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铁血(铁血催泪)

作为新成昆线峨米段隧道设计的一员,看到《铁血》这部再现成昆铁路建设的电视剧,突感欣喜好奇,努力从中发掘我不曾了解的部分,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真正的铁血?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真正的铁血(铁血催泪)

真正的铁血

作为新成昆线峨米段隧道设计的一员,看到《铁血》这部再现成昆铁路建设的电视剧,突感欣喜好奇,努力从中发掘我不曾了解的部分

唐进才

在开往成都的成昆线绿皮火车上,看完了再现成昆铁路建设的电视剧《铁血》最后一集,在王城石敬礼的那一瞬间,泪水再一次夺眶而出。

刚上车的彝族老乡在忙着整理行李,我微微转过头,悄悄擦拭了脸颊的泪水,凝望着窗外熟悉的深沟峡谷,雨季的大渡河、牛日河混浊了许多,汹涌澎湃的河水在列车旁顺流而下,陡峭的大山绝壁上泛着绿茵……

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乘坐成昆线的绿皮火车了。相对于现在高大上的高铁线路,这条前几天才过了40岁生日的铁路线在岁月的沧桑中早已露出了斑驳的一面。但它仍每天默默地穿梭在群山之中,作为出行和运输的重要通道,承载着凉山人民的梦想。

就普通人而言,对成昆线的认识许多都只是通过媒体了解到的,大多停留在感性层面。而作为新成昆线峨米段隧道设计的一员,我在2014年第一次踏上大凉山,第一次感受到大自然如此的险峻,第一次感受到成昆线的壮观与神奇,建设成昆线的艰难程度远超想象。即使用现在先进的施工技术原位建老成昆线,我想很多人的反应也会像当年的苏联专家一样,认为这是绝对不可行的。之前偶尔听二院前辈提到成昆线,支离破碎地了解了成昆线的一些情况。当真正亲眼目睹到成昆线的艰难险峻时,亲眼看到铁路沿线的烈士墓时,内心才感到震撼,这样也让我发自肺腑地对成昆线建设者们肃然起敬,终于明白为什么是人类征服大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了。

前段时间在中铁二院的公司网站上看到《铁血》这部电视剧,突感欣喜好奇,难得有专门讲述铁路建设的电视剧!于是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学生时代才有的追剧生活,努力发掘我不曾了解的部分。欣喜之余,又感到沉重,因为这定会是一部悲痛的成昆血泪史。当看到沙木拉达隧道的人肉身躯封堵涌水点,三位壮士付出了年轻的生命,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感动、敬佩、惋惜……也有对那个时代的无奈,在没有先进施工装备的情况下,只能用生命为代价去完成时代的特殊任务。可以说成昆线是一条用生命筑就起来的铁路线,凝聚着前辈们难以回首的付出与辛酸!

另一方面,铁路建设不只是需要满腔热血和“不怕死”的精神,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案和决策。剧中吴川则是一位典型的设计工程师,面对质疑,威胁,甚至是迫害,他没有退缩,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他的执着避免了更多的无谓牺牲和付出。这也为广大的设计工作人员树立了榜样。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是安全质量的重要保障。

不经意间,2017年已过了一半多了,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又快到了,新成昆线峨米段开工已一年多了,建设在如火如荼进行中。随着施工工作的深入,我也逐渐成长为了一个成熟的成昆人。虽然山还是那样的山,水还是那样的水,但是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40年前的中国了。超前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技术装备已经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现场工人的安全。相对于老成昆线,新成昆线不管在隧道长度还是线路标准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即使有先进的技术装备,但现场极端的地形地质条件是无法回避的。作为常驻现场的设计人员,我们在遍布危岩落石的盘山公路中奔波于各个隧道洞口,经历了无数次的晕车,经历了山石滚落的惊险,也经历了多次凌晨三四点的隐患排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成昆这片故土上一点一点诠释着前辈们传承下来的艰苦奋斗的精神。

一声悠长的火车笛声让我回过神来,成都已经不远了,旁边的彝族老乡在开心地聊天,偶尔开怀大笑,尽管不懂他们在谈论什么。但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深深感受到了老成昆线给这片土地带来的巨大变化,或许这也是给逝去的前辈们最好的慰藉,也是新成昆线前进的最好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