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了传统古风元素的中式婚礼(民国婚礼也新奇)

本文作者黄强

我们去结婚吧,这是现在人的时髦话,七八十年前或者百年前的中国人,不会如此说话,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结婚了,并且以时尚的婚纱照片记录这人生重要的时刻。婚礼的形式也是不断变化,不断创新的。

20世纪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传入,西式婚礼大行其道,西式婚纱在我国亮相,也带来了全新的西式婚礼。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经皈依了基督教,他们开始讲究夫妻的互敬与平等,在婚礼形式上也体现西方的博爱,他们的婚礼一般都选择在教堂。

新郎打领结,穿西装礼服,新娘披婚纱,戴白色手套,手握红玫瑰。代替传统花轿的是缀满鲜花的小汽车。在亲朋好友的簇拥下,步入庄严的教堂。在神圣的主的面前,许下爱情的誓言。代替喜娘的是西式的司仪,新人交换戒指,互致亲吻。西式婚礼属于新派风格,对于看惯了传统婚礼的来说,无疑是非常新鲜的,有活力的。

对于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年轻人来说,教堂婚礼不仅仅是形式的变化,更能够体现男女的平等,与自主恋爱的意味。西式婚礼一是地点的变迁,进入教堂,二是结婚礼服的变化,新娘一改传统的大红色,身着白色婚纱,新郎则多穿西式大礼服或西装。

充满了传统古风元素的中式婚礼(民国婚礼也新奇)(1)

【图1,20年代教堂西式婚礼(李英杰供稿)】

30年代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西式服装大行其道。在上海等大城市流行白婚纱礼服。穿婚纱成了婚礼的时尚之举。一般新娘穿白色婚纱礼服,手捧鲜花,头上戴白色长纱,长达五六米,新郎穿黑色大礼服、白的硬领衬衫,戴黑领结,手捧黑呢高帽和白色手套。另外还有男女二位傧相,也穿大礼服和白纱,陪着一对新人。举行婚礼后就在教堂内与双方家长、证婚人等拍摄合影照,这就是起初的婚纱照。这种类型的结婚照一直延续到50年代。

在大数人中仍然以传统婚礼为主,新娘婚嫁,多穿大红绣裙,上配石青绣花袄或大红绣花袄,头戴凤冠,并披一兜纱。新郎是中式装扮。追求时尚的新人,也会采取中西合璧的方式拍结婚照,这种情况一般是新郎穿中式服装,新娘披婚纱。

充满了传统古风元素的中式婚礼(民国婚礼也新奇)(2)

【图2,30年代王孔武李玉梅结婚照(赵莎莎供稿)】

王孔武和李玉梅的婚礼发生在古城西安,因为新郎、新娘是上大户人家的公子、小姐,因此婚礼隆重,形式也讲究新派。请来照相馆的师傅,在自己家的庭院拍下了这张结婚纪念照。新郎光亮的发型,身着长衫,对襟衫,显得意气奋发,新娘穿的是传统的绣花长袍,披的是西式的婚纱,头戴花冠,满脸喜气。

西式“文明结婚”者则穿白色灯笼袖连衣拖地裙,这仅限于大城市上层阶层。著名影星胡蝶与潘永声1935年举办的婚礼是当时上海热闹的事情之一。新娘的妩媚,新郎的倜傥,以及服饰的时尚,婚礼的豪华,成了市民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新闻媒体追逐的对象。

充满了传统古风元素的中式婚礼(民国婚礼也新奇)(3)

【图3,1935年影星胡蝶与潘永声在上海的婚礼照】

30年代的结婚照很热火,这里面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30年代电影事业发展很快,好莱坞拍摄的明星照涌进上海,在照相中借鉴电影用光多变的经验,采用了多种用光类型光影效果,使光效变化多端;第二,在上海等大城市,思想比较开放,经济条件也比较好,使有一定生活水平的新人能够拍起结婚照。在规模比较大的照相馆,多配备婚纱女服和男子燕尾服。

这时候的婚纱照片中即有新人穿白色婚纱、西装的西式婚纱照片,也有穿旗袍婚纱的中西结合式婚纱照,还有穿中式长袍、旗袍的中式婚纱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式婚纱照中已经融入了一些西式风格。

充满了传统古风元素的中式婚礼(民国婚礼也新奇)(4)

【图4,30年代结西式婚礼(湘湘供稿)】

集体婚礼在30年代就已流行,当时称之为集团婚礼,这是在文明结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0年代,国民党政府倡导节俭“新生活运动”,1935年2月7日上海社会局举办了集团婚礼典礼,有100对新人参加。新郎身着蓝袍黑褂,新娘衣着粉色软缎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

充满了传统古风元素的中式婚礼(民国婚礼也新奇)(5)

【图5,1936年上海集体婚礼】

1936年在南京举办了集团婚礼(即集体婚礼)。 1937年6月29日北京也举办了集体婚礼,新郎、新娘的着装是统一的,新郎穿蓝色长袍、青色马褂、戴呢帽、青色便鞋、白袜子,新娘穿西式礼服,披头纱,戴素色头花,穿高跟鞋、长筒袜,戴白手套,捧玫瑰花。

充满了传统古风元素的中式婚礼(民国婚礼也新奇)(6)

【图6,1936年南京集团婚礼新娘化妆】

40年代前后穿白婚纱礼服已经成为新娘着装的一种风气,婚纱照由教堂合影逐步转移到照相馆,程序上也由举行婚礼后拍照改为婚礼前拍照,人数由集体合影演变为二大二小的四人合影,进而发展到只有新郎、新娘的二人合影,从此开始了名副其实的婚纱照,这种形式一直影响到现在。

充满了传统古风元素的中式婚礼(民国婚礼也新奇)(7)

【图7, 40年代新人傧相合影的结婚照】

当时在上层社会,尤其是开办工厂的新派人物,倾向于全西化的婚礼,注重场面和社会影响。婚礼隆重,宾客咸集。看过40年代的著名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读者,或许还记得男女主人翁张忠良与王丽珍举办的西式婚礼的场面,新人注重场面效果,以人多,热闹为上,婚礼中间要穿插新人跳舞助兴。

40年代婚礼以中西结合为时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着装的中西合璧,二是集体婚礼的流行,社会上出现了几次规模和影响都比较大的集体婚礼。严格说起来,集体婚礼(当时叫集团婚礼)并不是40年代的首创,30年代社会上就举办过集体婚礼,只不过40年代的集体婚礼场面更大,社会影响更广,更得到时尚男女的首肯。

充满了传统古风元素的中式婚礼(民国婚礼也新奇)(8)

【图8,40年代在南京举办的集体婚礼】

1947年在当时的首都南京举办过一次规模盛大的集体婚礼,当时的打扮是中西合璧,新郎着中式马褂,新娘穿西式白色婚纱礼服,手持鲜花。这种城市婚礼取代了老式的迎亲拜堂。集体婚礼典礼中,先是新郎、新娘各立一队,鱼贯步入礼堂,俨然是男女有别,在大礼堂完成结婚仪式。步入大礼堂前,这些青年还是快乐的王老五,步出礼堂后已经成双结对,成了合法的夫妇。这样的婚礼场面隆重,热闹,而形式又非常简单,没有传统婚典闹洞房的烦琐,疲惫,很适合年派的年轻人。

充满了传统古风元素的中式婚礼(民国婚礼也新奇)(9)

【图9,40年代水上婚礼】

新奇的总会给人们新鲜感,容易为新人接受。受西式婚礼讲究新奇的心理驱使,40年代的一些新人不甘为传统婚礼形式束缚,追求新颖、新奇的效果。集体婚礼场面宏大,气氛热烈,但是几十上百人凑在一起,行规蹈矩,重复同一动作,观赏性有了,个性化却没有了。于是不甘寂寞的年轻人,变化着花样,策划新奇的婚礼。以往婚礼基本上都是在陆地上进行,水上婚礼岂不是更有特点?

充满了传统古风元素的中式婚礼(民国婚礼也新奇)(10)

【图10,空中婚礼】

你在水上办,我到空中办。有的新人干脆将婚礼搬到了空中。1947年12月5日,一对新人在南京举行空中婚礼,在飞行的机舱里完成了结婚仪式。这张照片是在他们抵达南京后,下机时摄的。当时结婚礼服是洋华并陈,新郎是中式的,新娘却是西式的婚纱,不再是身穿大红并以红布遮脸,如此穿法,体现了中西合璧的交替过渡。

需要说明的是受当时条件的限制,那时的水上婚礼、空中婚礼与后来的水上、空中婚礼的概念是有别的,当时摄影技术还无法在水中或空中拍摄,只能记录婚礼的静态,所以,从照片中我们看到的只是新人走出船舱,下飞机的画面。而不象后来的水中婚礼在水下拍摄新人的亲昵,在空中捕捉摄新人跳伞的精彩瞬间。

说明:本文系头条号黄强教授的原创作品,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联系作者微信njhuangqiang。

黄强黄不息2016年、2017年两次年度文化头条号。

黄强,字不息。服饰史学家、金学家、文艺评论家。已出版《金瓶梅风物志》《中国服饰画史》《服饰礼仪》《趣民国》《文人置业那些事》《消失的南京旧景》等著作15本。

服饰史新著《古代服饰与时尚》《古代军戎服饰》《六朝人的衣柜》,2019年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充满了传统古风元素的中式婚礼(民国婚礼也新奇)(11)

黄强著《衣仪百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