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

早在卷轴画兴盛以前,不少壁画和器物上便绘有牛、马、羊等形象。而在众多的畜兽中,马和牛无疑最为重要,《宣和画谱·畜兽绪论》开篇便言:

“乾象天,天行健,故为马。

坤象地,地任重而顺,故为牛。”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1)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2)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3)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4)

《李公麟五马图》实拍

在之前的推送中,我们已经认识了李公麟笔下的五匹“网红”马,它们分别是凤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和满川花。

▼凤头骢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5)

▼锦膊骢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6)

▼好头赤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7)

▼照夜白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8)

▼满川花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9)

将中国美术史向前推,在李公麟之前的唐朝,还有两件硕果仅存的唐人畜兽画作品,那就是韩幹《照夜白图》和韩滉《五牛图》。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10)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11)

盛唐时期,大量的胡马被引入中原,为统治阶层所珍爱。唐代皇室中出现了画马高手,宫廷画家也多有以画马称名。而画牛的兴起,则与古代农业生产有关。牛参与各个农业生产环节,历来受到人们重视。汉代画像石中便多有“牛耕图”“斗牛图”“牧牛图”之类的形象出现,敦煌壁画中亦存有中唐时人所绘的“牛耕图”。

韩幹《照夜白图》

纸本水墨 | 纵30.8厘米 | 横33.8厘米

现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12)

韩幹出身于寒门,少年时曾受雇为酒肆送酒。青年时便显露杰出的绘画天赋,为王维所赏识,受其资助。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被召入内廷供奉,成为一名宫廷画家,玄宗命其师从陈闳学画鞍马,但韩幹却不奉命。面对玄宗的诘问,他辩称道:“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之师也。”可见,韩幹注重写生,以真马为师。由于年代久远,目前相传为韩幹所画的存世作品有《照夜白图》《牧马图》《神骏图》等。《照夜白图》描绘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坐骑。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13)

画面中描绘了一匹拴于马桩之上,正在嘶鸣的骏马形象。欲动未动的处理手法巧妙地烘托出一种略带紧张感的气氛,使画中的骏马显得如此生动,仿佛要跃出画面。整体画风也有一种石刻般的效果,与西安昭陵的浮雕石刻“昭陵六骏”气韵相类。画幅左边上方还题有“彦远”两字,似乎是《历代名画记》的作者张彦远的落款。由于张彦远并没有其他书迹传世,我们无法判断这里的“彦远”是否即是他的名字。但《历代名画记》中确实记载有一件《照夜白图》粉本,上有韩幹自书“内供奉韩幹照夜白粉本”十字,或许正是这幅画的粉本样稿。

关于照夜白

“照夜白”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爱驹,此马全身雪白,可以照夜,以此得名。相传这匹宝驹是李隆基把义和公主远嫁给西域大宛的宁远国王后,宁远国王向玄宗回赠的两匹“汗血宝马”之一。《历代名画记》中记载道:“天下一统,西域大宛岁有来献,诏于北地置群牧,筋骨行步,久而万全,调习之能,逸异并至,骨力追风,毛彩照地,不可名状。”可见,当时唐玄宗的御马中有不少是西域的胡马。此种马体型健硕,四肢健劲,皮薄毛细,步伐轻灵优雅。韩幹在天宝年间被召入内廷为供奉,主要工作便是为唐玄宗创作鞍马图。当时天下太平,域外常有名马进贡,“内厩遂有飞黄、照夜、浮云、五方之乘,幹之所师,盖进乎此”(《宣和画谱》)。而宣和内府所藏韩幹的五十二件画作中,和御马题材直接相关的便有《明皇观马图》《文皇龙马图》《明皇试马图》《呈马图》《内厩御马图》《写三花御马图》《圉人调马图》《玉花白马图》《内厩图》。因此,韩幹的这幅《照夜白图》应该也是呈现给唐玄宗的众多御马图中的一幅。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14)

▼【延展】图式影响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15)

【技法】头部的画法 | 鬃毛的画法

【延展】《牧马图》中的鞍马头部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16)

【技法】马身的画法

【探微】马蹄与马尾为后世所补?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17)

【递藏】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18)

《五牛图》

纸本设色 | 纵20.8厘米 | 横139.8厘米

现藏故宫博物院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19)

《五牛图》为韩滉所画。韩滉(723-787)为唐代宰相,后世多称其为韩太冲或韩晋公。韩滉在闲暇之余留心书画,擅画人物、牛马,《宣和画谱》称其“落笔绝人,然世罕得之”,又称其“书得张颠笔法,画与宗人韩幹相埒”。《宣和画谱》著录宣和御府所藏韩滉的三十六件作品,其中除了《归牧图》《古岸鸣牛图》《乳牛图》等牧牛题材的画作外,还有《七才图》《才子图》《醉学士图》等人物题材的画作。《五牛图》为韩滉真迹,画中以平列展开的方式描绘了五头牛。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20)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21)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22)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23)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24)

此图在由五张硬黄纸黏连而成的长卷上,以平列的方式绘有姿态各异的五头牛。有学者指出,画面中之所以描绘五头牛,一方面在于韩滉排行居五,另一方面则因为中国传统哲学上习惯以五来指称事物,如“五方”“五行”“五音”“五色”等。在绘画题材上,除《五牛图》外,还有李公麟《五马图》、崔白《五雀图》等。

唐画图式

《五牛图》的构图方式所呈现的两大特点都与唐人图式相关:其一在于画中的五头牛既互相独立,又通过牛头的一低一昂、眼神的左右顾盼串联在一起。这个特点为唐代人物画中所常见,如孙位《高逸图》、周昉《簪花仕女图》中皆以一组人物为一独立段落,段落与段落之间则通过人物姿态、眼神串联起来。其二在于画面正中描绘了一头正面朝向观者的牛,左右两边各画有两头牛,整体呈中轴对称的图式。这个特点则为唐代花鸟画所常见,如日本正仓院所藏唐代花鸟夹缬屏风、新疆阿斯塔纳217号唐墓出土的花鸟六扇屏风,皆在画面中轴线上布置花木,左右两边分别画有对称的禽鸟、畜兽等。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25)

【延展】两本《五牛图》

故宫博物院 | 日本京都大原美术馆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26)

【探微】神态 眼神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27)

【延展】与(宋)阎次平《四季牧牛图》中牛的画法对比

【探微】蹄部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28)

【延展】大原本《五牛图》中的第四头牛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29)

【递藏】

五牛图经历过什么(比五马图还早的五牛图了解一下)(30)

关注【美术影音app】,获取书画圈里更多新鲜资讯;加入【艺术圈子】,与更多艺术爱好者实时互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