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竺可桢来浙大做什么(浙大老校长竺可桢的日记里有个小秘密)

浙大竺可桢来浙大做什么(浙大老校长竺可桢的日记里有个小秘密)(1)

竺可桢日记捐赠仪式现场

主席台上,56本厚薄不一的日记安静地躺在铺着红丝绒布的桌面上。主席台下,100多位嘉宾汇聚一堂。

5月21日,浙大120周年校庆当天,《竺可桢日记》手稿捐赠仪式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

从1936年至1974年间,竺可桢共有56本日记基本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

1936年,浙江大学内忧外困,竺可桢受命出任校长。从此,他带领浙江大学从一所普通大学,穿越抗战硝烟,克服重重艰难,汇集优秀师资,培养杰出人才,发展崛起成为载誉史册的“东方剑桥”。

作为被史学界公认的“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名人日记之一”,《竺可桢日记》共有900万字。其中,也记录了浙大曾经筚路蓝缕的办学历史,成为当今时代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说: “浙江大学有今天的荣光,最应该感谢的是竺可桢校长,他是浙大人不断前行的动力源。”

捐赠仪式上,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任少波向竺可桢家属代表、竺可桢之子、浙大化学系1946级校友竺安颁发了捐赠证书。40余位竺可桢亲属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56本日记捐给浙大,了却了竺家人的心愿,也让日记找到归宿。”现场,88岁高龄的竺安说。

《竺可桢日记》的内容都被收录在2014年出版完结的《竺可桢全集》中。从2000年开始,竺安加入父亲日记的整理工作,到2013年底,全集整理完毕。

在整理日记的过程中,竺安也愈加理解父亲心路历程与教育理念。捐赠仪式上,他分享了一个故事,《竺可桢日记》里,透露了一个小秘密。

1939年,浙大西迁的途中,在贵州湄潭创建了浙大附中。1943年附中第一届毕业生30余人参加教育部统考,获得了平均获第一名的好成绩。

那时候,跟随西迁的竺安正在念初三,他回忆:“当时,在会上向大家公布的成绩是第三名。我看了父亲日记才发现,真实结果是第一。但他没有没有跟任何人讲过这件事。在他的理念里,第三名也是很好的鼓励,如果告诉大家是第一就到头了,很难再有进步的空间。这样的处理方法,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捐赠仪式后,还举行了“大学历史与大学精神”座谈会。

浙大竺可桢来浙大做什么(浙大老校长竺可桢的日记里有个小秘密)(2)

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任少波和竺安(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