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日记写作方法(卡片笔记写作法)

你还记得你上一份笔记在哪里吗?是记在新买的漂亮笔记本上,还是在上一本看了一半的书上,是划了线还是在旁边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了些早已忘记的备注。

光是我当年读书时好词好句本子就记录了不少,现在一拍脑袋一团浆糊。别说提取那些优美的、看着有理有据的论点,就算是现在让我再看一遍,当初记录的内容早已经忘得一干二净。

我想这不仅仅只是我遇到的问题,大部分人可能都处于这样的恶性循环里。

诚然你告诉我你是一个意志力坚定的人,是一个年复一年始终在记笔记的人,你会跟我说你用了康奈尔笔记法,分了几个页面,上下左右内容整理规划是怎样怎样;你会跟我说你用了荧光笔记法,你的笔记都是几个颜色分类备注重要等级了;你也许用了提纲式笔记法,思维导图笔记法,PQ4R法等。

可这些笔记只是很好的将当下的内容记录下来,但下一本书下一堂课开始又重复这一过程,这样我们的成果不能跨领域跨时间形成积累,久而久之在记忆中就会造成“提取困难”甚至“记忆缺失”这样对你的持续输出能力是一种负担。

所以我今天想要给你推荐《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以下简称《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它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去调取你笔记卡片库里那些相关联的素材,让整个输出的过程不再难产。

本书作者申克·阿伦斯是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教育哲学讲师,受卢曼卡片盒笔记法的启发,建立了一整套阅读、思考、提出想法,到发表作品的工作方法。

卡片日记写作方法(卡片笔记写作法)(1)

在介绍卢曼卡片盒笔记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卢曼其人。

尼克拉斯·卢曼,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普通酿酒师的儿子,一没背景二没文凭,在跻身学术界之前是一名公务员。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之余,就潜心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阅读,而后思考,并记录自己的想法。但一段时间后,他就意识到自己的这种笔记没有任何意义。

随后,他就改变了写笔记的方式,将笔记写在卡片上,然后专门设计了一套巧妙的编号系统,来实现卡片笔记之间的知识连接。

凭借自创的卡片盒写作法,当时连做社会学教授助手的资格都不具备的他,在不到一年便完成了博士论文和定职论文,此后不久终身担任社会学教授职位。卢曼这一生积累有 90000 个知识卡片,他出版的58本著作和数百篇文章,其中许多都成为各领域的经典。

作者说道。如此高频率、高质量的写作实在令人叹服。你难以想象,甚至在他死后整理出来的遗著都有六七本,涉及宗教、教育和政治等范畴。

卡片日记写作方法(卡片笔记写作法)(2)

①那么卢曼是如何记笔记的呢?他的笔记为什么可以输出这么多的内容呢?

其实他的方法很现代,如今在互联网时代就很容易理解它的工作模式。就是特定编码的一些精加工的笔记交互串联成网状的关联性极强的内容。

我拿一本辞海来比喻,翻开辞海就是我们熟知的各种部首笔形索引。

卡片日记写作方法(卡片笔记写作法)(3)

如果我们今天想插入新的内容是直接指向某一条索引(笔记),那么只需要加在它的下面,完成一个延展更新或补充。

比如‘一’类是心理学发展的卡片,那在你今天学到的笔记是心理学的发展与规律,你就可以在’一’类后面创建一个子集‘工’

如果已存在子集‘工’而你新记录的内容是心理学的规律与批判。有一定的关联性,那你就加在它的后面,把它编号为‘工503’,数字字母都随你只是标注形式。

再比如‘丨’类是一条新的读书笔记,是关于罪犯微表情的读心术,内容与心理学有少许的关联性,你可以排序在‘一’大类的后面,以此类推。

你的‘一’里面的内容及相关性强的素材越积越多,同时“丨”里也能找到类似关联性的笔记。

在一定的量变后就能引起质的变化,厚积薄发的素材就能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完成0到有的一个开发过程。

看出来了吗,这就是一个整理的非常精细的关联度非常巧妙的搜索引擎,只要你添加的笔记足够多,就能够分支出许多的思想串。

通过这些笔记之间的链接,你可以把同一条笔记添加到不同的上下文中,而且有无数相同的笔记可以代替和排序分布,来对一个主题进行整理。

这时候你已经把你所有需要的东西摆在一起,包括论点、观点、引文、参考内容、已经写好的长段落、总结好的思想主题。还是按照与描述性的章节有一定规律的排序,这样看来,你完成初稿是不是就简单多了?

从本质上讲,卡片笔记写作法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个“系统”,一种存储和组织知识、扩展记忆以及生成新连接和想法的系统。

简单来说,就是把你感兴趣或者将来可能会用到的知识收集起来,然后用一种标准化的方式,去处理这些笔记,建立笔记之间的联系,供你使用。

注意,重点是处理!

②那么卢曼是怎样处理他的笔记的呢?

严格来说他有两类卡片盒一类是文献卡片盒(里面是文献简述和对出处的书目信息);另一类是主卡片盒(针对阅读产生的想法和内容收集)

主卡产生的想法片盒从笔记内容的记录和存放角度,将笔记分成了三类:闪念笔记、永久笔记和项目笔记。

卡片日记写作方法(卡片笔记写作法)(4)

闪念笔记:可以把它当作临时的备忘录或短期收件箱,在你听课,看剧,办事,读书哪怕行走时突然冒出来的想法,做一个快速的记录,可以不要求文采辞藻,只是为了记录当下的灵感,这个灵感我们需要在2天内做一个回顾整理精加工,如果有用就把它加入到你的永久笔记里,如果回味后发现无味,那就可以断舍离了。

永久笔记:这里的每一个笔记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精心设计构划的,为后续创作提供坚实的基床。是一个有统一标准和格式的,在记录确定时就已经与你卡片盒或脑中已有的信息相互验证,互为一致或矛盾的,结合后有意想不到化学反应变化的永久保存的笔记。

文献笔记:跟永久笔记一样,是卡片盒里唯二可以永久保存的类型。它不是单单对引文进行摘录,而是在你真正理解其含义后,用自己思考后的语言自行组织起来的属于你个人言语特点的,用精简的话去表述的文字。并在另一面记录下所取的参考书目细节,是需要和笔记产生联系形成网络,以便于后续检索调用。

项目笔记:顾名思义只与某一特定项目有关,保存在特定文件夹里,像一些手稿、草稿片段、备忘录、待办事项等。类似于闪念笔记,区别是一个是自由的突如其来的想法,一个是某一项目需要。都可以在结束后丢弃或提取精加工至永久笔记。

卡片日记写作方法(卡片笔记写作法)(5)

卢曼在整理他的笔记

申克·阿伦斯在《卡片笔记写作法》还提到了写作你需要具备的能力,你需要做的事以及你需要注意的问题。

提到了有效写作的四个原则、成功写作的六个步骤。一点一点带你了解这套方法的背后的工作原理及高超的效果性,让我们真正把时间精力都花在思考、理解、补充、精进你的笔记卡片中,而不是在无休止地摘录、寻找、遗忘各种笔记手稿资料。

③你需要改变你的思维方法

首先你要摆脱原有思维习惯的束缚,我们往往都是从一个题目开始有意识地去收集和它相关的内容,哪怕你有诸多笔记。这时你的笔记带给你的作用只是增加你的负担。你反过来,用卡片笔记写作法把你所有的笔记做成这样一系列有编制有串联的内容。

通过广泛阅读来调整和增强自己的论点,并根据新接收到的信息改变和发展自己的论点,一步步自下而上地把所有的笔记深入强化,形成一定量的笔记链,让你的卡片盒实现群聚效应

不用进行所谓的头脑风暴,不用预设自己的立场,你选择卡片入盒的唯一标准就是它们能否对你现有的卡片笔记有关联,能不能促进卡片盒中论点的更新发展或碰撞出矛盾,既可以是补充,也可以是质疑。

卡片盒不仅有助于我们面对预设论点之外的信息,还有助于实现所谓的特征存在效应(the feature positive effect)这种现象是指,我们倾向于高估(在心理上)容易获得的信息的重要性,并使我们的思维向最近获得的事实倾斜。

通俗点说就是新入池的笔记会提醒我们那些早已遗忘的信息(因为我们有编码)即使忘记内容了也可以依据编码再次去复习。这也就是强制唤醒记忆。

这也是卢曼笔记的最特别之处。就这样你的新笔记越多,你回忆的笔记也越多,你脑海中自然而然想要验证的想法,需要挑战的观点,需要回答的问题会越发丰满,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卡片日记写作方法(卡片笔记写作法)(6)

当然在用卡片笔记写作法时你也要遵循它的方法,比如简洁的原则,比如重塑自己语言

之所以笔记法有验证思考的意义,就在于它不是简简单单地摘录句子段落。而是努力思考它们如何与不同语境下的其他想法链接起来,或者可以找到原作者尚未提出的问题。

这里举个例子,一个常见的方法就是写出它为什么对自己思路很重要。对于为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可以引发更多的后续问题,这样扩散型地发散出去,你可能还会发现后续的问题中竟然和我卡片盒里另一个话题也有帮助和借鉴意义。

卡片盒就好像你的外设主机,你在启动它(新的笔记)的时候就变相地复习了原有的程序(相关联旧笔记),经常的启动你会发现你每天积累几条笔记是件简单的事情。

卢曼30年90000条笔记每天其实也就6条。在这个碎片化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比以前更便捷但也更浅了,我希望卢曼的这个卡片式笔记方法能让你重拾起书本,用更高效的方法,让读书变成一件快乐的事。

最后用畅销书作者成甲的话来结尾吧:

《卡片笔记写作法》当作一本写作书籍看,当然不错,但如果把它看作一本思考方法书,可能收获更多。

卡片日记写作方法(卡片笔记写作法)(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