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揭秘敦刻尔克大撤退(一群方瓜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大揭秘敦刻尔克大撤退(一群方瓜的敦刻尔克大撤退)(1)

【2016年旧文,公众号手动迁移,转移至此。】

忙完虐心又虐身的11月23日,回了一趟老家。

因为最近看过小平同志的革命经历,他从16岁离开四川去到法国,直至93岁离世,终生没有回过老家四川广安一次,最近是到成都。因此路上我在“反思”我和伟人之间的差距之一是不是就是“常回家看看”啊。我只能做个凡人了,也不错。

父母提前安排了我清空后备箱,于是在离家时刻,X6瞬间变小货车,仿佛半个菜园子的瓜果蔬菜都被我带走了。

等到了卸货后把所有瓜果蔬菜都运到电梯口,更发现东西超越想象的多。联想到前一阵热映的电影《敦刻尔克大撤退》,这像不像一群蔬菜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啊。

大揭秘敦刻尔克大撤退(一群方瓜的敦刻尔克大撤退)(2)

几天之前,当这些瓜果蔬菜被收获的时候,他们自以为的命运很可能是在老家被吃掉,但是因为我的一次回归,它们的命运瞬间被改变了,它们被集体撤退到了青岛这个城市。

所有的瓜果蔬菜中有白菜、地瓜、萝卜、方瓜、花生、大葱、苹果等等。大部分是常见的食材,只有一种,方瓜,可能略显生疏,仿佛瓜中的少数民族。

所以在一群瓜果蔬菜的大撤退中,我想重点谈谈食材中的少数民族,方瓜。非厨师可以忽略这一大段。

一、从方瓜想到粽子的问题

谈老家的方瓜之前,我想先谈谈老家的粽子。因为我对这两种物品的认知有点类似。

我从小见过吃过的粽子都是很宽大如手掌的那种,端午之前,从山上采摘,回家浸泡,包粽子时候用很多片叶子重叠组合可以包入很多米,两包合为一捆,这两捆的容量超过一碗米饭。

大揭秘敦刻尔克大撤退(一群方瓜的敦刻尔克大撤退)(3)

后来看到南方三角小粽子的时候,觉得那是粽子中的mini版。等苹果手机推出苹果plus而把这个词炒热之后,有网友说老家那种粽子可以称之为粽子中的plus,我觉得很妥切。

我以前也以为我们这种叶子就是粽叶,后来上网查才发现我们这种粽叶可能叫做桲椤叶,即槲树叶,和那种热带水果菠萝同音,而且我老家还有一种叶子很小的植物叫做桲椤,貌似只能用来做柴火用,不能干别的。

大揭秘敦刻尔克大撤退(一群方瓜的敦刻尔克大撤退)(4)

网上搜索——粽叶分多种,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使用的种类各不相同,常见的为芦苇叶、箬叶;也有其他的:桂竹叶、月桃叶、芭蕉叶、荷叶、粽巴叶、竹笋壳……

从这种经历中,我想到:

我从小见的是这种大粽子,觉得那种苇叶三角粽子是不正宗的。

别人从小见的是苇叶粽子,也会觉得我们那种粽子是不正宗的。

等到成年,走过大江南北,才发现全国大部分地方的粽子,尤其是屈原沉江附近的粽子,都是这种苇叶的三角粽子,我们那种粽子貌似只在胶东半岛附近才有。

从这件事情的思考,我至少收获三种哲学:第一种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就像网上国外那个解决争辩的视频,一个球,从一面看是黑色,另一面是白色,从各自角度看都没有错。

第二种收获是思考举一反三问题:如果我爷爷的爷爷终其一生没有离开老家,他的世界中那个粽子就是正宗的粽子,但是我到外地看到各种粽子后,我就可以理解我们老家的粽子只是其中的一种。那么反过来想,我爷爷的爷爷即使没有见过别的粽子,也可以想到世界上会有别的粽子,就像我们目前还没找到第二个有生命的行星,但是我们相信宇宙中一定会有很多这样的行星存在。

我有一本旧书康德《宇宙发展史概论》,一开始想这事不应该是伽利略和爱因斯坦等科学家讨论的事吗,一个天文望远镜都看不明白的康德怎么论述这个?我想就是用哲学思维来推导吧,比如科学家可以用宇宙飞船来发现其他行星,而康德可以用哲学思维来推导论证出一定会有另一个居住人类的行星存在。

康德是德国哲学的一个巨星,也是一个异类,不仅终生未婚,而且他一生除了去但泽旅行过一次以外,从未离开过哥尼斯堡,他的自己不离故土的一生,证明了读万卷书不走万里路一样可以成功。

第三种是思考的多维度问题:我中学学过《列子》中两小儿辩日的故事: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发现了哲学思辨中的短板。

如果我们用科学方式,很简单,地球离这太阳就是大概1.5亿千米左右,早晚基本没差距。但是从哲学角度思辨,一个孩子用大小的逻辑推理,说早上近,而另一个用冷热的逻辑推理,说早上远。这种建立在不同逻辑基础上的争辩是没有结果的,类似鸡同鸭讲。

比如,两个人争辩粽子的重量,一个三角粽子和一个长条粽子,不用称重的方式,而是用哲学方式,可能就比较费劲。

所以说科学论证也可以说是哲学逻辑的一个分支,能动手的别叨叨,能测量的别思辨,思辨不清的可以求同存异。

二、方瓜或者长南瓜的外行人科普

和假装有文化的人聊天确实很累,说好的谈方瓜,却说了半天粽子。

回到方瓜。

和粽子一样,离开家乡,到外地,我很少见到这种瓜了,超市里也少见。我明白这似乎又是我家乡的一种特产了吧。

再上网查,网络确实改变了我们这代人的知识体系,方便快捷但是很多不准确。我们不会去查本草纲目或者植物分类中的葫芦科南瓜属中的25种瓜,而是直接问百度,很不严谨。很多模凌两可的答案影响着我们很多判断和认知。

网上说,方瓜,也叫做长南瓜,番瓜。可是查番瓜却说也叫西葫芦,和我们常见的茭瓜重名。这就有点搞不懂了。还有一种吊瓜,看起来也很像。

总体我形成这么一个认知,这一类瓜都是从美洲等外邦传来的,叫做番瓜,其中很多不同的品种,其中口味最好的是南瓜,种植很广,而像方瓜这种可能因为口味或者环境适应能力问题,只在很少地方有种植。如果用长南瓜命名比方瓜更加妥切。

我想可能我家乡的土壤特别适应方瓜的生长,田间地头,随便撒几颗种子,很快就能长成覆盖地面的一大片,产量惊人。方瓜仿佛西瓜的生长模式,但是叶子更大,而且叶子背面和茎上有微小的毛刺。方瓜的大小差异也是很大,小的可能几斤,大的可以几十斤,所以很多时候一家人吃不了,就会喂养动物。也可能方瓜的这种高产,供过于求,让人不觉得珍贵。

就口感而言,方瓜比南瓜少了那种很面的口感,反而觉得多了一些纤维。炖煮的时候比南瓜更容易烂熟如泥。

如果把它用来替代南瓜做做南瓜饼南瓜蛋糕,我不知道会是什么效果,不过有这么多库存可以试一下。

如果非要给方瓜提升下价值,可以用网上这段话:方瓜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瓜氨酸、精氨酸、天门冬酸、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葫芦巴碱、腺嘌呤、胡萝卜素、葡萄糖、蔗粮、戊聚糖、甘露醇及大量的维生素B、C和E及多种微量元素如镁、铁、铜、硒、锌等,促进人体胰岛素的分泌及增强肝肾细胞的再生能力。其中的硒和维生素E较高,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锌可以与200种以上的酶相结合,是酶的激活剂,能防治糖尿病、高血压和一些肝肾疾病。方瓜中还含有一种能分解亚硝胺的酵素,亚硝胺有致癌作用,常吃方瓜可减少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生。此外,鲜方瓜中含有一定量的胡萝卜素,是瓜类中含胡萝卜素较多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在肝脏中可转化为维生素A,具有防癌和抗癌作用。方瓜自身含有的特殊营养成份可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血管动脉硬化,具有防癌、美容和减肥作用,在国际上已被视为特效保健蔬菜。

虽然上面这些描述很多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不是瞬间感觉高大上起来了,方瓜价格是不是得涨涨了。

三、投我以桃李,报之以方瓜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要卖方瓜,而是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种仿佛不大受人待见的食材。越写越觉得方瓜真的很好。我要每天吃一点。

如果这些方瓜我们自己吃,我觉得可能会吃到春节。

我想这么原生态的东西,完全可以送朋友啊。可是我妈总觉得方瓜不是什么好东西,不值得送人。我想这是因为我妈对南瓜有成见。现在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多吃素少吃肉了。

因此我觉得我可以不送方瓜,而是共享方瓜——我的家里和汽车后备箱随时放着方瓜,青岛市内四区的朋友想吃的话欢迎随时找我拿回家品鉴。取完为止。【本文中心思想】

最后提升品味环节想找一首关于方瓜的唐诗宋词一类提升下,可是找不到,可能唐朝时候这个品种还没传到中国吧。但是,我们不是胡编大学毕业的吗——

《方瓜思》

窗前明月光,疑是方瓜汤,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相思》

方瓜生北国, 春来生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好吃。

 《望方瓜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方瓜挂前川。

  口水直下三千尺,疑是方瓜落九天。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吃方瓜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方瓜。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方瓜花。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方瓜村。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方瓜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方瓜。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瓜,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方瓜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出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方瓜万仞山。

  方瓜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方瓜颂》

啊,方瓜,你为什么一点都不方?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大方瓜!

可能我吃了假南瓜,对,那是方瓜!

圆瓜的反义词是什么?

是你的方瓜,不,是你的方瓜!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南瓜!

生活不止锅里的南瓜,还是有诗和方瓜!

抒情到此为止,美味刚刚开始!

我要做一个高贵的方瓜,你可以上门来取,但是我不送货上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