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心理学效应影响你一生(心理学刺猬效应)

坚持每天读点书,留给自己一点思考的时间;坚持每天写点东西,感受一下自己的感受。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又觉得寒冷;人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过活。”

叔本华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了美国文化人类学家(也有人称他是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提出的“距离法则”,也叫“刺猬效应”: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刺猬效应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人与人之间都应该保持这条底线,过犹不及。

十个心理学效应影响你一生(心理学刺猬效应)(1)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个电视节目:病人小李,35岁,女性,已婚,有一女儿。医生小张,34岁,女性,未婚,来自农村。小李有一次去小张那看病,一来二往两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有一次小李去找小张的时候发现她脚骨折了,一个人住在出租房里极不方便,于是提出让小张住在自己家里以方便照顾她的想法。小张也接受了这个建议。俗话说:请客容易,送客难。小张在小李家不知不觉住了三个月,这三个月小张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小李也因为小张骨折的原因尽心尽力且毫无怨言地照顾着她。三个月后小张骨折康复,小李的丈夫觉得小张再住在他家也不是个长久之计,更何况他们一家三口也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于是提出让小张搬出去。却没想到小张说:“你们当初让我住进来,现在让我搬出去,我房子都退租了,你们这是要让我落宿街头吗?”小李听了后,就默认了小张继续住在她家,但是给了她三个月的时间租房子。又过了三个月,小张却没有出去租房子,这时候小李的丈夫不乐意了,明确想让小张搬出去。小张却是依旧不愿意,而且有时候在小李一家三口欢聚一堂的时候,还发脾气说小李一家故意在她面前秀恩爱,是在取笑她没有结婚。

十个心理学效应影响你一生(心理学刺猬效应)(2)

我不想去评价医生小张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而产生的这种想法。我想说的是,小李在与小张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之前,是分住两个地方的,后来成为了好朋友后也就只是好朋友,而不能超越这个界限。小李有自己的家庭,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家庭的情况下到出租房去照顾她,但是不建议邀请小张住在自己的家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小张和小李的社会关系就是朋友,不能越界到亲人的关系(即便是亲人也会有自己的空间距离)。在这件事情上不能用道德绑架,小李可以提供帮助,但不可能一辈子照顾小张。小李在这件事情上的错误在于破坏了“人际交往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刺猬效应。

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是一个很会运用刺猬效应的人。他有一个座右铭:“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深刻地影响了他和顾问、智囊和参谋们的关系。在他十多年的总统岁月里,他的秘书处、办公厅和私人参谋部等顾问和智囊机构,没有什么人的工作年限能超过两年以上。他对新上任的办公厅主任总是这样说:“我使用你两年,正如人们不能以参谋部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你也不能以办公厅主任作为自己的职业。”这就是戴高乐的规定。这一规定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受部队做法的影响,他认为军队是流动的,没有始终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军队。因此,调动是正常的,而固定是不正常的。二是他不想让“这些人”变成他“离不开的人”。在戴高乐的观点里,惟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杜绝因为长期呆在一起而产生深厚的私人情感,否则会影响工作处理的公正性。两相比较,还是保持一定距离好。

在普通人的人际交往中也是如此,我们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刻起,就已经处在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网里,在不同的关系中,我们要给彼此交往的自由,要和对方保持着不同的距离。即便两个再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也是两个独立的人,不可能合二为一,不可能真正的亲密无间。

留一点距离给对方,何乐而不为?

十个心理学效应影响你一生(心理学刺猬效应)(3)

我是叁月的小雨,欢迎关注、点赞、评论……

希望在心理学的路上与你同行。

#心理有你##心理咨询师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