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照亮人生引领未来(读书之益守望心灵)

学生的天职是读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师者,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同时也是“育人”之人。从踏入讲台以后,每个老师都教育自己的学生好好读书,可我们读书了吗?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地读书?

让读书照亮人生引领未来(读书之益守望心灵)(1)

一、读书可以守望自己的心灵

凡是人,都需要读书,因为读书让人永恒,所以,学生和老师更需要读书。读书,可以领悟作者的人生情感。当我们通过读书,深入到他人的内心生活时,我们的人生会得到拓展。

老师读书,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开阔视野。可以加深对客观世界的了解,可以看到以前看不到的物质世界。

因为人,只有读书,才更加像人。教师只有不断地读书,才使知识渊博,从中吸取知识的正能量。因此,教师需要读书,只要喜欢读书,只要愿意去求教,知识就不会拒绝你。教师终生读书,是为了弥补知识的贫乏,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所教的学科知识(本体系知识),科学和人文方面的知识,教学经验积累的实践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四个部分。根据作者申继亮在《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中的描述,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本体系知识不够深入,条件性知识掌握不足,实践性知识缺乏系统性,文化知识单 一,知识的更新落后于时代的要求。面对市场经济的名利考验、网络时代的信息浪潮,扪心自问,我们怎样对待教育的精神生活、如何安顿好心灵家园,如何抗拒诱惑,唯有在书桌旁,灯光下,静心阅读,深层思考,这是对阅读价值的一种守望。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但读书与其说是外假于物,还不如说是自己的内心需求。因为读书,可以诠释更好的自己;因为读书,就是守望自己的心灵。

二、读书点亮教育人生方向

很多时候,在和老师们谈论如何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时,大家有一个根本的共识,即:“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我们不但要给学生一桶水,更要给学生持久性的长流水。如果“长流水”来自于山中溪流,就需要我们去探索它的源泉,如果从海洋中来,就需要我们终身学习,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才能给予学生想学的知识,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如培训学习,也是读书,可以品尝到最丰富、最美味、最营养、最有价值的‘知识文化大餐’”。

由此可见,读书,首先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来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充实自己,通过自身的素养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从心里信服老师。同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实践、开拓创新,积极将所学习的知识、借鉴的方法和切实可行的经验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其次,读书可以定位我们的教育人生方向,体现自身价值。虽然每个教师都有奋斗目标,但不同教师的最终目标实现往往是不同的,这就是读书与否产生的不同效果。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如鱼得水,其持续成长,而有些教师却四处碰壁,不受师生喜欢,甚至专业成长是昙花一现。

再次,读书让我们意识到,事业的成功不是选择最好,而是选择适合自己。一些教师因为不喜欢教育事业,羡慕公务员,弃教从政,但最终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回头展望,不是平凡而伟大,而是碌碌无为而平庸。这是缺乏读书,知识匮乏,缺少人生智慧产生的。实际上,任何一个真正成功的人,总是把今天的所作所为跟他的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相比,而不是拿自己去和别人相比。总是喜欢和别人相比的人,最终是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的。

三、读书可以祛除心中的黑暗

缺乏读书观念的教师,心中一片黑暗。

现在的教育实践中,教师的地位仍旧没有提高,为什么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提高比较缓慢,除了社会原因、工资待遇和评价机制以外,教师本身的修业意识比较淡薄,这是教师缺乏自觉读书和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够形成的。比如,参加评职称,一些中年教师的论文多数是从网上复制,花钱发表,有的直接花钱请编辑部包写包发表。这些教师为什么工作二三十年连一篇文章也没有写过,他们说:“写了没地方发表,何必去写呢”,这固然是事实,可是,在工作总结或述职报告中要求他们写一个五六佰字的体会或说明,竟然写不出来,即使写了,也难以符合要求;学习交流会,请他们谈谈所教学科近期状况,不是语不及义,就是一无所知。我们曾经到一些学校的图书馆调研,发现教师的借阅率几乎为零,甚至有些教师从来不买书,偶尔买上几本,都要问学校是否能报销。我这样说,可能有老师会讲:“平时我们工作很忙,哪里有时间读书?”作为教师,真是忙得没有时间读书,那我们又怎样去教学生完成各学科的作业呢!忙,没有时间,只是借口和托词。

有人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读书,用知识祛除心中的黑暗,我们才能以更积极的心态为人处世,涵养社会的底气和定力。读书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书籍就是精神生活的入口,读历史可以看到成败,可以借鉴得失;读诗歌可以以情飞扬,意志高昂;读道德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辩是非,这些都是对生活的熔炼和升华。

四、读书让人成为智者

教师通过读书,可以把复杂的教育教学简单做,简单的教育认真做,认真的教学重复做,重复的教学创造做,把简单的教育说复杂是是一门学问,把复杂的教育做简单是一种智慧。教师读书应该赞美思考,更应欣赏行动,行动是一切成功之母,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百个美好的梦想,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读书使工作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更重要,学习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专业成长的痛苦远比后悔的痛苦好!读书让我们做人做事可方可圆:方是以不变应万变,圆是以万变应不变;方是教师做人的脊梁,圆是教师为人处世的锦囊;方是原则,圆是机变;对己要方,待人要圆;对内要方,对外要圆;在方中做人,在圆中归真!当我们把读书作为一种快乐时,就拥有了学问,当把教育事业作为一种学问时,我们就锁定了成功。虽然正确的人生方向,积极的思想,环境的栽培,不懈的行动,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但读书是成功之本。

教师读书是播下一个行动,就能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将收获一种命运;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寿命!

读书的教师是智者,与人交流,通常先思后言,不读书的愚者是先言后思。智者的嘴在心里,愚者的心在嘴里;懂得说话的智者,话像钥匙,简单几个字,就解开人们的疑惑。不会说话的愚者,话像噪声,话多烦人又无重点,不是听你说什么而是看你做什么;知道了不做等于不知道,做了没结果等于没有做;已完成的小事胜过计划中的大事;成功的人排除万难,失败的人被万难排除!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走路朝前看,做事往后想;不怕事多,只怕多事。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只有读书,读好书,才会使自己成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因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跟教师读书密不可分。对于每个教师而言,读什么书,什么时候读书,怎样读书,都有自我选择的权利。如果需要读书,就必须将诱惑拒之门外。因此,守望读书,就是守望自己的青春;守望读书,就是守望自己的未来;守望读书,就是守望自己的内心世界;守望读书,就是学者型教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