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鸡老是吐 它们一晚喝3000车水

宠物鸡老是吐 它们一晚喝3000车水(1)

近日,武汉市气象台连续两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多区日最高气温升至40℃以上。为了让街头植物成功度过“烤”验,武汉园林部门7月就进入了高温抗旱模式,最近这场攻坚战更是进入高潮,最多时,每晚有近2000名园林工人奋战在街头,为绿植浇水降温。

通宵达旦

近2000人每晚浇水3万吨

宠物鸡老是吐 它们一晚喝3000车水(2)

补水神器——滴灌袋 周超 摄

8日下午8时,小绿在汉阳知音桥头看到,每株行道树“脚”旁都靠着一个水袋,园林工人正牵着水管往里面补水。汉阳区养护单位现场负责人李保川介绍:“这是滴灌袋,通过缓慢滴水,让树根吸水更加充分。”

他告诉小绿,他们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抗旱措施。例如知音桥头土壤比较少,保水性较差,所以用上了浇水神器“滴灌袋”,其他大部分区域,只需要先松土再浇水,就能够满足植物水分需求,还有的植物像杜鹃特别不耐热,则需要采取架设遮阳棚等特殊措施。

进入抗旱期后,江岸区将每日作业时间调整为6:00—10:00 、17:00-5:00,出动全区18台水车,100余人两班倒,通宵达旦为道路绿化带和街头游园的绿植浇水降温。为什么要在夜间抗旱?该区园林局绿化队相关负责人回答,高温时段浇水蒸发量大,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还容易灼伤植物,再加上水车行进速度较慢容易造成交通堵塞,所以他们一般在早上或夜间进行抗旱作业。

宠物鸡老是吐 它们一晚喝3000车水(3)

园林养护工人在云飞路为绿化带的植物浇水 李永刚 摄

为确保抗旱实效,市园林和林业局绿化养护处采取日通报、分片督导、上路检查等措施。据他们统计,8月8日全市抗旱护绿道路900条,累计投入抗旱人员1790人,累计使用水车365台,水泵166台、取水栓306处,用水量3.1万吨。

宠物鸡老是吐 它们一晚喝3000车水(4)

宠物鸡老是吐 它们一晚喝3000车水(5)

东西湖区临空港大道附近的向日葵花田中,工人牵着水带洒水浇灌 李永刚 摄

3万吨水是多少?据了解,容量为10吨的洒水车是园林部门常用的水车之一,3万吨水用10吨洒水车装,得装3000车。

多措并举

各公园亮出“十八般武艺”

宠物鸡老是吐 它们一晚喝3000车水(6)

解放公园里,工人牵着水管浇水抗旱 库戈 摄

今年6月,解放公园进行精致公园提升,全园种植有6000多平方米的新栽植物。“这些植物根还没完全长好,保水能力差,又碰上了少见的持续高温。”该园园林科科长蓝松涛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植物存活,他们采取了“4合一”的抗旱方法,即水泵抽水、水车浇水、自动喷灌、水管浇水四种办法互相补充,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蓝松涛介绍,水泵和洒水车水量大、效率高,是浇水主力,自动喷灌可以移动,主要放置在一些需水量大的地方,人工水管则主要查漏补缺。

宠物鸡老是吐 它们一晚喝3000车水(7)

常青公园的园林工人浇灌草地 李永刚 摄

宠物鸡老是吐 它们一晚喝3000车水(8)

龟山公园给杜鹃架设遮阳网 任枫琳 摄

其他公园也均多措并举,亮出“十八般武艺”,做到人机结合科学抗旱,浇足浇透不留死角。中山公园和紫阳公园采取网格式抗旱模式,每个网格都有抗旱责任人;龟山公园为杜鹃贴心搭了遮阳网,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大片绣球花也躲在了遮阳网下;和平公园和常青公园绿油油的草地上自动喷灌系统往四周喷洒着清凉;关山荷兰风情园及时进行除草、送土、围堰等,避免土壤板结,增加土壤蓄水保湿能力……

宠物鸡老是吐 它们一晚喝3000车水(9)

后襄河公园草地上工人正在浇水 李永刚 摄

宠物鸡老是吐 它们一晚喝3000车水(10)

堤角公园夜间洒水抗旱 周超 摄

苗木保存活,人更不能被热着。各区均合理安排工人作业时间,做到歇人不歇工。道路或公园的园林工人们还都领到了防暑降温套装,包括盐汽水、毛巾、花露水、防暑药等。

联动呼吁

抗旱行动需要单位、社区的参与

宠物鸡老是吐 它们一晚喝3000车水(11)

武昌区抗旱浇水 武昌区绿化队供图

7日虽已立秋,但秋老虎依旧还在发威,或为近30年来最热的一个立秋。根据天气预报,预计至少未来一周我市都将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呼吁各社会单位和社区,和园林部门联动起来,共同加入抗旱行动。在做好自身防暑降温的同时,也要注意给单位和社区里的绿化植物浇水降温,帮助它们顺利度过高温。

宠物鸡老是吐 它们一晚喝3000车水(12)

内沙湖夜间抗旱 刘茂红 摄

抗旱浇水应注意两点,一是每次浇水应细浇慢灌、浇足浇透,才能达到效果。二是合理安排浇水时间,尽量避开10:00—16:00之间高温时间段浇水,减少浇水蒸发,防止浇水烧根现象。

炎炎夏日

你们辛苦啦

向挥汗如雨

奋斗在一线的园林工作者们致敬

文|杨晓雨

图|除署名外 库戈

宠物鸡老是吐 它们一晚喝3000车水(13)

来源:武汉绿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