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将之战(历史上实力悬殊的十大战役)

综合排名,还要排名综合双方实力的对比,当然俘虏优于全歼,全歼优于大败,大败优于几百理论,不详的以证据不足不上榜。

TOP、10 赤壁之战

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将之战(历史上实力悬殊的十大战役)(1)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曹操方面,《三国志·吴主传》注引的《江表传》里记载曹操赤壁之战之前有给孙权一封书信,信中称曹军有八十万,《周瑜传》中记载曹操占据荆州后,得到水、陆军数十万,具体数目不详。周瑜在对孙权将曹操的兵力估到二十多万。孙吴鼓吹曲《伐乌林》则记载曹操“舟车十万”。

联军方面,孙权调给周瑜兵马三万,诸葛亮在劝说孙权抗曹时说刘备有兵马二万人。所以,赤壁之战双方实际交战兵力,孙刘联军最多五万人,曹操有十万到二十万人,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

TOP、9 白沟河之战

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将之战(历史上实力悬殊的十大战役)(2)

明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在靖难之役中,燕王军队与建文帝军队在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容城、定兴一带)进行的作战。

明建文二年(1400年)年四月,建文帝军大将军李景隆率军60万人,号称百万人,进抵白沟河,谋攻燕王朱棣官邸所在地北平(今北京)。燕王闻讯,率马步军30万人迎战。二十四日,燕师自苏家桥(今河北保定东北)循河而进,遭到建文帝将平安所部万余人伏击,先锋官平安及大都督瞿能父子督师奋战,所向披靡。燕师死伤惨重,引军而退。次日,朱棣复率军渡河求战,平安所部击败燕后军将领房宽部,降将陈亨中伤而逃。朱棣率精锐数干人冒矢突入阵中,杀伤建文帝军队甚众。是时,李景隆突然挥师绕出燕师背后,实施前后夹击。

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将之战(历史上实力悬殊的十大战役)(3)

燕王三易其马,矢尽挥剑作战,几被瞿能所获。傍晚,瞿能复率兵搏战,俞通渊、指挥滕聚也领兵赴战,燕师惊惧。时适旋风骤起,吹折李景隆将旗,军中为之相视而动。遂乘机以精骑突出绕其后乘风纵火,挥师猛攻,斩杀瞿能父子及俞通渊、滕聚等将领,平安为朱能所败,建文帝军队溃散,死伤10余万人。燕师追至月样桥,再败其军,杀溺蹂躏死者数万人。李景隆率余众逃往济南。

白沟河之战是决定性的战役。此后,建文帝再也组织不起来大规模的军事征讨。朱棣由此转守为攻,取得战事上的主动。

先败后胜,难能可贵啊!

TOP、8 鄱阳湖之战

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将之战(历史上实力悬殊的十大战役)(4)

鄱阳湖之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

此战,朱元璋乘陈友谅军久攻坚城受挫,分兵据守鄱阳湖口,先断其退路;继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歼其主力;后水陆截击,全歼陈军于突围之际。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

朱陈之战的关键战役鄱阳湖水战直接导致决战阶段结束,它本身是导致明王朝建立的一系列发展中的关键性事件。陈友谅之死和他的大部分舰队的被毁或被俘,使朱元璋取得了他在1362年的挫折中未曾得到的完全的胜利。

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将之战(历史上实力悬殊的十大战役)(5)

在此以前,明军一直在与在事实上或潜力上占优势的汉军作战,同时还要对付东面吴军进攻的危险。眼下,由于陈友谅已被消灭,明军能够马上着手吞并江西,并最后拿下湖南和湖北。明的人口因此扩大了两倍,长江地区在1360年的那种持久不决的势均力敌的局面就被排除了。

朱元璋在此战中仅用20万无论是军备还是素质都不如陈友谅水军全歼了劲敌陈友谅的60万大军,此战陈友谅集团彻底覆灭。

TOP、7 兖州之战

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将之战(历史上实力悬殊的十大战役)(6)

兖州之战发生在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东郡太守曹操在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地区击败黄巾军的作战。此战,曹操以少胜多,不仅取得了兖州根据地,而且收编精兵数万,成为曹操的基干部队,为曹操尔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曹操攻黄巾于寿张,但未能取胜。曹操改革军制,严正军令,激励将士。他认识到叛军靠劫掠养活自己,并没有稳定的补给线。因此,他突袭叛军,阻止其劫掠,取得最终胜利,迫使叛军北退。曹操追击叛军并再败叛军于济北。包括10万百姓在内的30万黄巾军投降曹操。曹操改编降卒,组建青州兵,并完善屯田制以使百姓能养活自己和军队。

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将之战(历史上实力悬殊的十大战役)(7)

以数万军队对抗数十万,还能俘虏30万军队,改编为青州兵,也堪称以弱胜强的典范之作了。

TOP、6 阴晋之战

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将之战(历史上实力悬殊的十大战役)(8)

阴晋之战发生于前389年,秦国起兵50万讨伐魏国西河郡,被郡守吴起以少胜多击败秦军的著名战争。

魏国占有河西地区后,成为秦国东进的心腹大患,此后秦国多次进攻该地区,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施行此法三年后,秦国于前389年再次调集五十万大军大举进攻西河郡,数万魏军立即不待命令自行穿戴甲胄要求作战。吴起请魏武侯派他率领五万名没有立过功的士兵反击秦军。武侯同意并加派战车五百乘、骑兵三千人。作战前一日,吴起命令三军:“诸吏士当从受敌车骑与徒。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翌日,秦魏两军于阴晋大战,因魏军士气高昂、将士用命,终于以五万魏军打败五十万秦军,成功保住河西。

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将之战(历史上实力悬殊的十大战役)(9)

此战,虽面对强大的秦军,但吴起通过激励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魏军士气,显著地增强了战斗力。并以少数精兵击败了十倍于己的秦军,保卫了河西战略要地,有效地遏制了秦军东进的势头。这场战役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五万没有立过功的士兵(等于新兵),对抗五十万虎狼秦兵,还能将秦兵大败!只能说,吴起的军事指挥能力,堪称奇迹!

TOP、5 彭城之战

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将之战(历史上实力悬殊的十大战役)(10)

彭城之战在汉高帝二年(西元前205年)四月发生,是楚汉战争其中一场大战。彭城一战,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楚军依靠项羽坚毅果敢的指挥,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56万之众,歼灭刘邦主力,使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机局面,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此时,项羽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中。

一、面临两线作战。齐国尚未平定,回师救楚,则腹背受敌。

二、兵力的极大悬殊。刘邦诸侯联军56万人,规模空前宏大。项羽此时全部兵力不详,但是必然远少于56万。

三、后方沦陷,孤军深入。此时项羽楚地尽失,没有根基地的孤军只能速战速决。

四、远离战场,长徒奔波。敌人则以逸待劳,利用防御工事抵抗回师楚军。

五、盟友背叛,政治大环境陷入极度孤立的状况。

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将之战(历史上实力悬殊的十大战役)(11)

面对如此险恶的政治,军事环境,项羽制订了一个大胆的战略计划。留下诸将攻齐,自率精骑三万疾驰南下,由鲁瑕丘击破樊哙等军后,即在胡陵至肖县采取包围闪击。肖县东南有刘邦兵数营扎住。项羽军夜间抵肖,利用拂晓,由西向东反击汉军侧背,早晨开始进攻,与汉军展开大战,中午便大破汉军。汉军对项羽军的突然袭击,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自相践踏,乱作一团,被项羽军于彭城近郊斩杀10余万人。

刘邦大败,项羽从后追击,汉兵在谷、泗水二水(谷水,系雎水支流,在彭城南六十里,今安徽符集附近;泗水在彭城东近郊)被歼十余万。刘邦继续南走,想利用彭城南吕梁山区以资抵抗,但因项羽的猛烈追击而不能立足,又杀毙几万。项羽军追击汉逃兵至灵壁(今安徽宿州灵壁城)以东的睢水上,再斩杀汉军10余万人。刘邦军逃入睢水,溺死者不计其数,“睢水为之不流”。项羽军将刘邦及其残部包围了三层,正待聚歼之际,忽然西北大风猛袭而来,飞沙走石,树木连根拔起,一时间天昏地暗,吹打得项羽军阵营混乱。刘邦趁此机会,仅带10余名骑兵突围而逃。其父、其妻被楚军俘获,汉军几乎全军覆灭。

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将之战(历史上实力悬殊的十大战役)(12)

此役汉军元气大伤,几乎全军覆没,依附于刘邦的诸侯纷纷背汉投楚。刘邦只好收集残部,退守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楚汉之间的争斗从此变得更为剧烈残酷。

项羽才是堪称“闪电战”的始祖好不好!三万楚军强攻五十六万精锐汉军,歼灭20余万,最终汉军仅余十余名骑兵逃脱,连父亲和老婆都被俘虏了。

TOP、4 淝水之战

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将之战(历史上实力悬殊的十大战役)(13)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将之战(历史上实力悬殊的十大战役)(14)

双方统帅和兵力:苻融率25万先锋军队。苻坚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共112万大军。

东晋以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

这实力对比,8万对112万,无语吐槽了,没了王猛的苻坚就是个渣渣。

TOP、3 护步达冈之战

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将之战(历史上实力悬殊的十大战役)(15)

金收国元年(辽天庆五年,1115年),在金辽战争中,金军追击大败辽军主力于护步答冈(今黑龙江省五常西)的战略决战。此役,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此战,阿骨打歼灭辽军七十万,辽国主力尽灭。

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将之战(历史上实力悬殊的十大战役)(16)

当时阿骨打才2万军队,辽国有70万大军,单兵实力相差无几,都是游牧民族,但是辽国军队几乎全灭,也是醉了,这辽国统帅该是有多脑残?这比苻坚败给谢玄还凄惨啊!

TOP、2 昆阳之战

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将之战(历史上实力悬殊的十大战役)(17)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今河南省叶县),故称为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和未来中原王朝数百年的国运,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决战。

昆阳之战中,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昆阳之战不但是刘秀击败王莽的关键一战,同时也为刘秀日后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明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这样赞扬昆阳之战中的刘秀:“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平”。

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将之战(历史上实力悬殊的十大战役)(18)

昆阳之战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列举的中国历史上“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著名战例之一。之后,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再度提及昆阳之战,“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关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中外历史上这类事情是多得很的。中国如……新汉昆阳之战,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

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将之战(历史上实力悬殊的十大战役)(19)

如此高的评价,毛主席也只有对刘秀有过。

TOP、1 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 )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将之战(历史上实力悬殊的十大战役)(20)

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综合了《史记》中《项羽本纪》和《张耳陈余列传》的说法,表述为:“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章邯引兵却。诸侯兵乃敢进击秦军,遂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自烧杀。”

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将之战(历史上实力悬殊的十大战役)(21)

部队到了新安。诸侯军的官兵以前曾经被征徭役,驻守边塞,路过秦中时,秦中官兵很多人对待他们不像样子,等到秦军投降之后,诸侯军的官兵很多人就借着胜利的威势,象对待奴隶一样地使唤他们,随意侮辱。秦军官兵很多人私下议论:“章将军骗我们投降了诸侯军,如果能入关灭秦,倒是很好;如果不能,诸侯军俘虏我们退回关东,秦朝廷必定会把我们父母妻儿全部杀掉。”

诸侯军将领们暗地访知秦军官兵的这些议论,就报告了项羽。项羽召集黥布、蒲将军商议道:“秦军官兵人数仍很多,他们内心里还不服,如果到了关中不听指挥,事情就危险了,不如把他们杀掉,只带章邯、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进入秦地。”于是楚军趁夜把秦军二十余万人击杀坑埋在新安城南。

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将之战(历史上实力悬殊的十大战役)(22)

项羽也是猛人啊,白起坑杀40万赵国降兵,项羽也坑杀了二十多万秦国精锐。

只能说,如果中国有战神的话,必定是项羽,孙子等人,都只能说用兵如神。

更多内容,请关注黑白历史(微信公众ID:heibails)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