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努力不过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式的努力)

你以为的努力不过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式的努力)(1)

微博上曾有一个#自我感动式学习#的话题一度上了热搜,引起热议。

你以为的努力不过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式的努力)(2)

这里所谓自我感动式学习,不过就是指那些“上课认真记笔记,课后却从来不会翻开”、“数小时地泡在图书馆,书却只翻开了两页”的行为。

很多时候,这样的操作在他人眼里是发奋、认真、勤奋和努力,甚至连自己也是这么觉得,认为自己正在很努力地在提升自己。

但其实,这不过是陷入了“自我感动”模式罢了。

而自我感动式的努力,其实比自我放纵还要可怕!

你以为的努力不过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式的努力)(3)

自我感动的最终结果是自我否定

我们常常可见朋友圈中分享的类似《他曾被讽刺一辈子都买不了房,3年月入5000到年入50万》的文章,也能看到有人于凌晨时间发布一张灯火通明的大楼,或者萧瑟无人的街景照片,配上热血激昂的文字。

这些动态的背后,大概也有不少故事只是一次不自知的自我陶醉和自我感动。

如果长时间误入自我感动式努力而不自知,不仅会浪费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还会走向自我否定。

例如,“我已经每天披星戴月、风雨兼程了,可我的努力没有换来任何收获。是不是我天生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是不是我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没有用?”

长此以往,只会积累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取得与预期截然相反的结果。

因此,我们应在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之中,常常反思自己为之付出努力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当前的行为与目标是否一致,而非陷入“自我感动”的牢笼之中为自己的无效努力而陶醉着。

你以为的努力不过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式的努力)(4)

面对真实的自我,告别“自我感动”

在心理学层面上,有学者将人的行为比喻为:前台和后台。

前台是我们展示给别人看到的,符合他人预期的形象;而后台是私底下真实的自我。

通常来说,人们都不会将“后台”的自己展示出来,而“自我感动”式的努力就是将“前台”看得过重导致。

最后这样带有厚重包袱的努力,也就容易陷入精神麻痹,不自觉地告诉自己“我真的很努力”,但却不会取得任何成效。

因此,我们要不断地上升前进,首先就要面对真实的自我,调整心态,告别“自我感动”。

要知道,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所有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回报都是自己的。努力不是为了展示给他人观看,更不是为了自我表扬和感动,而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让自己大步向前。

你以为的努力不过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式的努力)(5)

树立明确目标,告别“自我感动”

很多陷入自我感动的人,常常都有这样的共同点:

或是学习,或是工作,坐在书桌前/电脑前,三心两意,一会儿刷刷手机,一会儿走神发呆。

等“学习或者工作时间”结束,看了看时钟,就为自己过去几小时的“学习”或者“工作”而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而这种错位式的成就,其实就是目标不明确所致。

因此,我们在学习或者工作前,应该结合自身情况,明确自己的步骤以及所要完成的目标是什么,合理安排时间,精准定位分段目标以及最终目标。

同时在阶段性目标完成后,定时审视目标完成情况,准确给自己反馈。而这样的反馈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都会是积极的、有成就感的。

你以为的努力不过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式的努力)(6)

写在最后

都说:“最怕你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最怕你盲目奔波还将自己给感动到了。”

我们让付出的努力不白费的前提之一,便是告别这种盲目的“自我感动”式的努力。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有说,所谓努力,是指主动而有目的的生活。

所以,不妨从现在起,从让我们的努力转为有方向、有目的的开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