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掉幻想趁早冲刺(飘保持清醒强者自强)

丢掉幻想趁早冲刺(飘保持清醒强者自强)(1)

图片源于百度

“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是这部小说最被广泛流传和引用的经典,让人记忆犹新的或许还有女主斯嘉丽绿色的眼睛。

我想你一定猜到了,这部小说作品就是《飘》,是我初中时期的最爱,也是我迄今为止除教科书之外唯一读过三遍(分别是三个版本)的书籍。

我总是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际遇下,在某个突然的瞬间忽然想起它。

少年时读,是痴迷于它复杂迷离的爱情,在美国南北战争这个动荡又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显得尤为动人悲切,再加上自我青春期的懵懵懂懂,对它简直是爱不释手,能与之相并而提的大概也只有卫斯理系列了。

我还记得在另一个学校里读书的朋友在给我写的信上说(其实我们住的地方只隔了一个胡同,现在想来我真是有一个浪漫的童年),她在同学的后车座上读完了,自己也好想要一个巴特勒船长。

到了25岁后,要独立面对在社会上的生存与生活的艰难,每每再重新想起《飘》,则大多是想起作者对斯嘉丽这个大女主的刻画——作为再经典不过的独立女性代表,在沉沉浮浮的人生和好好坏坏的时局里,她是如何勇敢的去追求爱情(虽然最后发现自以为的爱人是错的),去守候与重建家园,创立自己的事业的。

她没有那么的评判和纠结,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并且能快速接受现实,勇于采取措施,不受世俗约束。当我越来越多地深入真实的生活,越多的思考就越发现这些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

斯嘉丽被作者塑造成的并非是一个完美的正面角色,她也自私狡猾充满争议。但是她仍然对于每一个想要冲破枷锁,探索自我空间,实现自我真正独立的女性都具有参考意义。感兴趣但时间并不充裕的女性,其实可以先看下电影版的《乱世佳人》。

我今年34岁了,而最近又想起了《飘》的时候,我的脑海里自然蹦出来的是巴特勒船长。在书里他说其实他和斯嘉丽是同一类人,我是非常认同的。

但是突然想起巴特勒船长,我并不是在思考“我们到底要爱 / 会爱上 跟我们同类型的人还是互补的人?”这类常常出现在情感博主的标题上的话题。爱情不需要思考,需要思考了的是婚姻。

而是因为大环境的艰难,大多数人都在艰难度日之时,四溢的消极情绪与各种旗帜鲜明又对立的评判与抱怨,这些嘈杂的声音让我又突然想起了巴特勒船长。

与斯嘉丽一样,巴特勒也不是一个完全正面的形象。战争打响,他并没有像其他有志青年一样参与到守护美国南部的军队,正相反,他做生意(我记得好像还做了军火生意)发了战争财,总之他在战争期间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和头脑赚疯了。直到在护送斯嘉丽回家的路上,他亲眼目睹了战火纷飞,让人们流离失所血肉横飞的惨状才突然决定放弃护送斯嘉丽,转而投入一场注定失败战争。

总之无论世事如何,他该逛妓院逛妓院,该做生意做生意。时而正直严肃,时而无赖顽痞,不受他人评论的裹挟。他当然也会为善良宽容的眉兰妮捐出自己的婚戒支持战争而感动,他尊重她,但他似乎并要求自己这么高尚。他似乎常常把自己放在了局外人的角色,或许正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渺小。

他冷静、敏锐,独到,基本不会被别人带节奏,也没有文人绅士如扎西里的矛盾与挣扎。

事实上,小小老百性在大环境中的力量的确是渺小的,所以与其忧虑宏观环境的恶化不如沉下来在自我微观的生活上做持续的努力和改善。多关注自己能量范围内的活动,而一切的人类活动都有带来商业机会的可能。

我今天早上看到有个自媒体人写到:

“键盘侠吵着支持乌克兰还是俄罗斯的时候,卖支持乌克兰周边产品的和买俄罗斯货币的,都赚疯了。

疫情第三年,大家都觉得生存艰难,可是做外汇交易的朋友,说今年特别好赚钱。”

深以为然。

接纳现实,在既有的现实情况下多找对策,从自己实际具备的条件和资源出发,看自己能做什么。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说要像白瑞德.巴特勒船长一样去发战争财,而是普通人要在危机中寻找自我安身立命的机会,保持乐观不被他人带节奏,我相信不管大环境再怎样差,永远都有赚钱的机会,只是这个机会是不是你而已。

正如那个自媒体人说的 “少争对错,多讨论对策”,不要把一切问题都归结于疫情,战争,客观大环境,保持清醒,强者自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