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和逐鹿中原:逐鹿中原最终鹿死谁手

逐鹿中原是一个成语逐,是“追赶”的意思;鹿,是指“围捕的对象”;中原,喻“帝位、政权”,原指“黄河中下游一带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现泛指“整个中国”,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涿鹿和逐鹿中原:逐鹿中原最终鹿死谁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涿鹿和逐鹿中原:逐鹿中原最终鹿死谁手

涿鹿和逐鹿中原:逐鹿中原最终鹿死谁手

逐鹿中原是一个成语。

逐,是“追赶”的意思;鹿,是指“围捕的对象”;中原,喻“帝位、政权”,原指“黄河中下游一带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现泛指“整个中国”。

蒯(读作kuǎi)通是秦末汉初的一个辩士,长于陈述利害得失,辩才无双。

蒯通曾经是韩信的谋士。

汉四年(前203年),蒯通为韩信出“乱齐之策”平定了齐国。

当时汉王刘邦正被项羽围困于荥阳城内,荥阳城就是今河南省郑州的荥(读作xíng)阳市。

刘邦向韩信请求支援,韩信不仅没有派兵,反而自立为齐国的代理国王。

这个时候的韩信,事业如日中天:擒魏、取代、破赵、胁燕、击齐……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汉王没有办法,急忙派自己的谋臣张良前往齐国,立韩信为正式的齐王。

这时,项羽也派谋士武涉去劝说韩信。

武涉分析当下局势,说服韩信和项羽合作,谋取三足鼎立之势,被韩信拒绝了。

蒯通见韩信功高盖世,也劝他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鼎足而立。

他劝刘邦说:论您现在的功劳和威信,就连帝王国君也感到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去奖赏。您若归附了楚国,楚人不会

信任您;您若归附了汉国,汉人又会害怕您。您将何去何从呢?

蒯通说了越国大夫文种助勾践勾践称霸中原后惨遭杀害的事情,说“‘野禽殚,走犬亨;敌国破,谋臣亡。’且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

意思是说,俗话说“野鸟捕尽,猎狗就会被烹杀;敌国破灭,谋臣就将死亡”,您现在勇略震主、公高于世,真是叫人担心哪!

不知道是韩信自己觉得自己力量不够,还是真的终于汉王室;反正,韩信没有谋反,还说“汉遇我厚,吾岂可见利而背恩乎!”

蒯通游说失败,心里不安,就装疯做了巫师。

后来,刘邦平定了天下,治了韩信的罪,把他被贬为淮阴侯,又说他谋反,要处死他。

临死时,韩信长叹说:“悔不用蒯通之言!”

刘邦听了大怒,下诏书招来蒯通,气急败坏地大叫说:把他给我投入油锅炸了。

蒯通就说:“狗各吠非其主。当彼时,臣独知齐王韩信,非知陛下也。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天下匈匈,争欲为陛下所为,顾力不能,可殚诛邪!”

意思是说,就连狗都知道对忠诚于主人

。那时我是齐王韩信的部下,不知道君王您啊。秦朝不利,丢失了它的“鹿”;那时天下纷乱,人们争相去夺这只“鹿”。只是大王您有才能,把这只鹿先抢到手了,难道您要把那些追逐过“鹿”的人全都杀了吗?

刘邦听了,觉得蒯通说得有理,就把他给放了。

这个故事,在班固所著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的《汉书·蒯通传》和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中均有记载。

《汉书》、《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