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必学的套路(浅谈小说代入感)

先讲讲什么是代入感:通俗的说指在小说、影视作品或游戏中读者、观众或玩家产生一种自己代替了小说或游戏之中的人物而产生的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代入感是我们小说中不可缺少的,可是要说起代入感,却有不少人不懂该怎么增强。

写小说必学的套路(浅谈小说代入感)(1)

代入感的好处就在于如果你把自己代入进了你的文中,那你随便一天写个几千上万字出来都不成问题,可如果连作者自己都无法代入,脑中没有画面感,那就算你硬憋出几百几千字来也没用,等你翻回去看的时候没感觉,也就不会满意,还有的作者甚至会把自己辛苦写出来的文直接删了,如果脑海中实在难呈现画面感,那建议可以去看些电视或电影之类的。

  很多刚刚写文的作者,特别是女频作者都习惯写文什么都不做,就几个人在谈话中推动情节发展了,这样能让读者代入嘛?谈话多了,尽管在谈话中你涉及到了情节发展,但是读者看着看着就烦了。

  我不一定要求你描写的感情多么到位,不要求你刻画的环境多么突出,但是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这些都是必要的。

  只有你把环境,动作等各方面综合描述到位了,我们才知道主人公的性格,才更全面的了解主人公,才更会喜欢,也才能更容易代入。

就像,如果电视上演一个陌生人的悲惨生活,你最多是同情,是难过。

  但是如果是你的邻居,你的好友发生这事,你会感同身受。

这是因为你加了自己的感情,你了解你邻居你好友,所以也请你们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物,让它们自己活,而不是跟着你的意愿来上演一出并不属于他们的戏。

  大部分的网络小说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故事的角色(尤其是主角)身上,对角色的种种遭遇感同身受,情绪随着角色在剧情中的冲突变化而起伏消长。

可是如果你的人物性格模糊不清,甚至有些作者都不清楚自己的角色究竟是什么性格,也就造成你们主角精神分裂了,那你们又凭什么让读者看你的书?又有什么理由让读者花钱来看书,更凭什么让编辑跑来签你的书?

  要有好的代入感,就是要令读者能够找到一个舒服的方式看一个舒服的故事。

   熟悉,向往,这是代入感中最常用的两种技巧。

  给读者一个他们熟悉的主角,给读者一个他们向往的主角,这就是人物的代入。

要增强代入还有一种方法,我想大部分人都知道,就是用第一人称,不过这并不适合写长篇,还请各位作者朋友们慎用!

  增强代入也可以从细节下手,我们举个例子看看吧。

  谢强颓废的打开门,慢步走到了床边,放下书包猛地躺到了床上,忆起今天发生的种种不禁让他倍感心酸,他捶捶枕头略有迁怒的意思,床头的钟滴答滴答的响着,伴随着他呜咽的抽泣声,突闻门外传来一呼喊声,“赵强…”

  这样写能有代入感吗?就算有人能看下去,那倘若让你们花钱看,又有谁会愿意?可是如果我们把它细节化并且加上动作描写呢?

  谢强颓废的缓缓打开了房门,奋力把书包丢到了一旁,有气无力的走到床前突地跳起老高然后重重的摔在了柔软的床上,忆起今天发生的种种,他眼中已隐有泪水在打转,为了不流下眼泪,他故意将头转向一边看着自己久未动过的书桌,今天的种种却突然在他眼前一点一点的重新浮现,他愤怒的捶捶枕头略有迁怒的意思,床头的钟滴答滴答的响着伴随着他呜咽的抽泣声,当他正昏昏欲睡之时,门外却突然传来一个熟悉却陌生的声音,“谢强……”

  这样呢?是不是代入感比刚才的强多了?可是如果我们再加上点环境描写呢?

  谢强颓废的缓缓打开了房门,看了眼自己凌乱不堪的房间,床被因为早上匆忙的缘故还没来得及叠,衣服裤子也四处摆放着,床上堆了不少可偏偏就衣柜空着,各科的复习资料丢了满地,突地一看还真跟一般的流浪人员没什么两样,他奋力把书包丢到了一旁,有气无力的走到床前突地跳起老高然后重重的摔在了柔软的床上,床上的衣服被他这么重重的一摔多半掉到了地上,忆起今天发生的种种他眼中已隐有泪水在打转,愤愤不平的蹬蹬脚把剩下的衣服连着被子一起蹬下了床,为了不流下眼泪他故意将头转向一边看着自己久未动过的书桌,书桌上有很多他为了图方便写上去的数学公式和英语单词,可桌上的资料却是干干净净没有任何涂痕,他看得微微出了神,今天的种种却突然在他眼前一点一点的重新浮现,他愤怒的捶捶枕头略有迁怒的意思,床头的钟滴答滴答的响着伴随着他呜咽的抽泣声,当他正昏昏欲睡之时,门外却突然传来一个熟悉却陌生的声音,“谢强……”

  这样写如何?是不是连同主角的性格和字数也一起出来了?其实代入感不难,只是你们没找到运用的方法罢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