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月清明前后下大雪(五一北京下雪了)

#新闻说史,史论新闻:我们从历史中学什么#

原创作者丨胡丹

5月2日的新闻:【今儿冷吗?门头沟灵山已经下雪了】从昨晚开始北京迎来一场痛快的降雨,气温也随之降低。但跟灵山比10度上下的低温真是弱爆了。在灵山脚下居民周志刚告诉记者目前当地温度才1度左右。从昨晚开始一直降雪。山下积雪约5厘米,山上将近30厘米。周志刚告诉记者,灵山在这个时候降雪并不稀奇。但这样极端的天气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周折”。“昨天上午还穿短袖,现在都穿上棉袄了。”

现代人言语轻松,兴奋中带着新奇,初夏的满山白雪,给他们带来的,只是生活的情趣。但是,要搁古代,就要警惕了,因为炎夏之雪属于灾异

北京四月清明前后下大雪(五一北京下雪了)(1)

古代正史,多设《五行志》或《灾异志》,分“金木水火土”五行分别记述各类灾异。当下雪为灾异时,记入“水”类。如《清史稿·灾异志》云:“洪范曰:‘水曰润下 。’水不润下,则为咎徵。凡恆寒、恆阴、雪霜、冰雹、鱼孽、蝗蝻、豕祸、龙蛇之孽、马异、人痾、疾疫、鼓妖、陨石、水潦、水变、黑眚、黑祥皆属之于水。”黑眚,我在前面一篇文章里简单讲过,今天讲讲雪何以成“灾异”。

北京四月清明前后下大雪(五一北京下雪了)(2)

(门头沟的雪)

(地方志中也有灾异志)

碰到灾异怎么办?那朝廷上上下下得重视了!

比如五一期间,在古代已为初夏(农历四月),北京门头沟下雪,事发深山,可能没什么灾,但构成“异”。为什么会发生灾异?古人认为,星宿、天地、自然运行失序,皆与人事有关,因为“天人之际”是密切互动的。上天与自然发生的事,仿佛一面镜子,人工作做得好,便降祥瑞,工作做差了,便降灾异。所以哪里发现了祥瑞,就该大肆庆祝(往往是臣民拍皇帝马屁附会生造的);如果发生了灾异,尤其是长期、持续、造成重大损失、令人耳目皆骇的灾异,那就是对人事过失的警告了!

这时朝廷应该重视起来,发布“修省“诏书,从皇帝到普遍臣工,都要认真反省自己的工作,看有没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发现了,加以改进;皇帝同时鼓励朝臣进言,批评朝政,而此时因为有老天爷撑腰,不必忌讳,朝臣的勇气就特别大,抛开官话套话,能集中讲许多真话。总之迅速改进工作,是为了消除灾异。

今日,不管是洪水还是大雪,岩崩还是雪崩,都不再祈祷了。但,敬畏自然的心,不可失!

北京四月清明前后下大雪(五一北京下雪了)(3)

(清代祈雪在这里)

修《清史稿》时,已是民国,可满清遗老们居然还在书里加进《灾异志》,可见他们的头脑并没有随着时代进入二十世纪(当然也有遵从“正史”体例的因素)。我翻这几卷志时,发现到了光绪年间,朝廷还在大谈灾异,既觉可笑,也觉悲哀。西方炮舰侵入国土易,而现代文明侵入国人的头脑,真是难哪!

《五行志》与《灾异志》仿佛一部流水账,都是一些简略的记事,但如果细读起来,还是能发现许多有趣味的地方(好比前日讲的黑眚)。读累了,可以去门头沟爬爬山,从夏天的城市,忽地进入雪盖白头的深山,来个“一日穿越”,也是蛮有意思的。

(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作者wohudan 授权)

作者:胡丹,网名“皇帝不称朕”,历史学者、作家,著有“揭秘大明”三部曲《大明王朝家里事儿》《大明后宫有战事》《大明那些九千岁》。皇帝不称朕(hdshuoshi),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