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和谁一样厉害 马基雅维利与达

  ​仅仅坐了一小段路程的马车,马基雅维利便急不可耐地跳下车来,翻身上马,奔驰而去。在佛罗伦萨靠近维奇欧桥的住所里,居住着他的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女儿。但此时的他,早已把她们抛诸脑后。他满心喜悦,马上就可以见到一年前相见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个人了。想到此,他快马加鞭,向目的地疾驰。

达芬奇和谁一样厉害 马基雅维利与达(1)

  在最近几年里,马基雅维利担任其故乡佛罗伦萨的国务秘书一职,因而常常身负各种外交使命而奔走于各邦国之间。谈判、投机、撒谎、蒙骗、变节,这些都是他每天从事的事务。干这些事务需要强大的自控力和冷静的头脑,马基雅维利坦然接受了这一切,但也将一个年轻人对世界的美好想象丧失殆尽。在权力的势力范围里,每个人会如何,他心知肚明。几个月前,他受命前往乌尔比诺。他遇见了恺撒·博尔吉亚,一位年轻英俊、知书达理的年轻人,但也精力充沛、野心勃勃。恺撒·博尔吉亚正带领着一群随从下榻在伊莫拉。马基雅维利受命与博尔吉亚重开谈判,但他本人并不愿意与博尔吉亚来一番讨价还价、分厘必争的博弈。对他而言,谈判只是他需履行的义务而已,当属次要的事情。马基雅维利不仅想与这位诸侯达成某项妥协,更多的是想从近处观察他,并从他身上学到有用的东西。正因如此,他才这样骑马疾驰,80 千米的路程很快飞驰而过。1502 年10 月8 日的深夜,马基雅维利抵达了伊莫拉。他不顾旅途劳顿和满身尘土,立刻到恺撒·博尔吉亚的随从处登记,以便在次日可觐见这位他所崇敬的诸侯。

达芬奇和谁一样厉害 马基雅维利与达(2)

  在伊莫拉的宫中,他还遇见了其他一些不同寻常的人物。 在宫廷里,有各种才华的人物汇集在一起。这里充满了对知识的各种好奇和渴望。达·芬奇也身处这群杰出人物之中。他的才华就是将那稍纵即逝的美丽定格在永恒之中。

达芬奇和谁一样厉害 马基雅维利与达(3)

  马基雅维利与达·芬奇生活在同一时代。 那是一个历史转折的时代,后人将之称为“文艺复兴”时期。 在意大利,人们幡然醒悟,认为不应该把个体生命的当下当作去彼岸世界前经受考验和等待的时光。 举国上下,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了人生的当下,转向了人生存在的现实意义。 人们打量着自己的身躯,观察着自己的精神,开始听从内心的激情,追求情感的爱好。 他们恍然大悟,原来可以如此丰富多彩地塑造自己的人生。 那个性张扬的古希腊罗马时代,在人们的心目中一下变得如此灿烂辉煌。

 

摘自《改变世界的邂逅》

达芬奇和谁一样厉害 马基雅维利与达(4)

改变世界的邂逅—— 时光列车上的柏拉图与梦露 |〔德国〕赫尔格·黑塞 著 华少庠 译

  古今非凡人物的十五次邂逅

  加快人类文明的前进历程

 

  哲学与信仰、政治与经济,战争与和平,科技与艺术……这些关乎人类社会过去、现在及未来的重大命题,始终总在鞭策我们去思索和探究。

  马基雅维利与达·芬奇相遇时,关于权力他们谈了些什么?

  米勒与梦露的爱情悲剧中有没有现代人的完美主义倾向?

  从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到温斯顿·丘吉尔和查理·卓别林,再到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

  这些世界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都曾有过不同凡响的相遇与相知,充满了激情、希望与哲思,对人生意义、社会道德、科学信仰等思索与拷问启迪了后人,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本书撷取了世界历史长河中十五对杰出人物的相遇故事,通过客观优美的叙述展示出他们的邂逅对关于人类的重要问题所给出的答案。

 

作者简介

  赫尔格·黑塞(1963—),德国自由撰稿人、编剧和记者,主要从事历史、文化和经济方面的研究。他的著作《我既然站在这里,就别无选择》于2007 年被德国《那时》(Damals)杂志评为娱乐类历史年度书籍,被翻译成14 种语言。

译者简介

  华少庠,博士,教授。1958年生于四川成都。他先后任教于四川大学外语学院和西南交通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曾发表出版过多篇论文和翻译作品。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