨如注,红军冒雨全线出击,至午后2时许,冲破了敌人的坚固工事,把敌人的阵地全部夺了过来,俘敌两团,残敌向洛口、宁都方向逃遁。

红军乘胜又追击了20多里。此次战斗共歼敌第八师约4个团,俘敌4000多人,毙敌1000多人,缴获步枪3000支,迫击炮11门,电台1部,子弹40余万发。

经过莲塘、良村、黄陂战斗,“我军由被动转为主动,蒋介石仓卒转变战略,分左右中央三个纵队,由西向东急跟我后,深恐我军东出抚州。红军攻进黄陂时,从缴获敌人的文件中得悉,敌第六、十两师已到达砍柴冈。根据这一新情况,立即决定停止追击,并在当夜撤出黄陂,转移到君埠以东地区集中休整。

第一次反围剿战斗经过图 揭秘第三次反围剿(10)

从8月11日至15日,敌军8个师采取密集包围态势,从四面八方向君埠以东地区逼进,红军主力再次陷入敌军重围,处境极为不利。这是“一年来三次战争中最艰苦的时节"。为把敌人在主力引走,毛泽东、朱德指令罗炳辉率红十二军(欠红三十五师),伪装红军大队,向乐安方向佯动。

敌人误认为红军主力东去,急调各军追击。红十二军以轻装灵便的条件,牵制敌主力达半月之久。

16日黄昏,红军主力2万余人,利用夜暗和山区的有利地形,从蒋光鼐、蔡廷锴、韩德勤军和陈诚、罗卓英军之间相隔不过20里的大山中,偷越过去,17日晨,进抵兴国东北的白石、枫边的山沟里隐蔽休整,待机歼敌。

红军又一次巧妙地跳出了敌人的合围。“经过半月之久,敌失我军所在,敌之向东紧跟战略遂全失败。“

敌人从7月1日开始总攻击的2个月来,东奔西突,弄得饥疲沮丧,狼狈不堪,士气急剧下降。

他们不得不承认:

“与红军作战等于无期徒刑”,“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国军处处黑暗,红军处处明亮”。就连敌人的报纸也大声惊呼:“东固不固”、“吉安不安”了。

至此,敌军的进攻势头已难以持续。与此同时,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反蒋的粤桂联军乘蒋军主力深陷中央苏区之际,进军湖南,直逼衡阳,对蒋介石造成很大威胁。

第一次反围剿战斗经过图 揭秘第三次反围剿(11)

在此情况下,蒋介石不得不下令结束“围剿”,实行总退却。

3、老营盘、高兴圩战斗

9月初,红军获悉集结在兴国地区的敌第九师、第六十师、第六十一师、第五十二师开始向吉安撤退。

据此,方面军总部决定在兴国、泰和间的高兴圩、老营盘一带截击敌军,尔后待机扩大战果。

7日晨,红军分3路向上述敌军展开了攻击。左路红三军迅速出击,首先攻占了高兴圩至老营盘大道上的黄土坳,切断了敌第九师先头旅与后续部队的联系,接着从北、南、西三面,向在老营盘附近的敌第九师先头旅发起攻击,从拂晓激战到午后2时,全歼该旅。

同日,中路红一军团(红四军及红三十五师)在距兴国城北30里的高兴圩附近,攻打敌第六十一师。右路红三军团在距兴国城北15里的新圩附近,攻打敌第六十师。总之,红军同时与敌人4个师共27个团约6万兵力交战,战线长达70里。

第一次反围剿战斗经过图 揭秘第三次反围剿(12)

经过两昼夜激战,击溃敌第六十、第六十一师,该敌连夜逃往兴国。高兴圩战斗,共消灭第九师3个团,缴获步枪2000多支。

这是第三次反“围剿”中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红军在高兴圩战斗中,“因侦察不考究,力不集中,左翼虽消灭蒋鼎文三团,但我中右两路与蒋蔡两师血战两昼夜,成相持之局,敌我伤亡各二千余人。”其中红四师师长邹平,红十一师师长曾士莪阵亡,参谋长负伤,全军共计伤团长6名,阵亡2名。

4、方石岭战斗

1931年9月11日,红一方面军决定:“转换阵地,截击敌军,拟于明(十二日)移动,派第三军为掩护队,在老营盘附近掩护。”

12日,一方面军发布《向东转移的命令》:

“方面军决经老营盘、田壤转向东移到敌之右侧。”

13日,敌改变退却路线,第九师余部和第五十二师经崇贤、东固向吉安撤退,第六十、第六十一师经兴国向赣州撤退。红军侦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决定集中全力追击北撤之敌。

第一次反围剿战斗经过图 揭秘第三次反围剿(13)

15日凌晨,各路红军赶到东固山的方石岭附近,截住了敌第五十二师及第九师炮兵团和1个步兵营,将其包围在方石岭以南地区。

激战至上午9时,全歼该敌,俘敌5000多人,缴枪4500多支(挺),敌第九师残部向富田逃道。敌第五十二师师长韩德勤被俘后,化装成伙夫逃脱。

敌不得不承认:此役“激战甚烈,反复肉搏,卒以匪众我寡,伤亡极伙,阵亡旅团长三员,营长六员,损失甚巨。”

在方石岭战斗后,红军创始者之一、红三军军长黄公略在行军中指挥部队隐蔽防空时,被敌机炸伤,不幸牺牲。

18日,一方面军发布消灭五十二师后,部队开往龙冈进行短暂休整的《命令》,指出:“我工农红军当于第三次战争取得圆满胜利之后,从事整顿补充,执行向前发展之任务。”

同时指示,以萧克为指挥的独立第四、第五两师担任追击赵观涛第六师、周浑元第五师等的任务。

第一次反围剿战斗经过图 揭秘第三次反围剿(14)

蒋介石经过红军的沉重打击后,各路军纷纷撤退。

鉴于敌军已撤至赣州、吉安、吉水、永丰、宜黄、南丰、南城、广昌、宁都之线。而且“我军因各次战役,特别高兴圩一役,损伤过大,若继续作战,必使精华过损,决定结束三期战争,各部退却之敌,只以地方武装担任追击;主力则移瑞金整理。”

至此,第三次“围剿”又以敌人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9月21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发表《第三期战争胜利捷报》,全面总结了第三次反“围剿”的战绩,指出:

“白军二十三个师,两个独立旅,共六十二个旅,一百四十五团兵,三十多万人马,八十天之内,被我工农红军打垮了七个师,消灭了十七团二营,计俘虏约一万五千人,打伤打死的白军在六千以上,缴得步枪一万三千多支,水机枪一百七十余挺,迫击炮五十余门,无线电六架,骡马五百余匹,子弹二百五十万发,地方武装缴枪约两万,俘虏约五千人,第三期战争完全胜利,白军全线退却,红军正分头追击中。”

四、第三次反“围剿”的得失利弊

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苏区出现了空前有利的大好形势。

一方面,敌人分别撤至“围剿”开始时的原来位置,迫使他们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处于守势,无力对红军组织新的“围剿”。

另一方面,由于“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国内阶级关系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这又给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时机。

但是,经过第三次反“围剿”战争,红军“中下级干部死伤数目颇大,红军战斗力较前弱。”所以敌强我弱的这一基本状况仍远未改变。

第一次反围剿战斗经过图 揭秘第三次反围剿(15)

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战争与前两次反“围剿”战争相比,情况要严重得多,战斗也激烈得多。真是“最激烈、最复杂、最变化多端的,也是最困难、最艰苦的,在指挥上说来,是最不容易的时节。”

以毛泽东为书记、朱德为总司令的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总部,临危不乱,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地坚持了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依靠地方武装和苏区人民的全力支持,率领红军主力千里回师,迅速完成了战略集中,为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

在敌人重兵包围的严重情况下,巧妙地运用隐蔽、佯动、声东击西的手段,造成敌人的错觉和不意,灵活机动地率领红军主力,往返穿插于敌人重兵集团之间,有计划地调动敌军于运动中,避强击弱,速战速决,5天内3战3捷,从被动中夺取了主动;在敌人退却时,适时追击,截击敌人于运动中,给予各个歼灭,终于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第一次反围剿战斗经过图 揭秘第三次反围剿(16)

三次反“围剿”战争,是红军实行由游击战为主转变为以运动战为主的战略阶段的开始,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斗争中总结的红军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即著名的十六字诀,在大规模的反“围剿”战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特别经过第三次反“围剿”战争,红军的全部作战原则就基本形成了。

这些原则是:

(1)红军反“围剿”作战,必须实行和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的人民战争原则;(2)红军反“围剿”的基本作战指导思想是歼灭战,基本战略方针是“诱敌深入”基本作战形式是运动战;(3)为实现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红军必须坚持集中优势兵力,避强击弱、各个歼灭敌人;战略上的防御战、持久战、以少胜多;战役、战斗上的进攻战、速决战、以多胜少等。

这些原则,正确反映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客观规律是弱小的红军战胜强大敌人的法宝。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