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孩子表达爱(学会表达爱的这5种方式)

怎样给孩子表达爱(学会表达爱的这5种方式)(1)

作家毕淑敏说:

太多的人,以为爱到深处是无言。其实,爱是很难描述的一种情感,需要详尽的表达和传递。

在中国,尤其是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那批人,是很传统的,基本不会表达爱,更羞于说出“我爱你”这三个字。

但其实,在一个家庭里面,是要常常善于表达爱的。

一个善于表达和传递爱的家庭,一定有一个和谐友爱的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会更融洽。

那么,自然,孩子从小在这样的家庭里面成长的话,心态、性格等各个方面都会是非常正向的,这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015年,圣母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父母那里得到关爱的孩子成年后会更快乐!超过 600 名成年人接受了关于成长的调查,报告显示,在童年时期受到更多父母关爱的人,表现出较少的抑郁和焦虑,并且情感上更快乐,更富有同情心。

那么,爱,需要怎么表达呢?仅仅是说“我爱你”这句话吗?

显然不是。

对孩子爱的表达,主要应该从以下这五个方面入手。

怎样给孩子表达爱(学会表达爱的这5种方式)(2)

怎样给孩子表达爱(学会表达爱的这5种方式)(3)

和孩子平等对话,不要用命令的语气

很多家长对待孩子都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语气和态度,强硬到“你今天必须听我的”。

其实,和孩子对话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对你很重要。

所以父母在和孩子交谈的过程中,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孩子,以温和的语气多询问他们的想法,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

让他们知道你对他们的话题很感兴趣。

如果条件允许,每天花 15 - 20 分钟进行一次对话,期间放下手机,并全神贯注的和他们聊天。

我们常常教育孩子不要沉迷手机,但最好的教育其实是以身作则,当大人不再沉迷手机,孩子才有可能做出相应的改变。

怎样给孩子表达爱(学会表达爱的这5种方式)(4)

怎样给孩子表达爱(学会表达爱的这5种方式)(5)

多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玩耍

始终记得这样一句话:每个伟大的父母也都是顽皮的父母!

作为父母,不要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平时也要抽出时间和他们一起玩耍,这样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成为他们的朋友,孩子才能对你敞开心扉。

一起玩耍,是与孩子建立联系并向他们展示你足够重视他们的最佳方式。

和孩子一起玩耍,就是向孩子表达爱的最重要的一种方式。

相信,长期这样做,你能感受到孩子和你的亲子关系会越来越亲密,孩子也会越来越信任你。

怎样给孩子表达爱(学会表达爱的这5种方式)(6)

怎样给孩子表达爱(学会表达爱的这5种方式)(7)

多拥抱他们,多说“我爱你”

生活中的很多家长,在孩子哭的时候,往往采取很冷漠的处理方式,把孩子扔在一边,意思是等他哭够就好了。

其实,这时候,孩子最需要安慰,需要你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他们“爸爸妈妈爱你,没关系”。

千万不要低估对孩子说“我爱你”,也不要低估身体接触在加强与孩子之间的爱的纽带的力量。

每天上班前或下班后,拥抱一下孩子,并告诉他“我爱你”,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爱,会有满满的安全感。

怎样给孩子表达爱(学会表达爱的这5种方式)(8)

怎样给孩子表达爱(学会表达爱的这5种方式)(9)

创建特殊的仪式感

这种仪式不必那么的复杂或昂贵,例如每次出差带回一个小礼物;过生日的时候举办一个小小的派对;

或者是周末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在孩子做的好的时候表扬他们并击个掌……

不管是什么,定期、固定去做,让孩子知道这个独一无二的仪式是给他的。

孩子也就会觉得自己在父母这里非常重要,也会感受到浓浓的爱意。

怎样给孩子表达爱(学会表达爱的这5种方式)(10)

怎样给孩子表达爱(学会表达爱的这5种方式)(11)

尽量让孩子参与更多决策

例如晚餐吃什么?周末去哪玩?看多长时间的动画片?今天穿什么衣服,怎样搭配等等。

多询问孩子的意见,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去执行,就会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意见很重要,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记得小时候,被父母问一件事情该怎么办的时候,突然有一种“当家做主”的感觉,那种感觉很奇妙,觉得被认可被尊重。

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意见,这样也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需要感受到“爱”,只有当他们感到安全和被爱时,才可能专注于其他事情,比如学习和创造。

所以,多花点时间去陪伴孩子,去表达爱,让他知道你有多爱他。

这是每个父母应该做的必修课。李诞:人生是场漫长的拉锯战,不要在乎一时的输赢

>>>教大家一个提升幸福感的秘诀

>>>没有完美的生活,不过是笑对人生

作者介绍

90后自由撰稿人,热爱写作,愿望是通过写作实现经济独立。写作以来,在全网创作过百十篇10万 爆文,如果你也喜欢写作,或者你有精彩的故事,欢迎和我交个朋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