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给广西带来的发展(广西做好东融)

“我们投资25亿元在贺州建设小鹰—700飞机总装基地,明年建成投产后,可年产飞机500架”深圳通航国际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永波说,公司还将与贺州市政府共同打造通航小镇,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西部大开发给广西带来的发展?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西部大开发给广西带来的发展(广西做好东融)

西部大开发给广西带来的发展

“我们投资25亿元在贺州建设小鹰—700飞机总装基地,明年建成投产后,可年产飞机500架。”深圳通航国际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永波说,公司还将与贺州市政府共同打造通航小镇。

近年来,广西全力“东融”,吸引越来越多的粤港澳企业落地开花。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毗邻广东,遥望港澳。打造“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广西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把“东融”作为重要战略开放合作方向,以贺州、梧州、贵港、玉林等东部地市为重点,深化粤港澳桂合作,在交通互联互通、产业梯度转移、生态资源开发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

打通梗阻,互联互通更便利

“从广州到贺州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实在太方便了。”广州游客刘女士说,贺州已成为她的家庭短途旅游首选目的地。

与广东接壤的贺州、梧州、贵港等地成为广西开展“东融”合作的最前沿。贺州“六高四铁两江一机场”的交通大格局初步形成,尤其是贵(阳)广(州)高铁的开通,使贺州跨入高铁时代。“目前经贺州前往广东方向的动车每天共有59趟次,为创建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提供了良好条件。”贺州市委书记李宏庆说。

摊开梧州的向外网络图,长洲船闸扩建工程、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梧州段、梧州西江机场等一批粤桂互联互通大通道项目正快速建设;广州南沙港至梧州港货运“穿梭巴士”高效运营;梧州至广州、佛山、肇庆、云浮等地实现高铁“公交化”。

11月27日,作为连接两广重要通道的项目——浦北至北流高速公路在玉林开工。玉林市委书记黄海昆介绍,玉林市采取建立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工作制度,全面加强玉林至湛江(广西段)高速公路等项目的建设。

陆上交通不放松,水运联通在提挡。目前,西江干线南宁至梧州段全面升级为2000吨级航道,今年年底还将开工建设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广州港开通160多条水上驳船支线覆盖梧州、贵港等港口。

共建试验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

坐落于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广西锂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投产后可日产70万只环保型锂离子电池,年产值可达10亿元。总经理王娟告诉记者,“短短一年时间,公司实现了签约、投产、上规三步走,这都源于试验区在行政审批、财政金融、税务、项目用地等多个环节大胆创新、简化流程。”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由粤桂共建,是全国唯一的东西部省际流域合作试验区,也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140平方公里,广东、广西各70平方公里。

“自2014年10月启动建设以来,入驻重点企业已达350家。”试验区管委会主任唐云凯介绍,试验区在土地、财税等方面享受23项优惠,“广东、广西给予试验区同等支持,两地不同的政策可叠加、择优选用。”

对接粤港澳,吸引优势特色产业,广西各地拼劲十足。

贺州在深圳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经贸联络处,设立2亿元的新经济新业态产业发展基金,创新建立新兴服务业招商流程,引进软微科技、力达新医药港、小鹰—700飞机总装、大皇蜂物流科技等一大批企业。

“一天时间,我们就拿到了营业执照。”贺州市软微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姚建生说,今年3月开始与贺州市洽谈,4月调研选址,5月开工建设,从深圳到贺州,公司“搬家”只用了3个月。

玉林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2015年以来承接引进的8家加工贸易企业(项目),其中7家已投产。

建好“后花园”,种好“菜园子”

广西独特的生态优势,相当于粤港澳的“后花园”。不久前,贺州市举行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人才寿城行活动,邀请大湾区旅游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来贺州考察。今年10月18日,贺州市集中签约温泉旅游开发、姑婆山体育文化旅游、姑婆山小镇天沐温泉旅游度假区三大文旅项目,总投资70多亿元。

广西还是粤港澳的“米袋子”“菜园子”。

在贵港市港南区,“布山谷”澳门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园内千亩连片的富硒水稻正在收割。“‘布山谷’项目进来后,我们的富硒大米销往粤港澳地区,带动了乡亲们脱贫致富。”木格镇盘古村种粮大户黄锦侨说。

去年12月,贺州市在广州举办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正丰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大湾区客商签订购销合同达9亿多元;今年8月,该公司又与香港高盛公司签下1亿元果蔬购销合同。在公司总部供港果蔬配送中心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熟练地分拣、包装、入库蔬菜,自动化流水线轮转不息;办公大楼里,几十个监控视频正实时监控各蔬菜种植基地的光照度、温度、湿度、风力。“贺州年产蔬菜170余万吨,其中约120万吨销往粤港澳大湾区。”贺州市市长林冠说。

无独有偶,玉林北流市大里镇六厚村的供港蔬菜基地内也一派繁忙。“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能确保果蔬的高品质和良好口感。”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基地占地2000多亩,可吸纳1000多人就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