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不是曹雪芹(多方位史料证实)

曹雪芹亲历抄家事件,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不是曹雪芹?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不是曹雪芹(多方位史料证实)

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不是曹雪芹

曹雪芹亲历抄家事件

丁以华

封建社会,皇权至上,无论何人遭到当朝皇帝抄没家产的处罚,那都是一场万劫不复的灾难。少年时代的曹雪芹曾亲身经历残酷的抄家事件,切肤之痛没齿难忘。故而,《红楼梦》着墨抄家文字颇多,且情真意切,如诉如泣,这是曹雪芹隐存不堪回首的被抄家往事。

. 江南甄家惨遭抄家

抄家是古代很常见的一种刑法,也是一项毁灭性的处罚。江南甄家遭受抄家打击。抄家之后,甄氏家族瞬间没落,家中的财产全归朝廷掌控,家族成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贾探春获悉甄家被抄的信息。甄家被皇帝下旨查抄,是因内部抄拣而引起的,贾探春已有所耳闻。可眼下,大观园内也开始实施严厉内部抄拣,贾探春不仅有强烈抵触情绪,还感到后果非常严重。她向领队的王熙凤表明自己的看法:“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第七十四回)

尤氏掌握甄家被查抄的确切消息。尤氏是宁国府掌门人贾珍的续弦。贾珍从朝廷官报中了解甄家被抄没家私的案情,晚上回到家中,同夫人尤氏谈起这件事。第二天,尤氏又将这一信息告诉了身边的几位老嬷嬷。“昨日听见你爷说,看邸报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怎么又有人来?”(第七十五回)

贾母也获知甄家被查抄的消息。尤氏从李纨家出来,赶到贾母住所,看见王夫人正在向贾母汇报甄家被查抄的情况,贾母听后显得极不耐烦。“尤氏等遂辞了李纨,往贾母这边来。贾母歪在榻上,王夫人说甄家因何获罪,如今抄没了家产,回京治罪等语。贾母听了正不自在,恰好见他姊妹来了,因问:‘从那里来的?可知凤姐妯娌两个的病今日怎样?’尤氏等忙回道:‘今日都好些。’贾母点头叹道:‘咱们别管人家的事,且商量咱们八月十五日赏月是正经。’”(第七十五回)

遭到抄家的甄家人真是可怜兮兮。抄家通常附带一些极刑,如一个人犯大逆不道的罪,或是类似的重罪,通常都会被判决抄家,如果罪行严重,不仅自己家被抄,连带整个家族的都要抄家。抄家并不仅仅是针对一个家庭的财产,同时还有家庭中的人员,连买来的丫鬟都要受到处罚。尤其是受到抄家的女人,要么为奴为娼, 要么流放边塞等,总之,女人的结局大都惨不忍睹。因此,从被抄家的女人的表情上能够看得出其惨状。甄家被查抄了,有几位女人急匆匆来到荣国府,她们的心情无比沉重,气色难看到了极点,面部表情如同死人一般。老嬷嬷对尤氏说:“正是呢。才来了几个女人,气色不成气色,慌慌张张的,想必有什么瞒人的事情也是有的。”(第七十五回)

荣国府贾家亦未逃脱被抄家的厄运

荣国府内部查抄是刀刀见骨。荣国府内部人事关系复杂,百弊丛生,如服侍贾宝玉的小丫鬟坠儿偷平儿的手镯,又如贾惜春房中的丫头入画与外人有私情等。围绕家政执掌和宗族继承权,各方势力展开了殊死的争夺战。因此,府内每时每刻都存在利害冲突的可能,赵姨娘为贾环争取家族继承权,买通马道婆,暗施魔法,险些令贾宝玉等人丧生。由于矛盾尖锐,彼此间相互不信任,水火不容,最终爆发内部大查抄行动。

造成此次大查抄的导火索是王夫人丢失物品。王夫人的房间忽然不见了许多东西,像胭脂水粉等物品,没用过就不见了,后来经过多方的侦查才发现,原来都是内部出现了内鬼所偷的。此次查抄行动真刀真枪,翻箱倒柜,连亲情也顾不上,正如探春所说:“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第七十五回)正因内部矛盾不可调和,为日后抄没荣国府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诚如探春所说:“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来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荣国府被抄家在劫难逃。《红楼梦》前八十回未见查抄荣国府的文字,程高续书也遗失了荣国府“抄没”案卷。查抄荣国府的场景绝对暴力。古代皇帝享有一言九鼎的绝对权威。一旦皇帝下达抄家命令,执行者无不竭尽所能,务求抄检一干二净,其中不乏使用严刑逼供的手段。被执行者面对凶神恶煞的官差,毫无还手之力,任人宰割,苦不堪言。江南甄家被查抄是已知的事实,荣国府有没有被抄家呢?这是一个待解之谜,又是一个必解之谜。

荣国府被抄家是探秘“真事隐”的重要一环,它关系到作者所采用素材来自哪一家的大问题。换言之,就是被还原后的“真正之家”必遭此劫。因此,全力查找荣国府被查抄的线索显得尤为重要。从哪里入手才能奏效呢?要么从脂批中找,要么从畸批中找。笔者经过认真搜检,从畸笏叟批语中发现“抄没”两字。“抄没”即查抄没收。“抄没”虽仅两字,却是一条铁证,荣国府被抄家的真相立即浮出水面。第二十七回有条庚辰眉批:“此系未见‘抄没’、‘狱神庙’诸事,故有是批。丁亥夏。畸笏。”

江南甄家和荣国府贾家影射江宁织造府曹家

《红楼梦》自问世以来,曹雪芹描写的江南甄家和荣国府贾家是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江宁织造府曹家?学界争论已是旷日持久,谁也说服不了谁,且越来越激烈。从目前情况来看,已经无人能从外围取得令人信服的证据,也只能回归文本中进行“追踪摄迹”。

令笔者感到惊喜不已的是,《红楼梦》保存着一份完整的江宁织造府“影像”资料。曹雪芹在第五回提到“水中月”和“镜中花”,而产生上述两种现象必须有前提条件,一是天上悬挂一轮月亮,水中才会产生月影;二是镜外摆放真花,镜中才会出现花影。运用“推理法”所显现江南甄家和荣国府贾家确系曹家,人们既能看到真月和真花,还能寻到月影和花影。“甄”谐音“真”,“江南甄家”,即位于江南地区的某个真正之家。

第一处在第十六回:“还有如今现在的江南甄家,好热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所见,告诉谁谁也不相信。”历史上的真相是,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共有六次南巡,其中四次以江宁织造府作为行宫,均由曹雪芹祖父曹寅亲自安排接驾。

第二处在第七十五回:“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历史上的真相是,雍正六年(1728年),雍正皇帝命令江南总督范时绎查抄曹家家产,并以“骚扰驿站”等罪名逮捕江宁织造曹頫,押解京城。那位锒铛入槛的曹頫就是曹雪芹亲叔叔。

上述两项重大历史事件已被官方记录在案。常言道:孤证不立。再从文本里搜集一条江南甄家从事织造的证据至为关键。奇迹发生在第五十六回,曹雪芹间接出示一份江南甄家就是“江南的织造府”的证明材料。江南甄家赠送荣国府大批礼物,这些礼物全是皇家使用的织物,故而证明江南甄家就是“江南的织造府”。林之孝的老婆说: “江南甄府里家眷昨日到京,今日进宫朝贺。此刻先遣人来送礼请安。说着便将礼单送上去,探春接了看道是:‘上用的妆缎蟒缎十二匹,上用杂色缎十二匹,上用各色纱十二匹,上用宫绸十二匹,官用各色缎纱绸二十四匹。’”江南甄家送的礼全部是“上用、官用”的绸缎纱,“上”即皇上,“上用”当然是皇上用,由此判定,江南甄家必是江南地区某个织造府。

当时江南地区有杭州、苏州和江宁三处织造府,江南甄家是不是江宁织造府还须打个问号。若将“四次接驾”“调京治罪”同“江南的织造府” 三条特定信息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证据链,锁定目标也只能是江宁织造府曹家。江南甄家的问题解决了,荣国府贾家的职业也是皇家织造吗?答案又是十分肯定的。曹雪芹非常巧妙进行了最必要和最充分的暗示。

其一,贾宝玉计划建造制衣厂是一条证据。第二十六回,贾宝玉制定的长远发展战略竟与做衣服有关。“……昨儿宝玉还说,明儿怎么样收拾房子,怎么样做衣裳,倒象有几万年的熬头。”

其二,刘姥姥在荣国府亲眼见到“软烟罗”又是一条重要证据。第四十回,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亲眼目睹贾府库房有“软烟罗”等织品,贾母向刘姥姥一再声称此物远胜“如今的上用内造”。“上用内造”,即皇上用内务造。“上用内造”足以证明荣国府就是皇家织造府。

其三,晴雯带病补好“雀金裘”更是不可或缺的一条铁证。自隋唐起,雀金裘就是皇帝的专利品。第五十一回,贾宝玉身着一件来自俄罗斯的雀金裘外出,不慎将它烧了一个洞。为防被贾母发现,只有在天明前将雀金裘修补好。贾宝玉原计划让街上“织补匠、能干的裁缝”代劳一下,谁知他们无人认得此物,修补之事也就无从谈起了。形势越来越严峻。重病在床的晴雯主动请战,从荣国府里找出“金线”和“金刀”等器材器具,按程序操作,加班加点,终于在天明前将其补好了。荣国府为何保存“金线”专用材料?为何保存“金刀”等专用工具?府内一个小小的仆人为何比那些“织补匠、能干的裁缝”厉害得多,不仅能识得“雀金裘”,还完成艰巨性修补任务?

以上事例充分表明,荣国府必定是皇家织造府。另文本中已经确定荣国府坐落南京。云开雾散见光明,史上符合上述特征的家庭独一无二,除曹雪芹一家外别无他家,也与江南甄家完全重合。故而得之,《红楼梦》主要素材确实来自曹家。据史料记载:曹家先后有三代四人在江宁织造府担任一把手达五十八年之久。由此可以看出,曹雪芹利用《红楼梦》叙述家事证据确凿。

出示查抄曹家的史实资料

为接待康熙皇帝南巡,曹寅举全家之力大操大办,并且动用了国库巨额资金。由于欠朝廷银子过多,从曹寅起至曹頫止,曹家几代人未能偿还清。雍正皇帝虽曾宽限三年偿债期限,但曹頫仍然无法做到如期还款。雍正皇帝龙颜震怒,下达了一道查抄曹家的圣旨。曹家遭到严厉的抄家处罚,曹氏家族瞬间崩溃。关于此次抄家有稽可查。

雍正皇帝对此次抄家行动作了周密部署。雍正五年(1727)十二月二十四日,雍正皇帝亲自下达查抄曹家命令,指定江南总督范时绎负责执行。“江宁织造曹頫,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朕屡次施恩宽限,令其赔补。伊倘感激朕成全之恩,理应尽心效力,然伊不但不感恩图报,反而将家中财物暗移他处,企图隐蔽,有违朕恩,甚属可恶!著行文江南总督范时绎,将曹頫家中财物,固封看守,并将重要家人,立即严拿;家人之财产,亦著固封看守,俟新任织造官员隋赫德到彼之后办理。伊闻知织造官员易人时,说不定要暗派家人到江南送信,转移财产。倘有差遣之人到彼处,著范时绎严拿,审问该人前去的缘故,不得怠忽!”(故:284号 )

有条不紊的实施此次抄家行动。雍正六年(1728)正月,范时绎对曹頫家产实施查封,曹頫遭法办。二月初二,隋赫德走马上任,立即着手清点和接收。三月初二,隋赫德如实向雍正皇帝奏报查抄的具体情况:“查其房屋并家人住房十三处,共计四百八十三间;地八处,共十九顷零六十七亩;家人大小男女,共一百四十口;余则桌椅、床几、旧衣零星等件及当票百余张外,并无别项,与总督所查册内仿佛。又家人供出外有欠曹(頫)银,连本利共计三万二千余两……查织造衙门钱粮,除在机缎纱外,尚空亏雍正五年上用、官用缎纱并户部缎匹及制帛浩敕料工等项银三万一千余两。奴才核算其外人所欠曹(頫)之项,尽足抵补其亏空……”(故:286号 )

《刑部移会》记载此次查抄情况。雍正七年(1729)七月二十九日,据《刑部移会》载,根据雍正皇帝的旨意,刑部将曹頫在京城家产人口以及江宁家产人口全部赏给隋赫德。“查曹頫因骚扰驿站获罪,现今枷号。曹頫之京城家产人口及江宁家产人口,俱奉旨赏给隋赫德。”

雍正皇帝接到抄家报告后大失所望。雍正皇帝从严治吏,以铁腕著称,连查办皇亲国戚案件也从不心慈手软。他在位期间,被查抄官员不计其数,从而获得一顶“抄家皇帝”的桂冠。雍正皇帝亲自指挥查抄曹家行动,因为没有搜到预期的赃款赃物,从而宣告抄家计划失败。这也是曹頫得以保留一条性命的最主要原因。当这位“抄家皇帝”见到少得可怜的财产清单时,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竟而产生了同情曹頫之意。从《永宪论续编》一书中可查到这一历史真相。《永宪论续编》是清代萧奭所著,从康熙六十一年(一七二二年)起至雍正六年(一七二八年)止,萧奭较完整记录七年间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著者虽有官方的立场,但以同时代人记载同时代的事,他相对还是公正客观的。《永宪论续编》清晰记录了这一幕:当雍正皇帝接到查抄曹家的报告时,他的面部表情是“恻然”。恻然的解释是哀怜貌、悲伤貌。“封其家资,止银数两,钱数千,质票值千金而已。上闻之恻然……”

雍正皇帝下旨查抄曹家,直接导致曹氏家族一败涂地的结局,曹雪芹的人生命运也因此次抄家而发生逆转。因为曹雪芹亲历抄家事件,其悲其惨刻骨铭心,所以描写此情节做到了入木三分。他运用打埋伏战术将整个抄家事件隐藏在文本中,由此可见,“故将真事隐去”并不是曹雪芹虚妄之说,则更加证实《红楼梦》是部“真事隐”著作。诸如此类的事例文本中不胜枚举,后人既不能埋怨曹雪芹没有明示,也不要怀疑曹雪芹有所忽略,只不过是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未做到用心理会罢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