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八个冷知识(猫头鹰为何能在黑夜里喊出你的名字)

狂野的大白鲨一脸奸笑,露出满嘴尖牙利齿,它们有自己邪恶的理由;斑马在炼狱般的沙漠盐沼里朝圣,猫头鹰在黑夜中呼喊你的名字,而帝王企鹅用近乎自虐的方式繁殖,这一切都是为何?《地球素颜》丛书一一为你解答,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猫头鹰八个冷知识?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猫头鹰八个冷知识(猫头鹰为何能在黑夜里喊出你的名字)

猫头鹰八个冷知识

狂野的大白鲨一脸奸笑,露出满嘴尖牙利齿,它们有自己邪恶的理由;斑马在炼狱般的沙漠盐沼里朝圣,猫头鹰在黑夜中呼喊你的名字,而帝王企鹅用近乎自虐的方式繁殖,这一切都是为何?《地球素颜》丛书一一为你解答。

2、狂野一族

离澳洲最近的大陆是地球最南端的南极洲,这是一个古怪的地方。这里一片冰天雪地,常年气温在零下摄氏58度以下,厚厚的冰山堆积了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冰容量。这个看似地球的白色肛门的地方,是个上下颠倒的混乱世界,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每年的四至十月是寒冷的冬季,而十一月到来年三月温暖的夏天。南极地区的季节变化非常极端,使得冰盖面积每年都在扩大和缩小。远离热带海洋,在地球的尽头永远是地球上最寒冷、最黑暗、最荒芜的地方。

这里看似不雅,却也是地球上最美丽的地方之一。而且,这里还生活着一种呆头呆脑的鸟儿,它们就是被称为“鸟人”的企鹅。企鹅在南冰洋里住上好几个月,不过,它们一年得回到陆地上一次,不管是南极半岛还是南冰洋中的零星岛屿。但在南冰洋,这里没有可以挡风的地形,强风在这个世界肆虐,这是地球上风浪最猛烈的水域之一,很难想像有生物能住在这种环境里,但企鹅却在这里繁衍生息。(自虐成性的皇帝企鹅一家)

南极洲是企鹅的地盘。企鹅有很多种,而皇帝企鹅是最大的企鹅种类。虽然皇帝企鹅在夏天有时最北会到南非南部和新西兰水域捕食,但一般不会去到南极洲周边分散小岛以外的地方,因为它的同堂兄弟国王企鹅与近亲帽带企鹅,主要是在这片海域捕食磷虾。国王企鹅与帽带企鹅也有自己的顾虑,南极的北部虽然温暖,但附近没有陆地,寒冷广大的南冰洋上也很少有岛屿,即便有,大多都是贫瘠的岩地。但有一些海岛比较大,如福克兰群岛。深入到南冰洋北部的福克兰群岛是南美洲的一部分,过去海平面比较低,因此它们与南美相连,但现在距离南美海岸却有五百公里。福克兰群岛上不是只有光秃秃的岩石,尽管这里没有树木,却有大片荒草丛在狂风吹袭瑟瑟发抖。南大西洋的冬季,寒风凛冽,被独自遗留在这里是天底下最凄惨的事,但这是“强尼∙鲁克”的宿命。

这是一种以两位摄影师名字命名的鸟儿

鲁克鸟的学名是条纹卡拉鹰,体型不是很大,有猛禽特有的弯勾的嘴喙和锋利的爪子,专门以鸟类为食,还喜欢攻击人类。在南美洲外海的荒凉群岛上,这种猛禽努力求生,等待迁徙生物归来。当每年九月的曙光预示春天到来时,鲁克鸟不用再久等了,因为有几群数量最庞大的迁徙生物正往它这里过来。企鹅到各地游历了数个月,有的甚至漂泊了数年,它们只会为一件事停止流浪,因为它们全都无法在海上下蛋或是产仔。来自南极一带的迁徙生物,都聚集在这片名为福克兰群岛的岩块上,它们将舍弃最擅长的生活方式,无论鸟类或水生哺乳动物都一样,愿意作出任何牺牲,只为了下一代。福克兰群岛是跳岩企鹅的繁殖场,它们是仅次于皇帝企鹅的第二种濒危企鹅。在五个月的水下生活后,它们每天前进四十公里,通过南方严寒海域之后,跳岩企鹅猛然急速冲上岸。(坚韧不拔,越战越勇的跳岩企鹅)

想要上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乘风破浪的危险,比起从滑溜的岩壁爬上岸根本不算什么。在这里,世界最长的洋流在全球横行长达两万多公里,由世界上最猛烈的大风驱动,它在南纬四十到五十度处创造了臭名昭著的咆哮西风带。那可是世界上最猛烈的大风,创造出一些最为狂暴的和难以预测的大浪。这里的海浪是世上最猛烈的,刚一接触岩石,海浪就会把跳岩企鹅席卷回去。不会飞的鸟儿在水中像浮萍一样,受制于巨大的海浪。但这并不会让它们退却。跳岩企鹅精力旺盛,坚韧不拔,难以征服,以从不放弃而闻名。它们正好适合在这样的岛上生存,因为企鹅只能靠强壮的脚,锐利的爪子,还有誓死上岸的决心才能爬到岩石。跳岩企鹅可没有浪得虚名。它们像发射的鱼雷一样窜出水面,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比游泳还要省力得多,也让企鹅上岸的时候可以看清楚前面的路,不至于一头撞死在岩石上。它们已经五个月没有跳岩了,技巧有些生疏了。公企鹅拉菲成功上岸了。但这只是短暂的胜利,它很快又被海浪卷了回去。尽管命运多舛,但它必须继续尝试。天气依然很糟糕,但跳岩企鹅记得一个古老的战术,不畏艰险迎难而上!跳岩企鹅越挫越勇,再次突击上岸。在登陆的赛跑中,企鹅拉菲搭到了便车,在潮水的推送下,稳稳当当地上了岸。潮水退去,上岸小径似乎更安全了,但表面现象可能充满了迷惑。它又被岩石困住了,而海水的肆虐尚未停歇。它耐心地在海水推送下,一步步地走向成功。它跨过了第一道障碍,也就是层叠的岩壁,不过,挑战还远远没有结束。跳岩企鹅每年都在同一时间出现,长途跋涉六百五十公里,从阿根廷沿岸的渔场游回这里。这种外表光鲜又能吃苦的鸟类荣归故里,只是要在自己出生的地方繁殖,新一代跳岩企鹅的延续就全靠它们了。三十万对跳岩冠企鹅在迁徙总部福克兰群岛繁殖,几乎占了全世界三分之二的数量。(第一批到达福克兰岛的跳岩企鹅均为雄性。)

在接下来的五、六天里,七千只企鹅会分成小团体陆续上岸。上岸后,跳岩企鹅结束漫长优雅的海上迁徙之旅,接下来的六个月它们要以这里为家。跳岩企鹅会在尽量远离海浪的地方筑巢,例如高达一百米的高耸陡峭的悬崖顶部,远离冰冷的海沫。尽管上岸很危险,但之后到到达筑巢点有更危险可怕的攀登行程。一百多米的悬崖小径看起来似乎不难走,但其下方是垂直的陡坡。海浪不断地拍打岩壁,坠落下去,即使不会粉身碎骨,也会被海浪拍死。岩壁上布满数百年来企鹅经过留下的痕迹,到处都有企鹅爪子挠出的刮痕,那是它们坠落时最后留下的印记。它们一路往前冲,不因失足和绊跌而有所畏惧。在悬崖小径上,第一梯队的勇士现在仅剩一只了;紧接着,它们就全军覆没了。它们只好再次尝试。第二梯队继续攀登高峰,直到有企鹅成功。跳岩企鹅是出了名的能死缠烂打。前方是一处更陡更高的悬崖,这样正好,虽然这里的路都不好走,但拉菲却选择了最难走的路线之一。走这条路需要极好的登山技术,拉菲以鳍肢为手臂,以脚爪为鞋钉,以喙作为攀岩斧,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它马上就要成功了,但稍不留神就功亏一篑。拉菲和大多数企鹅一样,也跌落下去了,它的爪子在岩石上使劲抓挠,也无济于事。幸运的是,拉菲足够肥胖,体内脂肪是很好的减震器,拉菲因此保住性命,既没摔伤,也没被淹死。失败是成功的妈妈,这次拉菲挑选了难度较小的路线,它不想再跌落一次,因此生命比爱情更重要。拉菲终于顺利到达崖顶,勇敢的企鹅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它们的跳岩技术并未退步。(尽管重回旧筑巢点的过程是场超负荷的赛跑,但其他公企鹅们早已抢占先机。)

成功登顶的拉菲,要记得去年筑窝的确切地点也很难,那些已经圈好地盘的企鹅是不会挪窝的,先到先得,而且它们对后来者不怎么友好,总是利喙相向。跳岩企鹅不仅死缠烂打,而且好斗。在企鹅群中有一个熟悉的面孔,那是老朋友汉斯。在它身边也是不错的地点,相互有个照应也好,拉菲决定在此安顿下来。等母企鹅到来后,七千对企鹅会聚集在这个崖顶,养育自己的后代。勇者拉菲现在的工作是筑窝,看上去只需要几根草茎就够了,但每一根都很珍贵。偷取邻居的建材通常都会付出代价,而且对方是自己的老朋友,也不好下手。找到草茎和下石块,并整理完自己的窝后,就该庆祝一下了,拉菲独自吟唱了一曲,尽管没有和音,也没有伴舞。一两个星期后母企鹅就会到来,它们要赶在夏季期间快点养育后代。但悲催的是每次回到海里觅食,就得面对一次上岸和登山的生死之旅。不过,这就是企鹅的命运。(信天翁之舞)

南冰洋上理想的繁殖地点非常少,企鹅只好跟各种海鸟争夺空间,例如黑眉信天翁。和跳岩企鹅争抢悬崖顶部的黑眉信天翁,也是数一数二的迁徙高手。就像所有的信天翁一样,黑眉信天翁也是大海上的流浪者。它们的翼展长达两米半,这些滑翔高手一天可轻松飞行近二十个小时。黑眉信天翁虽然会飞,但也要有自然力的帮忙,福克兰群岛的强风正好是这些大鸟起飞的助力。雄黑眉信天翁独行了七个月,乘着来自南方的海风飞行数万公里,来此支撑起去年繁殖时所用的巢,在成千上万只嘈杂的鸟群中等待它的配偶。雌鸟终于来了,它们一同欢喜地再次交换誓言,它们的关系可维持三十年,是模范婚姻的典范。沿岸各处的鸟巢都获得整理,一对对信天翁夫妇再续前缘,并产下卵。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这对信天翁只有一个目标,努力保护它们的蛋。但有其它鸟类盯上这些蛋,条纹卡拉鹰等了一整个寒冬,才等到如此丰盛的食物。自各种鸟巢内滚落的蛋是条纹卡拉鹰的囊中物,但它不久后也会有幼雏要照顾。(潜水觅食的黑眉信天翁)

寒冷狂暴的海洋怎么能够孕育出这么多的海鸟?出人意料的是寒冷正是海洋富饶的原因。海底的养分也可以在较无法预测的情况下,被恶劣的天气带上来,尤其是接近极地圈的地方。这里的海水是地球上最险恶的,它们同时也富含非常多的养分。强烈的风暴翻搅深海,带给海面上的水养分。冷水的含氧量比较高,加上波涛搅动冲上来的养分以及夏日阳光长时间的照射,让海水变得非常肥沃。在这里,来自南方的寒冷福克兰洋流,与来自北方的温暖巴西洋流相遇,就在它们交汇处孕藏了丰富的食物,孕育出一大群很像虾子的甲壳类——磷虾,这是孕育南极生命的基础,从鲸鱼到企鹅,大家都爱吃磷虾。在这里黑眉信天翁像鸭子潜水一样,找寻着被水流带到水面的磷虾。这种规模的群集猎食是很少见的,大部分时候大海上的鸟类都是相当分散的,但是,这个捕食场很靠近一个信天翁生育的殖民地,而且是很特别的一个。这个叫“杰生尖塔”的偏远小岛,位于福克兰群岛遥远西边,在这里有世上最大的信天翁殖民地,这里住了近五十万只的信天翁。这是一场惊人的示范,告诉人们海洋养分的丰富,以及它所能提供的食物量,甚至可以供给不住在海中的生物食用。要产生这么大的群体光靠寒冷海水中的养分是不够的,阳光每日所带来的光照与热能,也是微小的浮游生物成长所必须要的。浮游生物则是所有海洋生命的基础。每天,当太阳消失在地平线时,就触动了地球上最庞大的生命迁徙。数十亿吨的海洋生物,从深海中升起到靠近水面的地方寻找食物,在黑夜的掩护下吃着浮游生物。虽然如此,它们的生命还是一点也不安全,其他海洋中的猎食者比如尾随而至,有些比如深海乌贼来自好几百米深的水中。在破晓时,整个队伍回到深幽海水安全的怀抱。(南方大海燕啄食海豹尸体)

同处南冰洋北部的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则是浩瀚大洋中的一块碎石,距离南美最顶端两千余公里。其中南乔治亚岛仅有一百六十公里长,却饱受风霜。这里是冰雪天堂,是一个孤独、暴风雨肆虐的野生动物前哨站,而人类从未在此定居。南乔治亚岛位于南极洲的极北端,所以这里相对较暖,水体几乎不冻。然而,冬季海面气温也会降到零下十五度,狂风时速可达一百五十公里。这片海域的波浪,是地球上最大的风浪。海浪在绕着地球移动时,不断变大变强,期间在连续两万公里距离中不断加速,不受陆地阻挡地冲击南乔治亚岛。没有什么欢迎生命到来的理由,这里应该是生命禁入之地,但事实并非如此。海浪冲击岛屿的同时也带来了食物,一具海豹的尸体。为了它,值得面对海浪的冲击,大海燕是南极的秃鹫,总是首当其冲地抢夺腐尸。消息一经传出,一大群海燕蜂拥而至,它们如同长有羽毛的恐龙,会在争斗中钳制着对方的喙。这些屠夫给一些没机会吃到肉的动物提供了便利,反正尸体被撕开了,针尾鸭也来分一杯羹。这里没有多少好吃的,在南乔治亚岛栖息的动物,经不起在冬天来临前对食物挑三拣四。的确,只有几种生命能在如此残酷条件下生存,而且有一些奇迹般的生命在此过冬。它们就是企鹅。(待续)

本文为作者虎卿原创,谢绝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