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海瑞爱国之行(明史)

海瑞明史,卷226,列传114

注释,多查询自《汉语大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

译文,来自《二十四史全译》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入都,即伏阙上《平黎策》,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识者壮之。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槖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而属巡盐御史袁淳论瑞及慈谿知县霍与瑕。与瑕,尚书韬子,亦抗直不谄懋卿者也。时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久之,陆光祖为文选,擢瑞户部主事。

明代的海瑞爱国之行(明史)(1)

伏阙,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汉语大词典

靖,①安定。②止息,平定。③谦恭。④谋议。⑤细小。--王力古汉语字典

署,③代理,暂任。--王力古汉语字典

伏谒,谒见尊者,伏地通姓名。--汉语大词典

脱粟,糙米;只去皮壳﹑不加精制的米。--汉语大词典

艺,①种植。②才能,技能。--王力古汉语字典

倒悬,①指人头脚倒置地或物上下倒置地悬挂着。②亦以人之倒挂比喻处境极其困苦或危急,以家庭用具之倒挂比喻极其贫困。--汉语大词典

曩,从前,以往。--王力古汉语字典

按部,巡视部属。--汉语大词典

供张,供帐。①⒈陈设供宴会用的帷帐﹑用具﹑饮食等物。亦谓举行宴会。⒉亦指供宴饮之用的帷帐﹑用具﹑饮食等物。--汉语大词典

行装,①出远门时所携带的衣物。--汉语大词典

行部,谓巡行所属部域,考核政绩。--汉语大词典

供具,①陈设酒食的器具。亦指酒食之类。②陈设食具;备供酒食。③犹备呈,上报。--汉语大词典

抗言,①高声而言。②对面交谈。--汉语大词典

恚,愤怒,怨恨。--王力古汉语字典

抗直,①刚强正直。②直言抗争。--汉语大词典

谄,巴结,奉承。--王力古汉语字典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曰:

明代的海瑞爱国之行(明史)(2)

享国,帝王在位年数。★贾谊过秦论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又指王朝统治的年代。--古代汉语词典

斋醮,请僧道设斋坛,祈祷神佛。--汉语大词典

符瑞,吉祥的征兆。多指帝王受命的征兆。--汉语大词典

臣闻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其任至重。欲称其任,亦惟以责寄臣工,使尽言而已。臣请披沥肝胆,为陛下陈之。

明代的海瑞爱国之行(明史)(3)

称任,犹胜任,称职。--汉语大词典

臣工,群臣百官。--汉语大词典

披沥肝胆,竭尽忠心,赤诚相见。--汉语大词典

昔汉文帝贤主也,贾谊犹痛哭流涕而言。非苛责也,以文帝性仁而近柔,虽有及民之美,将不免于怠废,此谊所大虑也。陛下天资英断,过汉文远甚。然文帝能充其仁恕之性,节用爱人,使天下贯朽粟陈,几致刑措。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反刚明之质而误用之。至谓遐举可得,一意修真,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数年推广事例,名器滥矣。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乐西苑而不返,人以为薄于夫妇。吏贪官横,民不聊生,水旱无时,盗贼滋炽。陛下试思今日天下,为何如乎?

明代的海瑞爱国之行(明史)(4)

怠废,懈怠荒废。--汉语大词典

英断,英明果断。--汉语大词典

贯朽,①穿钱的绳子朽断,形容积钱多而经久不用。②书编朽断。形容读书勤苦。--汉语大词典

贯朽粟陈,《史记•平準书》:“京師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后以“贯朽粟陈”形容财粮富足。--汉语大词典

刑措,刑错,置刑法而不用。--汉语大词典

锐精,①谓磨砺武器使锋利。②谓用心专一,专心一志。--汉语大词典

妄念,指不切实际或不正当的念头。--汉语大词典

遐举,⑤指得道升仙。--汉语大词典

脂膏,②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汉语大词典

视朝,谓临朝听政。--汉语大词典

弛,①⒈放松弓弦,与张相对。⒉引申为解除,缓和。⒊又为松懈。⒋又为减弱。⒌又为延缓。--王力古汉语字典

名器,①名号与车服仪制。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用以别尊卑贵贱的等级。②名贵的器物。亦特指钟鼎。③犹大器。喻国家的栋梁。--汉语大词典

滋,①⒈生长,增长。②愈加,更加。--王力古汉语字典

迩者严嵩罢相,世蕃极刑,一时差快人意。然嵩罢之后,犹嵩未相之前而已,世非甚清明也,不及汉文帝远甚。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古者人君有过,赖臣工匡弼。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辞表贺。建宫筑室,则将作竭力经营;购香市宝,则度支差求四出。陛下误举之,而诸臣误顺之,无一人肯为陛下正言者,谀之甚也。然愧心馁气,退有后言,欺君之罪何如!

明代的海瑞爱国之行(明史)(5)

迩,①⒈近。⒉用作动词,接近。⒊引申为浅近。--王力古汉语字典

差,②副词。比较,略微。★差强人意。--王力古汉语字典

不直,①不正;不公。②不以之为是;不信任。--汉语大词典

匡弼,匡正辅助;纠正补救。--汉语大词典

建醮,旧时僧道设坛为亡魂祈祷。--汉语大词典

相率,亦作“相帅”。相继;一个接一个。--汉语大词典

馁,①⒈饥饿。⒉比喻气或才不足。②鱼腐烂。--王力古汉语字典

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人未有不顾其家者,内外臣工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者也。一意修真,是陛下之心惑。过于苛断,是陛下之情偏。而谓陛下不顾其家,人情乎?诸臣徇私废公,得一官多以欺败,多以不事事败,实有不足当陛下意者。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而遂谓陛下厌薄臣工,是以拒谏。执一二之不当,疑千百之皆然,陷陛下于过举,而恬不知怪,诸臣之罪大矣。《记》曰“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此之谓也。

明代的海瑞爱国之行(明史)(6)

徇,①示众。②夺取。④通“殉”。⑤通“巡”,巡行。⑦顺从,曲从。--王力古汉语字典

徇私,曲从私情。--汉语大词典

不事事,不理事务。--汉语大词典

当意,称意;合意。--汉语大词典

过举,②错误的行为。--汉语大词典

且陛下之误多矣,其大端在于斋醮。斋醮所以求长生也。自古圣贤垂训,修身立命曰“顺受其正”矣,未闻有所谓长生之说。尧、舜、禹、汤、文、武,圣之盛也,未能久世,下之亦未见方外士自汉、唐、宋至今存者。陛下受术于陶仲文,以师称之。仲文则既死矣,彼不长生,而陛下何独求之?至于仙桃天药,怪妄尤甚。昔宋真宗得天书于乾祐山,孙奭曰:“天何言哉?岂有书也!”桃必采而后得,药必制而后成。今无故获此二物,是有足而行耶?曰天赐者,有手执而付之耶?此左右奸人,造为妄诞以欺陛下,而陛下误信之,以为实然,过矣。

明代的海瑞爱国之行(明史)(7)

斋醮,请僧道设斋坛,祈祷神佛。--汉语大词典

垂训,垂示教训。--汉语大词典

垂示,①留传以示后人。②犹言赐示。--汉语大词典

顺受,顺从地接受。--汉语大词典

怪妄,①怪诞虚妄。②古怪狂妄。--汉语大词典

执,①⒈拿着。⒉引申为执管。⒋又为固执,坚持。②捉拿,拘捕。③好友,至交。--王力古汉语字典

妄诞,①虚妄不实。②荒诞不经。--汉语大词典

陛下又将谓悬刑赏以督责臣下,则分理有人,天下无不可治,而修真为无害已乎?太甲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用人而必欲其唯言莫违,此陛下之计左也。既观严嵩,有一不顺陛下者乎?昔为同心,今为戮首矣。梁材守道守官,陛下以为逆者也,历任有声,官户部者至今首称之。然诸臣宁为嵩之顺,不为材之逆,得非有以窥陛下之微,而潜为趋避乎?即陛下亦何利于是。

明代的海瑞爱国之行(明史)(8)

逆,①⒈迎,迎接。⒉又指迎战,怀着敌意迎上去。②反,倒着。③⒈抵触,违背,与“顺”相对。⒉引申为叛逆,背叛。④预先。--王力古汉语字典

逊,①⒈逃避,躲开。⒉引申为退让,辞让。②谦逊,恭顺。③差一些,比不上(晚起义)。--王力古汉语字典

趋避,①疾走回避。②指趋利避害;趋吉避凶。--汉语大词典

陛下诚知斋醮无益,一旦翻然悔悟,日御正朝,与宰相、侍从、言官讲求天下利害,洗数十年之积误,置身于尧、舜、禹、汤、文、武之间,使诸臣亦得自洗数十年阿君之耻,置其身于皋、夔、伊、傅之列,天下何忧不治,万事何忧不理。此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释此不为,而切切于轻举度世,敝精劳神,以求之于系风捕影、茫然不可知之域,臣见劳苦终身,而终于无所成也。今大臣持禄而好谀,小臣畏罪而结舌,臣不胜愤恨。是以冒死,愿尽区区,惟陛下垂听焉。

明代的海瑞爱国之行(明史)(9)

翻然,①迅速转变貌。--汉语大词典

阿,②⒈山或水的弯曲处。⒉又指庭之曲处。⒊由曲隅引申为曲从,迎合。⒋又为循私,偏袒。⒌又为亲附。--王力古汉语字典

释,①⒈放下,放开。⒉又为释放,放弃。②消除,化解。--王力古汉语字典

切切,①急切,急迫。--汉语大词典

轻举,①谓飞升,登仙。②隐遁;避世。--汉语大词典

度世,①犹出世。谓超脱尘世为仙。②超度世人。③活在世上。--汉语大词典

敝,①破旧。②疲。③弃。④谦称。--王力古汉语字典

系风,①⒈比喻不能实现之事。⒉亦比喻无根据。--汉语大词典

系风捕影,比喻不可能做到的事。--汉语大词典

持禄,保持禄位。犹言尸位素餐。--汉语大词典

结舌,①不敢讲话。②犹结巴。--汉语大词典

区区,①小;少。形容微不足道。②⒈犹方寸。形容人的心。⒉引申谓真情挚意。⒊也形容一心一意。③自得貌。④拘泥,局限。⑤愚拙;凡庸。⑥自称的谦词。--汉语大词典

垂听,俯听;倾听。--汉语大词典

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会帝有疾,烦懑不乐,召阁臣徐阶议内禅,因曰:“海瑞言俱是。朕今病久,安能视事。”又曰:“朕不自谨惜,致此疾困。使朕能出御便殿,岂受此人诟詈耶?”遂逮瑞下诏狱,究主使者。寻移刑部,论死。狱上,仍留中。户部司务何以尚者,揣帝无杀瑞意,疏请释之。帝怒,命锦衣卫杖之百,锢诏狱,昼夜搒讯。越二月,帝崩,穆宗立,两人并获释。

明代的海瑞爱国之行(明史)(10)

趣,①快步走,疾行。②趋向,朝某一方向奔去。⑤⒈通“促”,催促,督促。⒉又为促使,促成。⑥通“促”,急速,赶快。--王力古汉语字典

执,①⒈拿着。⒉引申为执管。⒋又为固执,坚持。②捉拿,拘捕。③好友,至交。--王力古汉语字典

触忤,冒犯。--汉语大词典

太息,①大声长叹,深深地叹息。--汉语大词典

留中,①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②留在朝廷任职。--古汉语大词典

留中,①指将臣子上的奏章留置宫禁之中,不交办。--汉语大词典

方,⑦比拟。⑿⒊正好,正当。--王力古汉语字典

方,⑦比拟,相比。⑧⒈副词,正在。⒉将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方,③比拟,比方。⒈副词,正,正在。⒉将,将要。⒊方才,刚刚。--古代汉语词典

第,①在一定系列中的次序。特指合乎考试标准的。科举时应试合格的称及第,不合格的称落第。后起义。②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甲第,贵族豪门的宅第。④副词,但,只管。★史记淮阴侯列传但举兵,吾从此助公—王力古汉语字典

内禅,古代,帝王传位给内定的继承人称“内禅”。--汉语大词典

视事,就职治事。多指政事言。★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飨诸北郭,崔子称疾,不视事。—汉语大词典

视事,治事,任职。—古代汉语词典

谨惜,谨慎爱惜。--汉语大词典

诟詈,辱骂;责骂。--汉语大词典

论死,判处死刑。--汉语大词典

揣,①量度。②⒈忖度,揣测。⒉引申为试探。--王力古汉语字典

搒,①笞击。--王力古汉语字典

榜,②古代的一种刑罚,捶击或者鞭打。--王力古汉语字典

帝初崩,外庭多未知。提牢主事闻状,以瑞且见用,设酒馔款之。瑞自疑当赴西市,恣饮啖,不顾。主事因附耳语:“宫车适晏驾,先生今即出大用矣。”瑞曰:“信然乎?”即大恸,尽呕出所饮食,陨绝于地,终夜哭不绝声。既释,复故官。俄改兵部。擢尚宝丞,调大理。

明代的海瑞爱国之行(明史)(11)

外庭,外廷。国君听政的地方。对内廷、禁中而言。也借指朝臣。--汉语大词典

酒馔,①⒈犹酒食。⒉亦借指酒席。--汉语大词典

西市,②明清时北京处决死囚的刑场。在今菜市口。--汉语大词典

附耳,①贴近耳朵。指窃窃私语状。②将耳朵贴近物体(细听;窃听)。--汉语大词典

宫车,帝王后妃等所乘坐的车辆。因常借指帝、后。--汉语大词典

晏驾,车驾晚出。古代称帝王死亡的讳辞。--汉语大词典

陨绝,①毁灭;灭绝。②昏倒。--汉语大词典

隆庆元年,徐阶为御史刘康所劾,瑞言:“阶事先帝,无能救于神仙土木之误,畏威保位,诚亦有之。然自执政以来,忧勤国事,休休有容,有足多者。康乃甘心鹰犬,捕噬善类,其罪又浮于高拱。”人韪其言。

明代的海瑞爱国之行(明史)(12)

休休,①形容宽容;气魄大。--汉语大词典

休休有容,语本《书•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后因以“休休有容”形容君子宽容而有气量。--汉语大词典

多,②推重,赞扬。--王力古汉语字典

浮,①漂,飘浮。②行船。④超过。⑤罚人饮酒。--王力古汉语字典

韪,①⒈是。⒉又用作动词。②善,美。--王力古汉语字典

历两京左、右通政。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瑞锐意兴革,请浚吴淞、白茆,通流入海,民赖其利。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徐阶罢相里居,按问其家无少贷。下令飚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迂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搢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瑞抚吴甫半岁。小民闻当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明代的海瑞爱国之行(明史)(13)

墨,①⒉引申为墨线。绳墨,木工用以测定直线的工具。⒌又为贪污,不廉洁。--王力古汉语字典

中人,①平常人,一般人。②指朝中公卿大臣。③宦官。④宫内侍女。--古代汉语词典

舆从,车马随从。--汉语大词典

兴革,创建和革除。--汉语大词典

率,①⒈捕鸟的网。⒉引申为罗致。②⒈带头,首先。⒉又为循着,沿着。⒊引申为遵循。⒋又引申为奉行。⒌又引申为表率。⑤副词。⒈大都。⒉一律。⑤法规,标准。—王力古汉语字典

里居,①古指官吏告老或引退回乡居住。②聚居于里中。--汉语大词典

按问,查究审问。--汉语大词典

贷,②饶恕,宽免。③推卸(晚起义)。--王力古汉语字典

惴惴,忧惧戒慎貌。--汉语大词典

告讦,责人过失或揭人阴私;告发。--汉语大词典

讦,揭发、攻击别人的阴私、过错或短处。--王力古汉语字典

负屈,犹抱屈。--汉语大词典

抱屈,遭受或感到委屈。--汉语大词典

裁节,①裁抑节制。②削减;节省。--汉语大词典

邮传,①传舍,驿馆。②借指驿丞﹑驿吏等人员。③转运官物,传送文书。--汉语大词典

冗费,浮费;不必要的开支。--汉语大词典

供顿,①供给行旅宴饮所需之物。②⒈设宴待客。⒉亦指饮食。--汉语大词典

迂滞,①⒈迂阔,不通达。⒉亦谓河道曲折处淤塞而不通畅。--汉语大词典

清秩,清贵的官职。--汉语大词典

优诏,褒美嘉奖的诏书。--汉语大词典

鱼肉,②比喻受侵害、欺压者。③比喻欺凌、残害。--汉语大词典

沽名,猎取名誉。--汉语大词典

甫,②⒈起始,开始。⒉引申为副词,始。③通父。古代男子之字,后面常用一父字,也写作甫。--王力古汉语字典

甫,②开始,刚刚。--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履任,到任;就任。--汉语大词典

衔,①⒊引申为心中怀着,隐含着。--王力古汉语字典

万历初,张居正当国,亦不乐瑞,令巡按御史廉察之。御史至山中视,瑞设鸡黍相对食,居舍萧然,御史叹息去。居正惮瑞峭直,中外交荐,卒不召。十二年冬,居正已卒,吏部拟用左通政。帝雅重瑞名,畀以前职。明年正月,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道改南京吏部右侍郎,瑞年已七十二矣。疏言衰老垂死,愿比古人尸谏之义,大略谓:“陛下励精图治,而治化不臻者,贪吏之刑轻也。诸臣莫能言其故,反借待士有礼之说,交口而文其非。夫待士有礼,而民则何辜哉?”因举太祖法剥皮囊草及洪武三十年定律枉法八十贯论绞,谓今当用此惩贪。其他规切时政,语极剀切。独劝帝虐刑,时议以为非。御史梅鹍祚劾之。帝虽以瑞言为过,然察其忠诚,为夺鹍祚俸。

明代的海瑞爱国之行(明史)(14)

当国,①执政;主持国事。--汉语大词典

廉察,①考察,视察。廉,通"覝"。②唐以来对观察使或职权与之相当的官员的简称。廉,通"覝"。--汉语大词典

萧然,②空寂;萧条。④简陋。--汉语大词典

峭直,严峻刚正。--汉语大词典

中外,①表里,内心与外表。②宫内和宫外。③朝廷内外,中央和地方。④犹里外。⑤中原和边疆;中国和外国。⑥家庭内外,家人和外人。⑦指中表之亲。--汉语大词典

拟,①揣度,估量。②计量,打算。③比划。④比,类似。⑤仿效。--王力古汉语字典

雅,⑤副词。⒈平素。⒉平素的交情。⑥副词,极,甚。--王力古汉语字典

畀,①⒈给予。⒉又为委托。--王力古汉语字典

尸谏,陈尸以谏。后泛指以死谏君。--汉语大词典

治化,谓治理国家﹑教化人民。--汉语大词典

臻,①⒈至。⒉用于抽象方面(非具体的行动)指达到。②指满,完备。--王力古汉语字典

交口,①众口;齐声。--汉语大词典

文,⑩文饰。--王力古汉语字典

文饰,①⒈彩饰。⒉引申谓打扮。②文辞修饰。③掩饰,遮盖。--汉语大词典

辜,①⒈罪。⒉用作动词,加罪,惩处。⒊引申为祸害。③辜负,对不起(后起义)。--王力古汉语字典

枉法,谓歪曲和破坏法律。--汉语大词典

规切,劝戒谏正。--汉语大词典

剀切,①恳切规谏。②切实,恳切;切中事理。--汉语大词典

夺俸,官吏因过失而被罚扣其俸禄。--汉语大词典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

明代的海瑞爱国之行(明史)(15)

阴,②⒈幽暗。⒉又为秘密,暗中。--王力古汉语字典

沮,①⒈阻止。⒉又为终止。②败坏。③颓丧。--王力古汉语字典

偷惰,偷堕,苟且怠惰。--汉语大词典

矫,①⒈揉曲使直。⒉引申为纠正。⒊引申为强抑、整饬。⒋引申为故意做作,掩盖真情。⒌引申为诈称,假托。--王力古汉语字典

百司,①即百官。②即百官。--汉语大词典

惴恐,恐惧。--汉语大词典

患苦,①憎恨,厌恶。②疾苦。--汉语大词典

纠擿,纠举揭发。--汉语大词典

擿,④挑,拨。⑥指使。⑦通“摘”,选取。--王力古汉语字典

丑诋,辱骂;诋毁。--汉语大词典

瑞无子。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敛。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明代的海瑞爱国之行(明史)(16)

帏,③帐子。--王力古汉语字典

敝,①破旧。②疲。③弃。④谦称。--王力古汉语字典

籝,盛物竹器。--王力古汉语字典

醵,①⒈凑钱聚饮。⒉引申泛指聚众凑钱(后起义)。--王力古汉语字典

醵金,集资,凑钱。--汉语大词典

敛,①收聚。②敛藏。殡殓之殓,经传皆作殓。为死者易衣曰小殓,入棺曰大殓。③赋税。④约束,节制。--王力古汉语字典

罢市,①市上停止买卖以表示悼念。--汉语大词典

夹岸,水流的两岸;堤岸的两边。--汉语大词典

酹,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王力古汉语字典

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尝言:“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又不得已而均税,尚可存古人遗意。”故自为县以至巡抚,所至力行清丈,颁一条鞭法。意主于利民,而行事不能无偏云。

明代的海瑞爱国之行(明史)(17)

清丈,谓详细地测量土地。--汉语大词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