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和的渔歌子风景图(张志和的渔歌子)

张志和的渔歌子风景图(张志和的渔歌子)(1)

渔歌子,词牌名,又名"渔父"、"渔父乐"、"渔父词"、"秋日田父辞"等等。原是唐朝教坊曲,以后用作了词调。

就《渔歌子》而言,唐朝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写得最好,被称为正体,广为流传。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是唐朝诗人张志和创作的一阙词,出自《玄真子渔歌记》。

张志和(730年(庚午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著有《玄真子》集。

张志和的渔歌子风景图(张志和的渔歌子)(2)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赏析

西塞山,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

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优美。

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暴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此时,鳜鱼,俗称的“花鱼”、“桂鱼”,正是最肥美的时候。

诗人在这个时候,来到了西塞山下,欣赏桃花美景,品尝鲜美的鳜鱼,心情大爽。

于是乎,就有了这首《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自由自在地飞翔,

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

只见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稳坐钓鱼船,

虽然是斜风细雨,但依旧乐然垂钓,并不着急收杆回家去。

这首词,开头两句点明了垂钓的地点和季节,用山、水、鸟、花、鱼勾勒出一个优美的垂钓环境,如诗如画,为主人公悠闲出场做好了铺垫。

后两句,写缥缈的烟波上垂钓。看钓鱼翁这身打扮,就清楚他是一位常客。青色的箬笠,绿色的蓑衣,皆是常备之物。江南桃花季节,斜风细雨那是司空见惯的,主人公早有准备,丝毫不影响他的垂钓,没有必要因为小雨蒙蒙而着急回家。恰恰相反,这斜风细雨更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斜风细雨看似是实写景物,又另含深意。给读者一种陶然于自然风光,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情境。

作者张志和不仅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经将《渔歌子》画成了一幅山水画。

确实,这首《渔歌子》是富有诗情画意的。

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鲜明,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读者仿佛是在欣赏一幅江南水乡春汛图,又如置身其境。

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柔和恬淡,气氛宁静却又充满活力。

这首词不仅是描绘了秀丽水乡的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也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

这首词,因其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格调清新,寄情于景,显现出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清纯和淡泊,成为一首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佳作。

张志和的渔歌子风景图(张志和的渔歌子)(3)

《渔歌子》词牌的源来及张志和创作此词的背景

唐诗宋词,说的是诗在唐朝、词在宋朝时达到了巅峰,是完全成熟的时期。但在宋之前,词就开始流行。

如《渔歌子》,在这之前,敦煌写卷《云谣集杂曲子》中有《鱼歌子》词两首,故近代任二北在《教坊记笺订》中,谓此调"应为民间歌曲"。并在《敦煌曲初探》中云:"本调实为后来类此诸调之总源,敦煌四辞之写作时期,可能在张志和之前。"

唐崔令钦《教坊记》与敦煌写卷中,"渔"皆作"鱼";五代《花间集》以后,均作"渔歌子"。

据《唐书·张志和传》记载:

志和居江湖,自称江波钓徒,每垂钓不设铒,志不在鱼也。宪宗图真,求其人不能致。尝撰《渔歌》,即此词也。单调体,实始于此。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正月初一,张志和在京城长安行馆诞生。娠前,其母梦见有神仙献灵龟,令其吞服。张志和出生后,遂为其取名龟龄。

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

天宝十年(751年),张志和以弱冠之年,太学结业,太子李亨为他赐名“志和”、取字“子同”。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

从李亨赐名及字来看,有“志同道和”、“与子相同”之意。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反唐,攻陷洛阳。张志和跟随太子李亨转战灵武,擢除朔方招讨使。

次年,李亨继位于灵武,是为肃宗。张志和与其舅李泌,时常献计于肃宗,征调回纥兵,谋"三地禁四将计",败安禄山于河上,取得了平定安史之乱的战略性胜利。擢授张志和为左金吾卫大将军,享正三品待遇。

至德二年(757年),唐肃宗急于收复京师,答应了回纥苛刻的条件,张志和力谏肃宗收回成命,因而获罪,被贬南浦尉。

肃宗为了树立威信,笼络人才,又因张志和母亲新丧,赦张志和无罪,加封其母秦国贤德夫人,赐表白四段、白银二千四百两。同时,赠张志和奴、婢各一人。待三年守孝期满,命回朝廷效力。

三年守孝期满,其妻程氏又卒。

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张志和弃官弃家,浪迹江湖。

张志和将唐肃宗赐给他的奴、婢,取名"渔童"和"樵青",并令他们完婚。

之后,张志和遂偕奴、婢隐居于太湖流域的东西苕溪与霅溪一带,扁舟垂纶,浮三江,泛五湖,渔樵为乐。

张志和来到湖州西塞山渔隐,自称“烟波钓徒”。在此,写下了著名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大历九年(774年)冬十二月,张志和应时任湖州刺史颜真卿的邀请,东游平望驿莺脰湖,因酒醉溺水而逝,时年四十二岁。

在此期间,张志和作《渔父词》(也称《渔歌子》)五首,《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其中之一。

这首词于宪宗时一度散失,长庆三年(823年),李德裕访得之,著录于其《玄真子渔歌记》文中,开始流传至今。

张志和的渔歌子风景图(张志和的渔歌子)(4)

豹眼评语

唐诗讲究个韵律,宋词讲究个词调。张志和这首《渔歌子》一出,广为流传,被称作《渔歌子》正体,模仿者极多。

后世佳作有:

唐·李珣《渔歌子·荻花秋》

唐·李珣《渔歌子·楚山青》

南唐·李煜《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五代·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五代·孙光宪《渔歌子·泛流萤》

北宋·苏轼《渔父四首》

清·纳兰性德《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此作流传不久,就远传到了东瀛,日本嵯峨天皇激赏之下,还仿写了五首《渔歌子》。

可见,张志和这首《渔歌子》受推崇的程度。

到了宋代,此词更是传播的鼎盛时期,陆陆续续就有了《渔父乐》、《渔父词》、《秋日田父辞》等不同的称谓。

但皆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为正体,单调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

《渔歌子》格律正体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中中中中仄中平,中中平中仄中平。中中仄,仄平平,中中中中仄中平。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除了张志和的正体之外,另有许多变体,如: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等变体。

代表作品有李煜《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孙光宪《渔歌子·泛流萤》等。

就是张志和自己的其他几首《渔歌子》,其格律也有变化。

如《渔歌子·松江蟹舍主人欢》,单调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此词第一、二句及第五句,平仄与正体《渔歌子》就不同。

豹眼以为,作诗填词,讲究个格律,但并非绝对,关键还是要有个意境。

像张志和这样作为正体《渔歌子》的创作者,也会有变体,其他人咋就不能有所变化呢?

窃以为,像贾xx那样的屎尿体,尽管粗俗了一些,但很有趣味,远比一些无病呻吟的老干体好许多。

勉强去合一些格律,毫无意境可言,又有何益?

总之,张志和的《渔歌子》,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不仅仅是其格律很美,更在于意境美。

张志和的渔歌子风景图(张志和的渔歌子)(5)

注:图片及部分资料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