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是我心中的月亮(你是我永远的女神)

妈妈你是我心中的月亮(你是我永远的女神)(1)

●女神印象

照片中的女士叫阳健,拍摄时间是1988年5月5日,地点就在滨江路,照片里还能看到象鼻山。那天刚好立夏,一直很爱美,穿着时尚的阳健在休息时间让朋友用相机拍了两张照片,留下了24岁的靓丽身影。当时正值桂林旅游业的黄金时期开启,年轻人紧追潮流,穿着时尚。

●女神故事

我的妈妈是医护人员,年轻时颜值超高。她18岁从桂林卫生学校毕业后就到市人民医院工作,这一干就是37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从晨曦微露到夜深人静,从门诊到病房,从医院到家庭,每一帧都是妈妈忙碌的身影。2019年妈妈在退休前荣获了“最美护士”称号,这是对她工作最大的肯定。2021年又被医院返聘回去,忙的时候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半天班,但她却说不忙,过得很充实。

我印象最深的事就是妈妈带我去学琴,从1995年一直到2002年,也是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那几年,妈妈白天带我学琴,晚上去医院上夜班,风里来雨里去从没间断过,非常辛苦但从没抱怨过。我从幼儿园大班开始接触小提琴,后来学电子琴、钢琴。为了让我更好地练习,妈妈花了2000多元“巨资”买了雅马哈电子琴,我从小学一年级学习到三年级。后来老师说我有弹钢琴的天赋和灵性,妈妈又花了8000多元给我买了钢琴。我也通过努力,用三年时间考过了中央音乐学院钢琴九级。

在妈妈的影响下,我上学一直很刻苦认真,大学本科虽然学的是音乐学专业,但我还选修了商务英语专业,毕业时也获得了双学位。毕业时在学校的双选会上我被桂林的一所高校选中,如愿地当了大学老师。

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跟爸爸比较亲,但我却跟妈妈更亲近一些。我工作后遇到困难或不顺心的事也喜欢和妈妈交流沟通,她的帮忙分析,总让我很快就想通又充满干劲。妈妈工作上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也直接影响了我,“选我所爱,爱我所选”是她对我一直的教诲。2020年,我被学生评为学校首届“我最喜欢的老师”。现在的我,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体现着自我价值的同时,也有好好享受生活。

退休后,妈妈又追求起她的舞蹈梦,几经辗转找了一位专业的老师认真学习了起来。她还坚持健身,在露台尝试养花。短短两年多,40多平方米的楼顶被她勤劳的双手打扮成了一个美丽的花园,每天都把露台收拾得整整齐齐。她总能把任何事都做得非常好,还能从中收获快乐,这份认真、乐观、豁达也让我们全家都充满欢乐。

●表白女神

母亲是我秋夜里的流星,在我生命深处点燃了烈焰,馈赠给我独立、坚强和努力,让我明白凡事皆有可能。母亲节来了,愿您护理一生,归来仍是少女。妈妈,愿您身体健康,开心快乐每一天!——许阳

记者邢刚

妈妈你是我心中的月亮(你是我永远的女神)(2)

申小姐的母亲名叫尹新梅,今年50岁,这张照片拍摄于1993年,那一年尹女士22岁。照片当中,面容姣好的尹新梅长发披肩,眼神自信笃定。在穿着方面,她上身西装,下身长裙,脚上穿的是白袜子和高跟鞋,形象知性、端庄又优雅。

1993年,妈妈在深圳一家公司打工,从事会计工作。在那个年代,会计专业的人在深圳比较吃香,在公司享受的完全是白领待遇。这张照片就是她在公司的办公室拍的,她坐在沙发上,拿了办公桌上一部固定电话当道具,摆了一个正在打电话的姿势。那个时候手机还没有盛行,大家打电话基本都是去街头的电话亭,对年轻人来说,坐在家里或公司里拿固定电话打电话也算是一种时尚。

妈妈婚后便放弃高薪工作在家相夫教子,陪伴我和弟弟成长。一直到弟弟上了初中,弟弟读的是寄宿制学校,妈妈这才出去找工作。不过,时代不同了,原本引以为傲的会计专业也没那么吃香了,她只得自己做生意或者帮人打点零工。

如果当年,妈妈生了孩子以后又继续去深圳私企工作,专业技能和自身其他方面素质应该会与时俱进,极有可能取得事业成功。但妈妈说,孩子是最重要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陪伴一定不能缺失,就算自己赚钱少点也不能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另外,不管怎么样,爸爸一直都在努力工作,养家糊口是没有问题的。

我想起一件读学前班时的事,村子里的孩子都是读同一所小学,每天早上和下午,大家都是相约一起上学和放学回家。一天下午,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回家,走到半路,天降大雨,大家跑到一座桥洞下躲雨。没过多久,我便见到妈妈撑着一把伞从远处走来,手里还拿着一把伞。我见到妈妈后心情十分激动,迫不及待地想去迎接妈妈。

那个桥洞一边是敞开的,一边设有围栏。我本应该从敞开的那边出去的,但从那边出去,是要从桥头绕过去才能去迎接妈妈。于是,我便想翻越围栏抄近路。当时,在攀爬的时候,妈妈已经在大声提醒危险,但我见母心切,爬上围栏准备跳下去的时候,衣服被围栏上的铁丝钩住了,我一下从上面摔了下来,下巴先着地。在我失去意识之前,母亲丢掉手上的雨伞跑了过来。当我再次醒来,听到妈妈在呼喊着我的名字,轻轻拍着我的脸,妈妈泪流满面、焦急万分的样子,我记忆犹新。

伤口痊愈后,我下巴上还留有一个疤痕。如今,妈妈每次回忆起这事,心疼之情溢于言表,她非常自责没有照顾好我,这道伤疤是我的人生记忆,永远提醒着我,妈妈对我深深的母爱。

妈妈,我爱您,您的爱就像春天的雨水,滋润着我和弟弟茁壮成长。岁月流逝,您的容颜也在渐渐老去,不复往日的芳华。但在我和弟弟心目中,您永远是我们的女神。——申蓉群

记者申艳

妈妈你是我心中的月亮(你是我永远的女神)(3)

照片后排中间的女孩叫张声青,照片大概拍摄于1959年,地点在中华小学。当时张声青只有19岁,参加工作也才两年,是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据了解,这张照片中有一位小朋友要离开桂林去南宁上学,所以和班主任及几个要好的小伙伴拍了张照片。1959年,物资并不丰富,人们衣着简单朴素,照相更是件奢侈的事,这张黑白的照片弥足珍贵。

我妈妈出生于1940年。1960年,妈妈作为广西唯一学员,被选送到北京中国聋哑教育师资讲习所学习,学成后回到桂林参与创立了桂林聋哑学校。她挚爱这份工作,一干就是30年。1983年,妈妈被评为全国扶盲助聋先进工作者,在北京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那是她一生获得的最高荣誉,也是对她奉献教育的充分肯定。妈妈的敬业精神对我影响很大,也成为我工作时的榜样。

儿时,妈妈和爸爸总是很忙,每天早出晚归。他们把四个孩子交给外公外婆照顾,常常是我们吃过晚餐她才回到家。即使工作再忙,妈妈每天下班回家都要和外公外婆聊聊天,带点好吃的孝顺他们。我们姐弟四人从妈妈言传身教中学会了孝顺、感恩、团结、奉献、关爱。在她的谆谆教诲下,我们姐弟四人都考上了大学,成为了对社会有用之人。

妈妈和爸爸结婚30多年,一直很和睦恩爱,他们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爸爸住院期间,妈妈特地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小厨房,顶着蜂窝煤浓烈的呛鼻气味,每天变着花样给爸爸补身体。那段时间她一边默默承受痛苦,一边还要强装笑容在爸爸面前,直到爸爸临走时也不知道自己患了绝症。她用实际行动教会了我们什么叫夫妻情深,什么叫不离不弃。

妈妈常常内疚地说年轻时光顾工作,忽视了照顾我们姐弟四人,退休后要补回来,所以我们姐弟四人有了孩子后,她轮流去每家照顾,帮忙带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不知疲倦、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的余热。

妈妈心灵手巧,虽然没有学过裁缝,但凭着努力和认真,自学成才。家里的沙发套、椅子套、钢琴罩……都是她自己做的。为了给我缝制漂亮的裙子和睡衣,她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细心缝制,有几次累得颈椎病犯了。

妈妈喜爱音乐,退休后,每周去老年大学学习钢琴,课后每天在家坚持练琴两个小时以上。20多年的坚持和努力,妈妈现在已经会弹几十首歌曲了。为了预防老年痴呆,妈妈还坚持看书摘抄,最喜欢看的是《故事会》,每逢发刊都会买回来,还精选里面的笑话摘抄,现在已经积累了五百多条笑话,分门别类地抄在几个本子上,并且能倒背如流,还手抄了几本笑话送给好朋友,把快乐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小时候您陪我们长大,现在我们陪您变老,愿时光能缓,愿您笑靥如花,永远如十八岁少女般清纯美丽!如今我也退休了,但每天仍愿意听您说“宝宝,快点回家吃饭”,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温暖最幸福的话语。亲爱的妈妈,我永远爱您!祝您健康长寿!——陆艺丹

妈妈你是我心中的月亮(你是我永远的女神)(4)

照片中的女士叫黄爱香,拍摄于1992年,照片是她丈夫带着她和女儿游玩漓江时拍的。那一年,她26岁。她长相清新脱俗、甜美可爱,笑容中透着优雅和亲切。她的穿着也较时髦,上身白色T恤打底、黑色小开衫,下身是当时最流行的健美裤。

我和妈妈感情深厚,我出生后,爸爸便常年在桂林工作,一年到头要过年时才回家,我是妈妈带大的。妈妈为人善良、脾气好,对我的照顾很细心。

那个年代,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没什么好菜吃,我不太爱吃饭。读小学的时候,每天早上,我总借口说村里的小朋友已经出发了,自己也要赶时间一起去上学,不想吃早饭了,妈妈便端起饭碗,陪着我一起走,边走边喂我吃饭。我家距离学校两公里远,妈妈经常陪我走了差不多一半的路程。以至于我长大后,我隔壁村子的长辈们还总跟我提这事,说你妈对你那是真的好,生怕你饿着了,追着给你喂饭要喂两里路。

高三下学期,妈妈说自己文化程度有限,在学习上帮不到忙,但听人家说孩子参加高考,营养很重要。于是,妈妈每个星期要给我杀3只土鸡。每天早上,她还要去菜市买一大杯刚挤出来的牛奶煮开给我喝。我学的是文科,平时大多数时间花费在背书上,根本没留意吃了什么东西,以及吃了多少。高考结束后,我发现自己胖了20斤。自此,我的体重一直居高不下,还稳步上升。

妈妈不太会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她关心我最多的就是“吃不吃得饱”和“有没有穿够衣服”。在我的童年,我总是比别的同学要多穿一件衣服和裤子。后来我工作了,每逢天气突然降温,她在前一晚就会打电话来提醒我要加衣服。如今,56岁的妈妈在帮我带孩子,孩子“吃不吃得饱”和“有没有穿够衣服”成了她每天最操心的事。

在我记忆里,我最感动的是妈妈接我放学回家的情形。我读初中是寄宿的,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学校距离家有5公里远,步行上下学,期间要翻越一座有坟地的大山,那座大山刚好在我那村子对面。每次回家的晚上7点30分左右,我就要开始翻越那座大山,而妈妈在晚上7点20分左右开始,每隔几分钟,就对着大山喊我小名,待我应答之后,她就手持手电筒朝大山走来。她担心我路上害怕,便边走边喊我小名。就这样,她一边喊,我一边应,直到她接上我。初中三年每次回家的晚上,我之所以有勇气“征服”那座大山,凭的就是妈妈的呼喊声和那束闪烁的电筒光。在见到妈妈的那一刻,我立马觉得安全感满满的,什么妖魔鬼怪都不怕了。

不管是我小时候,还是我长大以后,当我遇到困难、受了委屈,总有一个人,她能给我温暖的怀抱。在那个怀抱里,我可以卸下所有的盔甲,只做个“孩子”,这个人就是我的妈妈。岁月静好,愿妈妈不老。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我爱您,妈妈!”——曾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