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实践与思考,林下白菜-大豆

林下“白菜-大豆”周年两熟高效栽培模式简介,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实践与思考,林下白菜-大豆?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实践与思考,林下白菜-大豆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实践与思考,林下白菜-大豆

林下“白菜-大豆”周年两熟高效栽培模式简介

随着国家对林业产业的高度重视及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重庆地区林地面积日益扩大。实践表明,重庆地区发展林下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气候条件适宜发展林下经济。其次,林地有发展林下经济的良好空间条件。尤其是幼林生长阶段,绝大部分土壤裸露,处于闲置状态,在不影响林木生长的前提下,利用林地空间资源种植农作物,可有效提高林业土地利用率与产出率,增加林业生产附加值 。第三,有良好的政策支持。近年来,重庆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关组织保障和财力支持。目前,重庆市林下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2016—2017年,为促进林下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重庆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在永川区桥堡山种养殖股份合作社的荔枝幼果林(3~5年期)开展了林下周年高效栽培模式试验,优选出林下间作“白菜-大豆”周年两熟种植模式,经示范展示,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力促进了农户增产、增收与增效,进一步调动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该生产模式操作简单,农户易于掌握,林地附加值增加明显,当年即可见效,拓宽了林地收入渠道,深受农户青睐。该生产模式打破了林地长期以来只能单一种植果木而不能种植农作物的习惯,有效提高了林地复种指数和林业土地利用率,而且种植经济作物对林地还有以耕代抚作用,对促进林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3 田间管理

1)查苗补缺。秧苗移栽后3~5 d,查苗补苗。

2)及时追肥。秧苗成活后,667 m 2 追施腐熟农家肥1 000~1 500 kg,尿素5~10 kg,或尿素8~12 kg兑水施;秧苗进入八叶期或团棵期阶段,667 m 2 施有机肥(腐熟农家肥)2 000~2 500 kg,尿素10~15 kg,或尿素13~18 kg兑水施;此后,每隔8~10 d施1次有机肥或腐熟农家肥,确保白菜植株健壮生长,蔬菜生长后期不再追施速效氮素化肥;收获前20 d,应停止追施氮肥。3)中耕除草。每次施肥后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有利于增强根系发育和减少杂草危害。由于白菜不适宜中耕,在田块不板结的情况下可不进行中耕,但要及时去除杂草。

2.4 病虫害防治

2.4.1 主要病害

白菜常见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病毒病、软腐病和黑斑病等。

2.4.1.1霜霉病

主要症状:叶片病斑呈黄绿色,气候潮湿时叶片背部出现霜状霉层。

防治药物:选用40%霜疫灵200倍液或60%氟吗·锰锌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喷雾防治。

2.4.1.2病毒病

主要症状:植株染病后叶片先出现花叶症状,之后叶片皱缩,植株表现矮化畸形。

防治措施:适时防治蚜虫可降低传染程度。选用病毒A可湿性粉剂 800~1 000倍液或抗毒剂一号水剂300倍液或50%菌毒清水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2.4.1.3菌核病

主要症状:发病部位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直至腐烂,表面有鼠粪状黑色颗粒物。

防治药物: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该类药物可轮换使用。

2.4.1.4黑斑病

主要症状:叶片上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的褐色病斑。防治药物: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2.4.1.5软腐病

主要症状:危害叶片和稚嫩茎杆,病情严重时出现褐色斑点,可迅速软化腐烂,散发恶臭味。防治药物:发病时用敌克松原粉500~1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 000倍液喷施叶面和植株基部,或用6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2.4.2 虫害防治

主要害虫有菜青虫、小菜蛾和蚜虫等。

2.4.2.1菜青虫

防治药物:在害虫二龄前,用2.5%敌杀死乳油3 000倍液或2.5%菜喜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或5%抑太保1 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2.4.2.2小菜蛾

防治药物:用15%杜邦安打3 000倍液或5%锐劲特1 500倍液或2.5%菜喜悬浮剂1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2.4.2.3蚜虫

防治药物:用3%避蚜雾3 000倍液或10%吡虫啉3 000倍液或10%“一遍净”粉剂3 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3 林下大豆种植要点

3.1 品种选择

选用渝豆一号、浙春三号等春大豆品种。

3.2 种子处理

播种前进行选种、晒种和钼酸铵拌种处理,可提高播种质量和产量。选种目的是除去不饱满籽粒、瘪粒等。钼酸铵拌种可按1 kg种子拌钼酸铵1.0~1.5 g比例进行,配制成浓度为1.0%~1.5%的钼酸铵溶液,将其喷雾在籽粒表面再均匀混合,晾干后再播种。

3.3 整地、施基肥

前作白菜收获后,在大豆播种前提早翻耕整地,为大豆生长营造适宜的土壤环境。在整地前或整地后,每667 m 2 施过磷酸钙25~30 kg和氯化钾10 kg作基肥,或施复合肥(氮磷钾含量都为15%)35 kg作基肥,要与土壤混合均匀。

3.4 适期播种

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在株行距4 m×4 m的果林地间作春大豆,大豆种植在果林空行(行距内)中央,大豆生长点(带)距离果木约0.5 m,果木行间约3 m宽的带距内间作大豆8行,窝行距0.2 m×(0.40~0.43) m,每窝播种4~5粒,667 m 2 播种量约为5 kg。播种后,667 m 2 施腐熟灰渣肥1 000 kg覆盖,或用农具将窝边土壤泥块欠细后再盖种。

3.5 苗期管理

3.5.1 适时补苗

种子现苗后,有2片真叶时,对缺苗(差苗)窝及时补苗,确保每窝补足至少2苗。

3.5.2 施苗肥

补苗后及时施苗肥,每667 m 2 施尿素5~6 kg,兑清粪水或清水泼施。

3.5.3 中耕

种子出苗后8~12 d,结合施苗肥,进行浅中耕,适当培土,促进田块松软,有利于根系发育生长。封行前,可进行深中耕和高培土,垄高可达30 cm左右。

3.6 大豆病虫害防治

出苗期,主要防治土蚕等地下害虫。盛花期至结荚期,主要防治卷叶螟、食心虫和蚜虫等,注意田间是否有幼虫咬食的网状或锯齿状叶子,如有发现,及时进行药剂防治,一般选在下午5—8时,用千杀虫等药剂兑水喷施。

3.7 适时收获

7月,当多数大豆叶片自然落土,吉山花瑶豆荚呈固有颜色时,及时收获,晒干入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