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译文与注解(诗经13采蘩押韵注释)

诗经13-1采蘩押韵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2.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3.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 □●□■ □□◆■ □●□■ ng i o

□□□◆ □◆□◆ □□◆□ □□□◆ ng

□□◆◆ □□□◆ □□□■ □□□■ ng i

附注:

1、第一阙三种韵,沼-侯押韵o,这个容易被人忽略。

2、前两阙最主要的韵脚在第二句/列、第四句/列(偶数句/列)的末字:沚-事押韵i、中-宫押韵ng。

3、第三阙押韵是另一种风格,一二句末字押韵ng,三四句末字押韵i。


诗经13-2采蘩注释1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2.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3.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 □●□■ □□◆■ □●□■ ng i o

□□□◆ □◆□◆ □□◆□ □□□◆ ng

□□◆◆ □□□◆ □□□■ □□□■ ng i

注释:

1、于,根据上下文分析,指的是地点,=在,但两者不同音。于古音cu,在古音di。

2、薄言,=甫而,指的是动作的连续性,不一会儿、马上、刚才、刚刚。以前讲过,见:诗经2-2葛覃注释3:言=而/尔/乃=焉,薄=甫 ;诗经8-2芣苢注释1 ;

3、这首诗最难的是第三阙,尤其是僮、祁到底是什么意思。自古以来,各位注释家各显神通,但还是理解错了、注释错了,顺带把被字也理解错了、注释错了。

至于各位注家怎么错了,错在哪里了?注释为何了?我不必深究,各位想看,可以找以前注家的版本,我在这里只说我的解读。

① 祁祁,这个词,在诗经中其他地方也提到,如:

诗经第157篇《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

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诗经第168篇《出车》:「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诗经第261篇《韩奕》:「 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韩侯迎止,于蹶之里。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诸娣从之,祁祁如云。韩侯顾之,烂其盈门。」

诗经第303《玄鸟》:「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其中大部分是形容采蘩,而且,有与「 卉木萋萋 」并列,可见萋萋-祁祁,音似、义似,与「 春日迟迟」也并列了几次,似乎与日暮、天黑有关,那么,我们大致可以猜出,祁祁=黑黢黢,指的是采摘的蘩(白蒿、一种艾蒿,南阳方言称之为假艾,在中国南方由于缺乏真艾,而称此为艾,常用来蒸馍、蒸米糕、煲汤)密密麻麻、黑压压的一片。我认为,漆黑、黑漆漆的漆,应该是其本字,当时记录诗歌的人,将其区分,主要是颜色并非实际的黑色,而只是用来形容色深、密密麻麻而已。更准确的来讲,=人才济济的济济。漆(从 桼 )、济(从齐)、祁(从示)三者古音均为di。

同时,将济济套入其他几处,也不违和:

「诸娣从之,祁祁如云。韩侯顾之,烂其盈门。」-->「诸娣从之,济济如云。韩侯顾之,烂其盈门。」

「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四海来假,来假济济。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是故,选择济济,而非漆漆,来替代祁祁。

② 既然祁祁=济济,是用来形容蒿草(蘩)的,那么, 被之祁祁= 披之济济,这个被,就是一个动词,=披、把蒿草摆放整齐、拾掇、整理、覆盖之义。则, 被之祁祁= 披之济济= 覆之济济

既然,被=披=覆(覆从复,古音bi,与被-披古音相同),那么,被之僮僮=披之僮僮=覆之僮僮。

重重,重chong,古音dong。僮僮,僮从童,古音dong。僮僮=重重,也是用来修饰蒿草的摆放状态,与祁祁=济济形成对仗。

是故,被之僮僮=披之僮僮=覆之僮僮=覆之重重,表示一层摞一层。


诗经13-2采蘩注释2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2.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3.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 □●□■ □□◆■ □●□■ ng i o

□□□◆ □◆□◆ □□◆□ □□□◆ ng

□□◆◆ □□□◆ □□□■ □□□■ ng i

注释:

上个帖子讲了最难的几个古今字、通假字,如:被=披=覆,僮僮=重重,祁祁=济济。

那么,这个帖子就讲次要部分:最后一阙「夙夜在公」、「薄言还归」之义。

1、以前讲了,薄言=甫而,一……就……,刚刚、刚才、一会儿就。以往各注家大部分将其理解为否定,薄=不,非常可笑,两者古音不同。不要说古人那时候没有甲骨文可以读,这不是理由!多读读诗经,就可以知道薄-不在上古绝不押韵。好了,对以讹传讹的事,不多提了。

2、既然后面两句:被之祁祁,薄言还归。=覆之济济,甫而还归。指的是,把蒿草拾掇、安排、摆放完毕了,马上就回家去。我不干了,我完工了,我收摊了,我回家了……就这么个意思。爷(姑奶奶)我不伺候了!

那么,前面两句: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覆之重重,夙夜在公。指的是:在活儿没干完之前,一直吃住在东家(公、公家,指的是王宫、诸侯家里、大地主家里),以往一些注家说是在公庙里,祭祀用,我也是醉了。庙(祠堂)里有吃喝?有床可以睡?

3、最后一阙搞明白了,就是日以继夜在公侯家铺设前几天采摘的蒿草(艾叶、假艾,应该不是食用,而是铺设、驱邪,那么这个习俗应该是五月端阳,民间用艾草熏香、驱蚊虫、驱邪,若在北方,就用真艾草,这里既然用的是假艾,那么说的事肯定是在长江以南)。那么,前面两阙,就是描绘前些天一直采摘,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公侯家的事,这不是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而是无奈。很可能主人公家种的地属于公侯家,所以他们家必须定期为公侯家送一些土特产,或者提供一些服务,来代替地租。这种以劳役代地租的方式,在《红楼梦》中也有提及,这是封建社会大地主对普通农户、佃农的一种控制手段、剥削形式。

虽然你是自由民,不是包身工、不是丫鬟仆役,地主家决定不了你的生死,但是你必须定期提供一些服务,为地主所用,地主大善人肯定会免除你一些税捐、地租,甚至少找你一些麻烦,你还埋怨?你巴不得磕头感恩呢!

所以,这首诗三阙,虽然主人公有一定牢骚:比如,辛苦采摘了,东跑跑、西泡泡、到河里、到山涧里、到沼泽里,甭提多危险了!不为自己为别人了,为人做嫁衣了,上门服务了,没日没夜干了,干完没收到谢谢、没收到酬金、没听公侯大人、地主大人说句辛苦了的话,就灰溜溜、麻溜溜地回家了。你说气人不?

但是,主人公就是不敢言、不敢怒,最多就是夸夸功、自己安慰自己:我辛苦了!我替大人谢谢我自己!

所以说,整体来看,这首诗仍然是讽刺诗,也可以视为自我安慰诗:我替大人卖命我光荣!

「」「」「」「」「」「」「」「」「」「」


诗经13-3采蘩上古音大概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cu di di bong? cu do cu di. cu di dong di? cong co di di.

2.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cu di di bong? cu cong di dong. cu di dong di? cong co di cong.

3.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bi di dong dong, du di di cong. bi di di di, bo cing cong ci.

□□□◆ □●□■ □□◆■ □●□■ ng i o

□□□◆ □◆□◆ □□◆□ □□□◆ ng

□□◆◆ □□□◆ □□□■ □□□■ ng i

附註:

这里面有几个字的古音值得考究:

1、用,古音dong,以前甲骨文字典将用释读为鐘的本字,我不同意。因为之前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南=鐘的本字,见:南=鐘本字考 。用、甬,两者字型相似,由于桶从甬,而且甬的甲骨文字型也很像木桶 辘轳 绳索,所以,我认为用另有所指。

诗经译文与注解(诗经13采蘩押韵注释)(1)

通过甬、用对比,可以发现,甬造字较晚,最早见于周代金文,而用造字很早,甲骨文就有。

诗经译文与注解(诗经13采蘩押韵注释)(2)

早期甲骨文用,很像一个带柄的口杯,那种青铜器一般在现代称之为觚gu,但这是现代人对古代器物的对应,古代所谓的觚并非是这种东西。觚从角、从瓜,可以看出,这个器物,有可能像牛角,也可能像葫芦(做瓢的那种葫芦),而非用字所显示的这种直筒型。那么,似乎可以确定:用=筒的本字,指的是一种笔直的酒杯。

说到这里,有人也许会怀疑,筒从同,为什么筒的本字不是同呢?那么,我们来看看同的甲骨文吧:同=凡 口,凡=帆,可以想象,同的本义=同舟共济。见:凡帆风凤鹏本字考 ;甲骨文中的南岛气息 ;同=船的本字考 ;

诗经译文与注解(诗经13采蘩押韵注释)(3)


诗经13-4采蘩今韵

1.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2.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3.覆之重重,夙夜在公。覆之济济,甫而还归。

附註:

之前已经注释过:

1、薄言=甫而,表示一会儿、一……就……、刚才。

2、被=披=覆,表示铺设蒿草(蘩、假艾)。

3、僮僮=重重,古音dong,表示铺了一层又一层。

4、祁祁=黑漆漆=济济,表示颜色深、众多,在诗经中多次用到,大多用来形容密密麻麻、草多、人多、云彩多。

5、于,表示地点,可以作为代词、疑问副词,放在疑问句前面,不由得让人想起法语的où。日耳曼语与汉语的上古关系确实密切,我也在持续研究。

6、但是最后一阙,无论「祁祁」,还是修订版「济济」,与「归」在现代汉语上不太押韵,需要修改归ui为i韵。改成哪个字呢?归-->兮,换成虚词,也是可以的,因为还=归,还归两字重复。也可以替换为辞,表示告辞、离开。

于是有第二个版本:


版本二:20220604晚上20:50

1.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2.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3.覆之重重,夙夜在公。覆之济济,甫而还兮。


版本三:20220604晚上21:00

1.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2.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3.覆之重重,夙夜在公。覆之恢恢,甫而还归。

附注:恢恢,也有广大义。如,天网恢恢。同时也有颜色深之义。


版本四:20220605晚上23:10

1.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2.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3.覆之重重,夙夜在公。覆之累累,甫而还归。

附注:累累,累从系,系从丝,丝古音di,但累造字很晚,甲骨文和金文未见,目前最早见于说文,但先秦文献传世者记之,可见大约在先秦造字。也从田,可能提供d辅音。累累,指的是众多、叠加,用在这里替换祁祁、济济,无论是上古音、还是内涵,都大致相同。只不过用以形容人才时,好像不太用人才累累,而是用人才济济。

不过在本诗,累-归可以较为完美的押韵,ei-ui形同ei-uei/wei,颇為通顺。故换之。保持还归二字不变,因为二字含义虽有重叠,但不能完全替代。还=回家的动作、过程。归=回家的完成、已经回到家。尽量保留还归二字。

收录于合集 #诗经

20个

上一篇诗经14草虫押韵、注释、古音、今韵下一篇诗经12-鹊巢押韵、注释、古音、今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