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投降的真正(77年前的今天诞生的一篇硬核战地通讯)

今日吾等——交战各国代表——聚首此处,以签订一项庄严的协定,从而恢复和平。协定中之条件包含了截然相反的理想及意识形态,这些条件均已在世界各地战场上得以确定,因而无需吾等在此处讨论或辩论。

——1945年9月2日10时,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于密苏里号战列舰上

三十多年前,《读者文摘》(现在叫《读者》)1985年第10期刊登了一系列纪念二战结束40周年的文章。我当时还小,趴在正在读这本书的母亲背上,偶然记住了第7页上一篇文章的标题,四个大字:

日本投降

1945年日本投降的真正(77年前的今天诞生的一篇硬核战地通讯)(1)

《读者文摘》1985年第10期第7页,注释是我加的

长大后慢慢了解,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了日本向反法西斯盟国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美国记者威廉·克莱格从亲历者的角度,创作了这篇战地通讯。

之所以叫它战地通讯,是因为文中有一句话:

“长桌后面,肃立着与日本仍处于交战状态中的各国派出的代表。”

从法理上讲,在投降书签字之前,哪怕只剩一分钟,双方也还在交战中。对日方冷峻的对立态度,跃然纸上。

这篇纪实新闻报道带有浓厚战时风格,直白,凝重,肃穆,不煽情,不称颂,不渲染,以近乎素描的朴实文笔,记录了那个硬核的历史时刻。

尤其标题,没有任何修饰,一句“日本投降”,简短痛快,带着“一口闷”的爽劲。

而全文只在一件事上使用了联想、比喻的写作手法,就是对日方投降代表团的无情嘲讽。特别是写断腿残疾的重光葵艰难地爬上舷梯那一段:

“同这个重光葵一样,日本现已肢体破碎,再也站不起来了。”

而全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麦克阿瑟现场讲话中的第二句:

“协定中之条件包含了截然相反的理想及意识形态,这些条件均已在世界各地战场上得以确定,因而无需吾等在此处讨论或辩论。”

尽管麦克阿瑟后来在历史上留下了错误和耻辱的记录,但他在此时此地代表反法西斯阵营说的这番话,值得在史册中重重记上一笔——这是胜利者专属的最干脆有力的声音:少废话,叫你干啥就干啥!

文章最后一句,既是天气变化的真实写照,也有明显的喻义。一位文人,经历名垂史册的时刻,又逢老天开眼,还是禁不住要点缀和抒发一下:

“在这个时候,云层裂开了一道缝隙——太阳终于出来了。”

下面奉上《日本投降》的全篇译文,并附注释(蓝色小字)和现场照片。个人观点,这篇新闻报道,可以选入我们的语文教材。

【编注:文中人名,梅津美次郎,现在一般译为梅津美治郎;赫尔赛,现在一般译为哈尔西;马修·比里,现在一般译为马修·佩里;苏士兰德,或译为萨瑟兰。】

日本投降

9月2日,日本恶贯满盈、遭到惩罚的一天终于来到了。这天早晨冷的出奇,在阴沉沉的铅灰色天空下,四辆黑色轿车沿着东京湾的海岸线向着横滨方向全速驶去。乘坐第一辆车的是梅津美次郎将军,他面色阴沉,反复思考他今天即将扮演的角色。天皇完全不顾梅津本人的意愿,命令他代表日本武装部队出席即将在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的接受日本投降的仪式。表面上,他按照武士的传统,毕恭毕敬的领受了圣上旨意,内心深处却既伤心,又懊丧。

坐在他身边的是重光葵,此人瘦骨伶仃,戴一副眼镜,是个老牌外交家。作为外务省的代表,他也将在投降书上签字。

【这部分克莱格运用了联想手法,因为他不在车上,只能推测梅津当时的表情和心情。不过,彼时彼刻,梅津还能有别的什么表情和心情呢?(笑)】

汽车穿过被炮火夷为平地的横滨码头区,来到被炸得乱七八糟的海港中心区,接着便加快了速度。在横滨县政府附近,梅津美次郎、重光葵和日本代表团的9位其他成员鱼贯下车,他们一声不响地站在那里,等候美军派船把他们接到举行受降仪式的会场。

【此处特意加入战争废墟的简短描写,不仅是写实,还是在暗示:日本为什么无条件投降。】

7时30分,日本人登上兰斯多尼号,这艘驱逐舰旋即以每小时16海里的速度朝着密苏里号战舰驶去。

1945年日本投降的真正(77年前的今天诞生的一篇硬核战地通讯)(2)

日方代表登上兰斯多尼号

日本代表团第一个登舰的是重光葵。美军西尼·麦什比尔上校充任联络官,重光葵随他艰难万分地爬上摇摇晃晃的软梯。想来,此刻他那经过截肢手术的残肢更疼了。当他的同胞看到重光葵的痛苦时,面上表情惨然,似乎想到了他们祖国的厄运——同这个重光葵一样,日本现已肢体破碎,再也站不起来了。

【1932年4月29日,时任驻华公使重光葵,在“一二八”事变后日方在虹口公园举行的“淞沪战争祝捷大会”上,被朝鲜青年尹逢吉投出的炸弹炸伤,右腿截肢。】

接着爬上软梯的是梅津美次郎,其余的人也鱼贯而上,最后日本代表团11名成员都上来了。他们面对一张铺着绿色台布的长桌,整整齐齐站成了3行。长桌后面,肃立着与日本仍处于交战状态中的各国派出的代表。

1945年日本投降的真正(77年前的今天诞生的一篇硬核战地通讯)(3)

名场面:日方代表登上密苏里号,排成三行

今天,威廉·赫尔赛海军上将的旗舰成了举世注目的中心。他下令将这艘战舰特意修饰了一番,并装上了一件具有历史象征意义的文物。来宾们看到,军舰上有一面褪了色的美国国旗。92年前,即1853年,这面旗挂在马修·比里指挥的军舰舰首驶入东京湾。

【上面这段文字当时被《读者文摘》删掉了,因为它带有美国人“塞私货”的味道且涉及殖民主义,与我们三观不符。】

1945年日本投降的真正(77年前的今天诞生的一篇硬核战地通讯)(4)

照片右下方就是那面美国国旗,只有31颗星

此时,电影摄影机沙沙转动起来,记者们也忙着咔嚓、咔嚓的拍照。日本人表情紧张,等待着仪式开始。参加仪式的美国人都穿着军便服,不打领带,同这个场合的庄严气氛很不协调。

英国代表团成员身穿短袖军上衣和短军裤,足登长到膝部的白色长袜。俄国人全都佩戴红色肩章,衣饰华丽。在场的中国、法国和加拿大军人也无不衣着庄重,同美国人的军便服形成鲜明对照。

【据说当时美军官兵故意着军便服,是为羞辱日方。不过克莱格似乎不太认同这种做法。这一段,把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都点出来了。】

1945年日本投降的真正(77年前的今天诞生的一篇硬核战地通讯)(5)

苏联代表签字,背后是着装整齐的中英法等国代表

10时整,密苏里舰上的一座舱门打开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在尼米兹和赫尔赛陪同下,步履轻捷地走到日本人对面。刚刚站定,麦克阿瑟便开始宣读手中一张小纸片上的东西:

“今日吾等——交战各国代表——聚首此处,以签订一项庄严的协定,从而恢复和平。协定中之条件包含了截然相反的理想及意识形态,这些条件均已在世界各地战场上得以确定,因而无需吾等在此处讨论或辩论。”

读到下面一些内容时,麦克阿瑟的手有些颤抖:“……汝等面前之文件,记载有日本投降及接受该国投降之条款和条件。”

“吾人以盟军总司令身份保证,将遵循吾人所代表之各国之传统,以正义和宽容的精神履行职责,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各项投降条款得以充分、及时、忠实地执行。”

将军后退一步,做了一个手势,要日本人签字。在这个伟大的时刻,在重光葵步履艰难地移步到长桌旁时,全场一片肃静。重光葵在椅子上慢慢就坐,这时,海风吹散了他的头发。他把高帽子放在长桌上,旋即紧张地脱下手套,把它放在帽子上。

重光葵掏出钢笔,目不转睛地瞧着桌子上的文件,似乎有些茫然。

这时,麦克阿瑟严厉地说:“苏士兰德,告诉他在哪儿签字!”苏士兰德参谋长走到桌子旁,指点重光葵签字的地方。这位外相很难为情,脸孔涨红了。他低下头去签字,这时是10时零4分。

【颐使气指,指指点点,美国人公事公办,没有半点客气,就是要让日方在众目睽睽之下丢人现眼、面红耳赤。】

1945年日本投降的真正(77年前的今天诞生的一篇硬核战地通讯)(6)

重光葵掏出钢笔准备签字却又茫然的瞬间

1945年日本投降的真正(77年前的今天诞生的一篇硬核战地通讯)(7)

密苏里号上的投降书复印件

梅津美次郎接着走到长桌旁。他连这文件看也不看一眼,便在重光葵的名字下迅速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签完字后,他毫无表情,目不斜视,正步走回日本代表团的行列。这时,泪水从一些日本人的脸颊上滚了下来。

接着,麦克阿瑟及其他国家的代表也陆续签了字。当最后一个签完之后,麦克阿瑟走到前面宣布说:

“世界和平终于恢复了,让我们为之祈祷,祈求上帝永远维护和平。我宣布:仪式至此结束。”

【当然,后来作为日本“太上皇”的麦克阿瑟,其所作所为极大违背了他当众说过的这段话。甚至早在新中国还未成立时,就开始大量利用日本二战战犯开展反华活动。参看我前些天写的:借《冈村宁次回忆录》深度理解美国和日本对新中国的基调】

1945年日本投降的真正(77年前的今天诞生的一篇硬核战地通讯)(8)

麦克阿瑟签字

1945年日本投降的真正(77年前的今天诞生的一篇硬核战地通讯)(9)

印有麦克阿瑟、尼米兹、哈尔西和密苏里号舰长默里签名的参加受降纪念卡

当日本代表领取自己的一份受降书时,发现出了一点问题:原来加拿大代表签名时写错了地方。苏士兰德将军立即重新坐下,做了必要的改动。接着,日本人朝着舷梯的方向走去。当他们从盟军军官组成的警戒线前走过时,接受了后者的致敬。梅津美次郎表情冷峻,目不斜视,但是还了礼。代表团其他成员也都还了礼。

【彼时彼刻,美国人在场面上还是讲究的。签字之前,仍是交战状态,对日方毫不客气;签字之后,交战状态结束,便稍给一点体面。】

1945年日本投降的真正(77年前的今天诞生的一篇硬核战地通讯)(10)

盟军军官向日方代表敬礼,可见日方代表正举手还礼

在这个时候,云层裂开了一道缝隙——太阳终于出来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