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陕西省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高频考点汇总(2022年陕西省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高频考点汇总)

2022年陕西省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高频考点汇总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中国史部分——政治史

1.先秦的政治制度

①分封制:特点是地方分权。

②宗法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体现家国同构和家国情怀。

2.从秦到清的政治制度

①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秦郡县制;汉推恩令;元行中书省。中央集权呈强化趋势。

②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汉内外朝制;隋唐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宋二府三司;明废丞相、设内阁;清军机处。君主专制呈强化趋势。

3.近代的不平等条约

①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②体现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条约《马关条约》;

③破坏最大、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辛丑条约》。

4.太平天国运动

①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②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5.五四运动(1919年)

①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②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7.遵义会议(1935年):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

8.抗日战争(1931——1945年)

①抗战以来第一次胜利是平型关大捷;

②抗战初期最大胜利是台儿庄战役;

③敌后战场的重大战役是百团大战;

9.解放战争(1946——1949年)

①战略反攻的标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②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③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被推翻渡江战役。

10.新中国的民主制度建设

①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

11.新中国外交

①建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另起炉灶”;

②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

二、中国史部分——经济史

1.中国古代的农业

①劳动工具:春秋战国出现铁器牛耕;唐代曲辕犁。

②农业经济的特点:精耕细作、小农经济。

2.中国古代的商业

明清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

3.洋务运动

中国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①出现: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②短暂春天(1912——1919年),客观原因:“一战”;

5.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6.经济体制改革

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城市: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③市场经济始于1992年。

7.对外开放

①最早设立经济特区的省份是(广东、福建);

②第一个经济特区是(深圳)。

8.近代服饰变迁的特点是中西合璧。

三、中国史部分——思想文化史

1.百家争鸣

①儒家:孔子仁和礼,孟子仁政;

②道家:老子无为而治;

③法家:韩非子法术势;

④墨家:兼爱非攻。

2.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标志着儒学确立正统地位。

3.宋明理学

①理学:代表二程(程颐和程颢)、朱熹;主张“理”是万物的本原;

②心学:代表陆九渊、王阳明;主张“心”是万物的本原。

4.明清进步思想

①王夫之:朴素唯物思想;

②顾炎武:经世致用;

③黄宗羲:反君主专制。

5.西学东渐

①地主阶级抵抗派: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创立民国)、民生(平均地权);

⑤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倡民主科学、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学;无产阶级提倡马克思主义。

6.秦统一后的文字是小篆;

7.现代科技、文艺和教育

①“双百方针”:1956年提出,文艺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②教育:1977年恢复高考,1995年科教兴国。

四、世界史部分——政治史

1.罗马法

①成文法的标志:《十二铜表法》;

②体系完备的标志:《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2.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缺陷:少数人的民主;

3.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

①英国:不流血牺牲的政变“光荣革命”,权力中心议会;

②美国:宪法1787年宪法,政体民主共和,宪法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③法国:民主共和进程具有艰难、曲折性;

④德意志:政体君主立宪,保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4.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①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

②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③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建立的标志:十月革命,苏维埃政府诞生。

5.多极化趋势

①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

②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呈多极化趋势发展,表现为一超多强。

五、世界史部分——经济史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①新航路开辟:迪亚士到达好望角,哥伦布到达美洲,达伽马到达印度,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导致欧洲出现价格革命(通货膨胀);

②殖民扩张:三角贸易有利于扩展世界市场,也给非洲带来灾难;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率先完成的是英国,出现机器工厂,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①经济危机:1929——1933年;

②罗斯福新政:工业蓝鹰行动,以工代赈缓解就业压力,实质是国家干预经济。

3.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改革

①十月革命后,苏俄面临内忧外患,为此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②为摆脱战时共产主义出现的问题,列宁采取新经济政策;

③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

4.经济全球化

①欧盟:具有政治和经济双重性质,是目前世界经济中最成功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

②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

六、世界史部分——思想文化史

1.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①古希腊: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文艺复兴:核心人文主义;

③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因信称义”;

④启蒙运动:核心理性主义,卢梭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2.世界科技和文艺

①牛顿:标志人类科学时代开始的是经典力学;

②达尔文:《物种起源》标志生物进化论的诞生;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一、中国史部分——政治史

1.秦朝创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

2.三省六部的主要作用?

①三省之间分工明确,相互牵制;②分割相权,加强皇权;③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

3.明清中央机构的新变化?明清君主专制发展的总趋势?

新变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总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4.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赠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等部分失地,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中国抗日战争推动中国革命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基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④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有利于世界和平。

5.新中国初期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

法制: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82年,全国人大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6.50年代、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50年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日内瓦会议,1955年万隆会议。

70年代:1971年重返联合国,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改革开放以来: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二十国集团等国际或地区组织。

二、中国史部分——经济史

1.明中叶以后,我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其特征是什么?明清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是什么?

特征:雇佣关系;原因: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

2.宋代货币的变化?这种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市”有何发展?

货币变化:出现纸币,交子。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需求的增加。

发展:坊市(空间)界限打破,时间(早市、夜市昼夜交替)限制打破,政府管理放松。

三、中国史部分——思想文化史

1.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

背景:①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水平进步,井田制逐步瓦解;②分封制逐步瓦解,礼崩乐坏,诸侯争霸;③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④士阶层的崛起。

代表人物: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子;墨家:墨子等。

2.董仲舒儒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汉武帝采纳他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产生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主要内容: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三纲五常等。

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主要影响:①有利于巩固大一统;②儒家思想居政治统治地位;③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3.理学认为的世界本原是什么?理学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脊梁”。

本原:理。原因:理学有利于中华民族注重气节、注重道德、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民族精神的形成。

4.近代西学东渐的主要派别及主张?有何趋势?

派别及主张: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激进派:民主、科学;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

趋势: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

四、世界史部分——政治史

1.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机构?特征是什么?

机构:公民大会,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陪审法庭)。

特征:轮番而至,人民主权(主权在民),直接民主。

2.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

三权分立(分权制衡),人民主权,联邦制。

3.近代英、美、法、德的政体分别是什么?他们的共性是什么?

英国、德意志:君主立宪;美国、法国:民主共和。

共性: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4.两极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美苏对峙的主要措施?

主要原因:①二战后,美苏实力雄厚,势均力敌(或二战后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政治大国);②美苏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③美苏国家利益冲突。

措施:美国:“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或欧洲复兴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或北约。苏联: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华约。

5.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冲击两极格局的主要国际力量?

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或第三世界的兴起;中国的崛起等。

6.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强化的表现?

一超多强。一超:美国。多强:欧盟,俄罗斯,中国等。

五、世界史部分——经济史

1.两次工业革命使交通工具出现了哪些新成果?

火车机车、汽船、汽车、飞机。

2.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举措?新政的特点?

危机特点:时间长、破坏力大、范围广。

举措:①整顿金融: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②工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③农业:通过《农业调整法》;④社会救济:推行“以工代赈”;⑤社会立法,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指导法》。

新政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构成?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WB、IMF、GATT构成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4.谈一谈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全球化不可避免。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一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有利于吸引先进技术和设备,有利于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开拓国家市场。另一方面,会不可避免的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因素和风险。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全球化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因此全球化会导致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当抓住机遇,同时积极构建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六、世界史部分——思想文化史

1.文艺复兴的核心及产生原因?

核心:人文主义;

产生原因: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②新兴资产阶级壮大;③保留了丰富的古希腊、古罗马遗存;④教会的黑暗统治。

2.宗教改革产生的原因?

①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德意志民族主义高涨;③罗马教廷的黑暗统治激化了德意志民族矛盾;④文艺复兴解放思想。

3.启蒙运动的核心及影响?

核心:理性主义。影响:①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②培养革命家,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③启发了人民反封建的意识;④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⑤推动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

4.牛顿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和影响?

成就:三大定律(经典力学)。

影响: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推动欧洲和世界科学与哲学的发展。

2022年陕西省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高频考点汇总(2022年陕西省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高频考点汇总)(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