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蔡沟唢呐哭灵大全(一鸣惊人六代传)

唢呐唢呐,曲小腔大。在民间,唢呐是喜丧嫁娶等重大活动所用礼乐的必配乐器之一,因其嘹亮、高亢、曲调婉转、表现力强,深受群众普遍喜爱。

上蔡蔡沟唢呐哭灵大全(一鸣惊人六代传)(1)

6月16日,记者来到上蔡县韩寨镇集市上的郭氏唢呐传习所,还未走进院里,就听到阵阵时而高亢激越时而细腻平缓的音乐。走进院内,看到郭氏唢呐第4代传承人郭永启的儿媳王华荣、孙子郭嘉浩等人正在晨练曲目。

上蔡蔡沟唢呐哭灵大全(一鸣惊人六代传)(2)

郭永启介绍说,唢呐是一件表现力极强的乐器,吹奏主要讲究手功、嘴功和气功。学习吹唢呐最难的就数气功,需要科学的方法反复练习才能成功,曲调的不同还需调换大小不同的哨子。因郭氏唢呐曲调精准优美,音色明亮高亢,深受百姓欢迎,方圆数十里,谁家有红白事都请他们去吹上几曲,嘀嘀嗒嗒,这一吹就传承了六代人。

上蔡蔡沟唢呐哭灵大全(一鸣惊人六代传)(3)

在韩寨镇提起郭永启一家人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郭氏唢呐”创班于清德宗光绪年间,创始人是郭永启的曾祖郭早行。后经祖父郭颜珍、父亲郭绍相,传至当今的郭永启,已脉续四代120多年。

上蔡蔡沟唢呐哭灵大全(一鸣惊人六代传)(4)

据悉,郭早行9岁时便随本村“郭响器”学习唢呐演奏,13岁艺成,16岁筹资组班,名响乡邑,时谓“郭家班”。在举行喜丧嫁娶、祭祀寿诞、庆丰收贺奇功等活动时,十里八村都有请“郭家班”的习俗,近几十年演奏最为卖力、“花活”最多的郭永启,被大家称为“小响器王”。

上蔡蔡沟唢呐哭灵大全(一鸣惊人六代传)(5)

王华荣告诉记者:“俺爸从10岁跟着俺爷练习唢呐的指法、气息等各种技巧,高中毕业后就跟着俺爷走街串巷,不到一年就基本上能‘办事’了,现在都61啦,早上起来练唢呐,晚上还是练,经常给俺小辈说,要早晚坚持练习,一定要把唢呐技艺传承下去。”

上蔡蔡沟唢呐哭灵大全(一鸣惊人六代传)(6)

郭永启自1985年接手“郭家班”到现在已有40多年,在他的带领下,“郭家唢呐”的吹奏技艺越来越精湛,肢体语言更加丰富,曲目内容更加新颖。既有《百鸟朝凤》《全家福》《一枝花》《山村来了售货员》等诸多脍炙人口的唢呐独奏曲,又保留了《抬花轿》《收姜维》《包青天》《五世请缨》《朝阳沟》等大量的传统戏曲。

由最初的小、中唢呐,又加入了大唢呐、边鼓、笙、二胡、电子琴、梆子、手镲等演奏乐器,这也让“郭家班”成了越来越壮大、名副其实的大型乐队。

上蔡蔡沟唢呐哭灵大全(一鸣惊人六代传)(7)

儿媳王华荣也凭着对现代歌曲和传统戏曲的理解与熟悉,充分利用连奏、单吐、双吐、三吐、弹音、花舌、箫音、滑音、颤音、叠音、垫音等艺巧,将一段段曲调演绎得声情并茂。为唢呐这一传统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蔡蔡沟唢呐哭灵大全(一鸣惊人六代传)(8)

2018年4月,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型展演活动中,郭永启表演的唢呐独奏《一枝花》获得一等奖,2020年2月驻马店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为“郭家班”唢呐艺术颁发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2022年,其孙郭嘉浩在乐通天下中国民族器乐展演中获得金奖、第三名、特等奖等荣誉。

上蔡融媒记者:刘亚琴 张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