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伟和高秀敏小品卖猫是哪一年的(范伟和高秀敏的小品卖猫)

范伟和高秀敏小品卖猫是哪一年的(范伟和高秀敏的小品卖猫)(1)

历数历史长河中朝代之兴衰,帝王之更替。我们会发现,历史记载中,有许多朝代都存在帝王斩杀开国功臣的记载。皇帝为什么总是拿重臣开刀,嘉庆杀和珅,康熙杀鳌拜,刘邦和朱元璋手下众多的功臣良将都被他杀死。皇帝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重臣?

有人说:打江山的时候,利用这些功臣的才能和谋略,江山稳固了以后,因为封建社会一直有“家天下”这种思想,所以为了永保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千秋万代的统治下去,给自己的后代铺好路,所以不得已杀掉。

历史学家对此自有一番见解。其实,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分析重臣与皇帝间的关系,也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范伟和高秀敏小品卖猫是哪一年的(范伟和高秀敏的小品卖猫)(2)

信息经济学中有一个“委托代理”理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代理人有多种类型,代理人知道自己属于什么类型,但委托人不知道。为了显示出类型,代理人会选择某种信号,委托人根据观测到的信号反馈来判断代理人的类型,并同代理人签订合同。这就是信号传递模型。

通过这个理论,皇帝与大臣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委托&代理”的关系,皇帝作为国家的所有者,虽然控制着整个国家,但他一个人是没法直接治理的,他需要委托一个或数个代理人来帮助他治理国家。于是,皇帝给予大臣高官厚禄,要求他们为自己效命。相对于大臣们是否尽心,皇帝最关心的还是他们是否忠心,担心他们是否会造反。

皇帝与大臣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委托代理”的关系。君臣关系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处于信息劣势的委托方皇帝与处于信息优势的代理方大臣,相互博弈达成的合同关系。

对皇帝来说,江山的稳定是第一重点。大臣了解皇帝的脾性和国家机制,他们是最有可能成为造反的力量。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大臣都会造反,皇帝要识别哪些大臣最可能造反。于是皇帝就有了自己对这些大臣的判断信息,就会出现信息不对称:大臣们清楚自己会不会造反,皇帝只能依据自己的判断来确定。

范伟和高秀敏小品卖猫是哪一年的(范伟和高秀敏的小品卖猫)(3)

根据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大臣们必须发出一个信号或皇帝必须用一个信号来区分谁是忠臣,谁又是奸臣。但造反这件事很特殊,谁都想当皇帝,以至于对某些大臣来讲,任何成本都值得付出。于是,皇帝就会陷人困境:他无法区分出忠奸,但又必须保证江山能够千秋万代。这时,皇帝只有用一种非常规的分离信号来进行识别:是否具有造反能力。

有些开国重臣在交出兵权后,仍会被杀,这也可以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重臣除了拥有职位、兵权这些有形资产外,还有声望、才能、人际关系等无形资产。交出了有形的兵权,但那些潜在的无形资产是无法上交的,对于皇帝来说,这仍构成威胁。

所以,皇帝只有将那些有能力造反的重臣们杀掉,剩下的大臣即使有造反之心,也无造反之力。这样一来,皇帝在面临同样困境的时候,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

范伟和高秀敏小品卖猫是哪一年的(范伟和高秀敏的小品卖猫)(4)

信息不对称理论:一般而言,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关于交易物品的信息,但反例也可能存在。前者例子可见于二手车的买卖,卖主对该卖出的车辆比买方了解。后者例子如医疗保险或古物收购,买方通常拥有更多信息。

早些年,范伟和高秀敏演过一个小品叫《卖猫》,说的是范伟扮演的古董商想去捡漏,结果碰上了被大忽悠派来的卖猫的老婆高秀敏。范师傅发现,这个猫不值钱,但是喂猫的碗却是件值钱的古董。他以为卖猫的高秀敏不知道,就装作对猫很有兴趣的样子,想着把猫买下来,顺道把猫碗带走。但是谁知道对方坐地起价,将这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猫开出了高价,而范师傅为了猫碗竟然咬咬牙花了1000块钱把这只普通小猫买下来了。当范师傅想要把猫碗拿走的时候,高秀敏坚决拒绝了,然后留下一句话:我家你大哥告诉我,全指着这碗卖猫呢……

这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博弈的例子,古董商掌握了“猫碗是古董”这个信息之后,自作聪明的认为猫主人不知道,这种信息不对称对他而言无疑是有利的。但是猫主人技高一筹,他不但知道猫碗价值连城,还将计就计,利用古董商以为自己不知道的错误信息大赚了一笔,这才是真正的信息不对称。

范伟和高秀敏小品卖猫是哪一年的(范伟和高秀敏的小品卖猫)(5)

生活中每一个骗局的实质都是信息不对称下的博弈。当然,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对所有的事情都了如指掌洞若观火,所以肯定会碰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隔行如隔山,那怎么才能避免自己被欺骗或者吃亏呢?

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你行动之前,尽量多的去掌握相关信息,建立自己的信息库,方式也有很多,如咨询行内人,网上调研,通过这些你都能够获得有效的信息。最忌讳的就是闭门造车,结果不是被骗,就是吃亏。

信息不对称时,双方博弈的胜负取决于,哪一方掌握的信息多。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信息是影响决策的筹码。

思维方式决定决策方向,如何开拓自己的思维方式,打破僵化思维惯性,强烈推荐荀隐老师的专栏《思维方式与理性决策》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