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残奥会外国选手(北京冬残奥会上)

北京冬残奥会的赛场上

有这样一群女孩

尽管她们身有残疾

却勇敢、坚强、乐观

在命运的冰雪荒原上不断前进

最终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鲜艳花朵

勇敢的她

“姐就是女王,自信放光芒!”接受采访时,朱大庆听到身边队友们唱起这句歌,俏皮地作势撩撩头发,姑娘们都笑了起来。

3月5日,中国选手朱大庆在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女子滑降(视障)比赛中,以1分21秒75的成绩夺得亚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赢得本届冬残奥会首枚奖牌。

北京冬残奥会外国选手(北京冬残奥会上)(1)

尽管有视力障碍,但朱大庆并不自卑,整个人十分活泼开朗。令人完全想不到,这位32岁的老将的职业生涯如此坎坷。

2003年一次偶然机会,朱大庆参加了中国残联的运动员选拔,成了一名残疾人田径运动员。在2007年第七届残运会上,她分别拿到100米、200米和400米三块金牌。

然而,18岁时却因伤错过2008年北京残奥会。14年后,她终于再次迎来了在北京参加残奥会的机会。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是熟悉的田径赛场,而是天差地别的高山滑雪。作为视障人士,从事如此高速的运动,无疑需要更大的勇气。

北京冬残奥会外国选手(北京冬残奥会上)(2)

在前些天的训练中,朱大庆以时速120公里的速度不慎撞向旗门,尽管受伤不算严重,但也影响了她在比赛中的发挥。

“我觉得面对困难比面对遗憾简单,所以如果我把所有的困难都简单化,那么我觉得什么样的‘沼泽’我都可以蹚过去。”她说。

不服气的她

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杨洪琼振臂高呼:“中国万岁!”

杨洪琼在本届北京冬残奥会上,已经收获两块金牌。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她有个外号叫“杨美娇”。

原本是轮椅篮球选手的她,在跨界进行滑雪训练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不适应,杨洪琼成了队里摔跤最多的选手之一。所以教练就给她起了一个外号——杨美娇,谐音“杨每跤”——杨洪琼每天摔一跤。

北京冬残奥会外国选手(北京冬残奥会上)(3)

在去年的全国残运会上,杨洪琼发挥失常,成绩并不算出色。这让她一度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但心里的“不服气”又把她拉回了赛场,最终在冬残奥会完美绽放。

体育不仅让杨洪琼有了为国争光的机会,也让她的性格有了转变。“无论是轮椅篮球还是越野滑雪,体育改变了我的性格,我之前不愿与人交流,自从练了体育,整个人都变得开朗了,现在甚至可以逗笑身边人。”

自信的她

张梦秋在北京冬残奥会颁奖典礼上的发型,成为了最近两天微博上讨论量不小的话题。本就长相甜美的她,扎着两个“桃心双马尾”登上领奖台,自信又美丽。

北京冬残奥会外国选手(北京冬残奥会上)(4)

很多网友都表示:小姐姐,求个教程!

但自信美丽的张梦秋,也曾经在职业生涯中受过不少苦。因为身体原因,张梦秋的反应速度比其他人慢。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学会的动作,她需要花两三倍的时间才能掌握。

但张梦秋有股不服输的劲,在刻苦训练、反复琢磨技术动作之后,她的成绩越来越好。

北京冬残奥会外国选手(北京冬残奥会上)(5)

张梦秋在北京冬残奥会女子残奥高山滑雪滑降站姿组比赛中摘银,赛后,她说想把奖牌换成金牌。果然,不久后她就在残奥高山滑雪女子超级大回转站姿比赛中摘得金牌。

坚强的她

3月8日下午,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残奥冰球小组赛在国家体育馆举行,中国队以6比0战胜意大利队。其中,38岁的队员于静是北京冬残奥会残奥冰球赛场唯一的女球员,于静也成为中国第一位、世界第三位角逐冬残奥会冰球赛场的女运动员。

北京冬残奥会外国选手(北京冬残奥会上)(6)

来自山东青岛的于静,6岁时因病导致左下肢部分功能缺失,但从小就喜欢体育的她,经常和男孩子们一起玩比赛。

一直相信“人生不设限”的于静,曾从事了击剑、射箭、排球、篮球等运动,还成为山东省女子轮椅篮球队的队长。2019年,36岁的她又改学残奥冰球,并辞去工作,全力备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

北京冬残奥会外国选手(北京冬残奥会上)(7)

赛后,于静说:“我也想让全世界的观众,看到我们中国女性的这种坚强。看到我在赛场上跟男队员一起比赛PK,会激励鼓舞全世界的女性残疾朋友,喜欢冰雪项目的,知道残奥冰球允许女队员参与,她们也会勇敢地、越来越多人参与到其中来。”

“她”们是北京冬残奥会上最美的风景!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综合自中新网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等

编辑/陶寅生

审签/乔虹

监制/席淑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